妙筆閣 > 洪武興明 > 第366章 大明衣冠
  李善長一愣,這事提出沒多久,當時朱元璋也不急,哪想到今日是說要就要。

  而且李善長身為丞相,也不可能親自去搞服裝設計,這事他都交給太常少卿出身的胡惟庸負責了。

  也不知道胡惟庸準備的怎么樣,可千萬別在皇帝面前再出糗了!

  胡惟庸仿佛猜到了老師的心思,當即上前一步,擲地有聲道:

  “啟稟陛下!李丞相自接到任務后,便與臣等抓緊商議,如今已經有了一套大致方案。

  還請允許臣等獻于陛下觀看!”

  李善長一聽,這家伙不但有所準備,甚至還將其隨身帶了過來,心中頓時大為欣慰:

  “干得漂亮,不愧是我最出色的門生!”

  朱元璋聽了也很高興,身子微微前傾,一臉期待的模樣,當即便要胡惟庸呈上來。

  朱文正在一旁看了也嘖嘖稱奇,要知道服裝設計,要么展現圖紙,要么直接上樣品,這都不是小東西,胡惟庸還能揣在懷里不成?

  正納悶間,忽見胡惟庸叫過兩個小太監,三人一溜煙的,親自跑到宮門外去取。

  原來他竟命仆人提前將圖紙備好,就放在宮外隨時等候。

  如此有備無患,就沖這份細節功夫,日后胡惟庸能爬那么高,果然不是沒有道理。

  不過片刻,就見兩個小太監吭哧吭哧的抬著口大箱子,跟在胡惟庸屁股后面進了大殿。

  這箱子刷著嶄新的朱漆,油光蹭亮的幾乎能印出人臉,正中間掛著把金光燦燦的大銅鎖,一看平時就是愛惜的很。

  光這箱子的賣相,就引得眾人浮想聯翩,頓時對面藏著的大明衣冠,充滿了期待。

  胡惟庸見成功吸引大家注意,心里不免有些得意。

  他先裝模作樣的整理了下衣裝,吊足眾人胃口,這才不緊不慢的走到箱子前,掏出鑰匙,小心翼翼的打開了銅鎖。

  箱子剛打開,李善長就迫不及待的伸長脖子往里看,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沓制作精美的上等宣紙。

  每一張宣紙上,都用鬼斧神工的筆法,勾勒出一副栩栩如生的華麗衣冠。

  偏偏胡惟庸用的還是十分講究的“羅紋紙”,這種紙張細薄柔軟,韌性十足,看上去與絲織的羅綢相似。

  這種質地,跟宣紙上的衣冠相得益彰,讓畫兒看起來幾乎能以假亂真。

  李善長只是看了一眼,就興奮的兩眼精光直冒,再瞧向胡惟庸時,滿滿都是贊賞。

  這套圖紙制作如此精良,足見胡惟庸是下了大功夫的。

  胡惟庸小心翼翼的捧起圖紙,畢恭畢敬的呈到朱元璋面前,殷勤介紹道:

  “啟稟陛下!臣等設計的這套衣冠,主要參考的是盛唐衣裝,士民皆束發于頂,官則烏紗帽,圓領袍,束帶,黑靴…………既能弘揚我漢家文化,又能明等威,辨上下,盡顯我大明風范!”

  不得不說,胡惟庸雖然進中書省沒多久,對皇帝的心思卻是很有研究。

  他搞得這套東西,十分合乎朱元璋胃口,比如束發于頂,是專門區別于胡人發飾的。

  又比如,他在設計中,將官員和百姓區分開,皇室又和官員區分開,等級十分鮮明,旁人只要看一眼服飾,就能知道你是干什么的。

  對于皇權這塊,胡惟庸更是重點抓住,比如冕服、通天冠等等大氣威武的設計,在唐宋大臣服飾中也多有采用,而胡惟庸卻在大明衣冠中,統統劃分到皇室專用。

  紫色鮮艷的常服,黑色莊嚴的冕服,黃色尊貴的袞服,大紅喜慶的冠服等等等等。

  這一通操作下來,胡惟庸設計的大明衣冠,不但每一套都特色鮮明,更是著重突出了帝王的尊貴顯赫。

  看得朱元璋連連點頭,忍不住夸贊道:

  “好!好!好!這套東西,花了你們不少心血吧?”

  胡惟庸越發得意,嘴上卻不忘得了便宜還賣乖道:

  “這都是微臣應盡的本分,能為陛下分憂,是微臣的榮幸!”

  一句話說完,胡惟庸才注意到,恩師李善長還黑著臉站在一旁。

  胡惟庸一得意,竟只顧著自賣自夸,忘了把恩師也一并拉上。

  他又急忙開口挽救道:

  “這也是多虧李丞相指點有方,如若不然,微臣還是一頭抓瞎,不知如何下手。”

  “好!真是辛苦你們倆了,這套衣冠特色鮮明,美輪美奐,盡顯我漢家風范,大家別光站著,也都一起看看,給點意見!”

  朱元璋明顯十分滿意,一邊大肆夸耀,一邊命太監將圖紙分發到群臣手中。

  朱文正也拿到兩張,他仔細瞧了瞧,說實話,單論設計風格來講,這套衣冠的確十分出眾,估計這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大明衣冠”雛形。

  明代服飾興起于洪武初年,歷經數十年優化,最終形成了獨具大明特色的一套服飾體系,也是中國古代保存最為完整的,至今都是歷史愛好者津津樂道的熱門話題。

  對于衣服,朱文正到沒什么意見,好看就行,就算是李善長一伙設計的,他也懶得反對。

  誰知道,隨著群臣依次拿到圖紙,附和朱元璋交口稱贊的人越來越多,胡惟庸竟是越發得意。

  他居然特意跑到劉伯溫跟前,當面質問道:

  “劉御史,我設計的這套衣冠如何?足以教化胡人否?”

  劉伯溫懶得跟他一般見識,干脆隨口附和道:

  “胡大人有心了,衣冠美不勝收!”

  胡惟庸這才洋洋得意的哼了一聲,又搖頭晃腦的跑到朱元璋面前,趁機提議道:

  “陛下!這套衣冠不但可以教化北方胡化的漢人,還能區分胡漢。

  為了避免漢人日后再受胡人影響,還請陛下考慮,禁止胡漢通婚,不許胡人漢化,廢除火葬陋習……”

  看那架勢,胡惟庸剛剛在眾人面前丟的臉,非借機找回來不可。

  只是他每說一句,朱文正的眉頭就跳一下。

  這哪里是為了預防漢人胡化,這是要挑起民族矛盾吧?

  偏偏朱文正還真知道,明初中原苦元已久,對元朝和胡人有著很深的怨念,就連朱元璋也不例外。

  老朱還真的實行了一些隔絕胡漢的政策,正是這些政策,導致明代統治下的游牧民族,始終跟朝廷離心離德,最后釀成了大患。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