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筆閣 > 這個書生有點兇 > 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行省
  而這一次,這個眼線竟然直接潛入耶律恒德的王帳,顯然是擔心北周的這次調兵是針對大梁。

  耶律恒德的王帳戒備森嚴,被發現也在意料之中。

  至于北周的反應也很奇怪。

  因為在抓住大梁的眼線之后,他們大可以提出條件,讓大梁用金銀財物、俘虜或是其他北周緊缺的東西來交換,而大梁一般來說也都會同意。

  除此之外,為了防止大梁的眼線將最新的情報傳遞回去,北周也有可能會暫時將其扣下作為人質等過個十年八年再跟大梁交易。

  到了那個時候,就算當時那個眼線打探到了再多的消息,對大梁來說也沒有價值了。

  可是這一次,他們在抓到大梁的眼線之后,卻是直接將人殺了,這屬實有些不太尋常。

  按照陳安晏的推斷,要么是這個眼線打探到了非死不可的消息,又或者,耶律恒德有他的想法和安排,而這些想法和安排讓他必須將這個大梁眼線處死。

  以陳安晏對萬通鏢局的了解,他們打探到的消息都十分可靠,而且,北周攻打西夏,也這的確說得通,畢竟,北周就是靠著這些手段才有了今日。

  因此,陳安晏在想了想之后卻是突然起身。

  “你打算去樞密院?”

  徐鏢頭已經猜到了陳安晏的意圖。

  畢竟,不論是萬通鏢局還是陳安晏,都無法左右這樣的戰事。

  所以,如今對于他們來說,最好的選擇還是將這個消息告訴杜和安,由他去安排接下來的行動。

  而且,杜和安恐怕還不知道樞密院的眼線已經出事了,若是再繼續耽擱下去,大梁恐怕就來不及安排了。

  因此,陳安晏點了點頭,算是默認了。

  在他的眼里,樞密院乃是大梁立足的根本,不管是怎樣的黨爭,都必須先保證大梁的安危。

  徐鏢頭這時候也點了點頭,隨后卻是又接著問道:“倘若你是大梁皇帝或是樞密院使,你在得到這個消息之后,準備怎么做?”

  “自然是幫助西夏,對抗北周!”

  陳安晏想都沒想便脫口而出!

  陳安晏心里很清楚,如今的西夏根本就不是北周的對手。

  而且,在北周出其不意的進攻下,西夏極有可能會被一擊即潰,等北周整裝之后,大梁在想要出手也沒有那么容易了。

  這也是為何陳安晏想要立刻將這個消息告訴杜和安的原因。

  不過,看起來徐鏢頭似乎并不贊同陳安晏的說法,而是微微的搖了搖頭。

  陳安晏見了,卻是有些意外。

  在他看來,這次若是能幫助西夏抵御北周,那日后西夏必定會更加親近大梁。

  到了那個時候,再也不會出現北周和西夏聯合對抗大梁的情形,說不定,大梁也能趁著這個機會將那兩個行省奪回來。

  因此,在陳安晏看來,幫助西夏抵抗北周可以說是一舉多得。

  可徐鏢頭這時候卻是微微一嘆,跟陳安晏提起了一段歷史。

  在幾十年前,在大梁的西北除了北周和西夏之外,還有兩個國家,趙國和秦國。

  趙國位于大梁和北周中間,而秦國位于大梁和西夏中間。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五國一直都相安無事,而且趙國還是大梁的屬國。

  后來大梁才知道,北周一直都蠢蠢欲動。

  他們之前吞并了那么多國家,實際上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南下牧馬,將整個中原都臣服在他們的鐵騎之下。

  因此,雖說五國一直都相安無事,但北周還是開始了他們的動作。

  北周最先找上的是西夏,西夏的面積雖說比北周還要大一些,但卻山林遍布,所以他們也很渴望有更多的土地,于是兩國一拍即合。

  可是,兩國想要對抗大梁,中間還隔著趙國和秦國。

  因此,他們立刻派出使臣前去趙國和秦國游說,想要說服兩國一同對抗大梁。

  這兩國自然不同意。

  在他們看來,他們兩國跟大梁接壤,一旦起了戰事,到時候生靈涂炭的自然是他們兩國。

  更何況,趙國還是大梁的屬國,他們可不敢承受大梁的怒火。

  眼看無法說服兩國,北周和西夏合計之后,決定對趙國和秦國下手。

  因為在他們看來,想要對付大梁,就要先拿下趙國和秦國,既然他們不識時務,那就只能用武力來解決。

  只是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在北周和西夏出使臣前去趙國和秦國游說之后,不光是趙國,秦國也派了使臣前往大梁,將此事告訴了大梁。

  大梁也知道,北周和西夏不會那么輕易善罷甘休,于是也早早準備兵力和糧草。

  果然沒過多久,北周和西夏便對趙國和秦國動兵。

  因為兩國早有準備,而且有大梁的支援,所以北周和西夏很快就發現不對,無奈之下只能退兵。

  眼看用武力無法解決,他們只能再次派出使臣游說。

  他們告訴兩國,趙國和秦國雖然國力尚可,但畢竟是邊陲之地,倘若能拿下中原,兩國國力必然有質的飛躍。

  而且,北周的使臣告訴趙國,等拿下大梁之后,北周只要秦國和西夏之地,那個時候,整個大梁都是趙國的。

  同樣,西夏的使臣也告訴秦國,等拿下大梁之后,他們只要趙國和北周之地。

  不光如此,他們還定下了十分詳細的計劃,他們告訴兩國,一旦開戰,可以他們兩國的兵力為先鋒,這對趙國和秦國來說,也沒有什么損失。

  兩國的這番游說,的確勾起了趙國和秦國的野心。

  其實在過去那些年里,趙國和秦國的歷代國君也不是沒有想過逐鹿中原,可他們自知國力遠不及大梁,因此,這樣的念頭也只能深埋心底。

  如今對于他們來說,可是一個大好時機。

  趙國甚至還想過,等事成之后,趙國能切斷北周以及北周兵力的聯系,找機會將北周的兵力全數殲滅,到了那個時候,不論是大梁、北周、西夏還是秦國,都變成了趙國的國土。

  而且,就算不成,他們也能退守大梁,最多就是跟大梁一樣,對抗北周而已。

  而秦國也是一樣的想法。

  因此,在各懷鬼胎之下,四國最終還是決定聯手。

  而且,在商議之后,他們還定下了一個十分陰毒的計策。

  北周和西夏發兵趙國和秦國,趙國和秦國再次向大梁求援。

  大梁派去的五萬援兵最終活下來的不到兩千人。

  不過,好在最終還是抵抗住了四國的兵力。

  而且,大梁很快又派出了二十萬大軍。

  四國怎么也沒想到,大梁的動作會這么快。

  而且,就算是四國聯軍,在大梁二十萬大軍壓境之下,最終也只能節節敗退。

  很快,趙國和秦國也意識到了,他們根本就無法跟大梁抗衡,只能派出使臣求和。

  但大梁自然不會同意,畢竟,那近五萬的冤魂就在他們的頭頂。

  不過,大梁這一次也損失慘重。

  除了先前的將近五萬大軍之外,后來的二十萬大軍,在拿下趙國和秦國的時候,也只剩下了不到五萬。

  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北周和西夏在這個時候突然反撲。

  在拿下趙國和秦國之后,正是大梁將士最放松的時候,這出其不意的進攻,大梁的將士只能不斷退讓。

  好在大梁后續的援軍很快也趕到了,這時候,北周和西夏派人前來和談。

  按照他們的意思,可以一起分掉趙國和秦國的土地。

  當時在大梁國內有主戰也有主和的,最終還是主和地笑到了最后。

  按照這些主和大臣的意思,之前的戰事已經讓大梁損失慘重。

  倘若繼續跟北周和西夏開戰,國庫入不敷出。

  而且,相比趙國和秦國來說,北周和西夏更難對付。

  北周以游牧為主,大梁將士的騎術相比北周要遜色不少,而西夏多山林,若是動兵,餉銀糧草且先不論,至少要損失二十萬乃至三十萬將士。

  雖然大梁幅員遼闊,必然也會傷筋動骨。

  因此,在權衡之下還是同意和談。

  按照北周和西夏的意思,他們愿意跟大梁平分趙國和秦國之地。

  因為他們的反撲已經占了趙國和秦國六成的土地,所以,按照他們的說法,這已經是他們做出了退讓。

  不過,大梁自然不會答應。

  畢竟,這次大梁損失慘重,在“據理力爭”之下,北周和西夏最終同意趙國和秦國六成之地歸大梁所有,而他們則分別占下了趙國和秦國四成之地。

  而這次戰事到了最后,北周和西夏反倒是成了最大的贏家。

  在戰事之初,他們正面佯裝跟大梁的援軍交戰,為趙國和秦國偷襲創造條件。

  隨后又趁著大梁跟趙國以及秦國交戰的時候,形成合圍之勢。

  好在大梁將士最終破口,逃出了不到兩千人。

  因此,相比趙國和秦國,北周和西夏的傷亡并不嚴重。

  特別是后來大梁大軍壓境的時候,北周和西夏邊打邊退,但趙國和秦國卻不能退,因為這里是他們的國家。

  而大梁將士傷亡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他們這一次并沒有接受趙國和秦國的投降。

  其實,在發現情況不對之后,兩國數次派人前來投降,但大梁將近五萬冤魂之下,他們選擇了趕盡殺絕,這也是為了讓其他國家的人知道出賣大梁的下場。

  所以,趙國和秦國的將士,除了一些逃到北周和西夏之外,剩下的都被大梁剿滅了。

  相比之下,北周和西夏的傷亡并不嚴重,這也是為何他們后來能一口氣反撲超過趙國和秦國大半國土的原因。

  不過,這一戰也讓他們見識到了大梁的國力,因此才選擇了和談。

  而大梁在拿下趙國和秦國六成之地后,便將這兩塊地納入了大梁國土,并建了新的行省。

  而這兩塊地,正是十多年前被北周和西夏搶走的新疆和西藏。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