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筆閣 > 揚明 > 第1386章 居安思危
  "回總督大人,唯有招安這群叛賊,方才是最為穩妥的法子.."

  不知過了多久,劉千戶有些苦澀的聲音于營帳中響起,使得角落處噼里啪啦燃燒的火苗都是黯淡了些許,帳中的空氣驟然下降,氣氛也是緊張了起來。

  坐在劉千戶對面的廣東總兵更是下意識的皺起了眉頭,這個千戶守備當真什么都敢說...

  "總督大人,卑職只怕夜長夢多,畢竟山中的糧食已是不多了,若是就此耽擱下去,后果怕是不堪設想。"

  還不待上首的兩廣總督胡應臺做聲,面色凝重的劉千戶又緊接著說道,眼眸深處也是涌現了一抹悸色。

  他是潯州本地人氏,平日里沒少與那些性格彪悍的瑤民打交道,自是知曉這些人表面上看著恭順,但內心卻是頗為不忿。

  若是太平年景,大家伙自是秋毫無犯,規規矩矩的過日子;但若是有了欺辱,這些人便會團結到一起...

  眼下躲藏在大藤峽山中的瑤民居然有和談之意,已是出乎劉千戶的預料了。

  "唔..劉千戶此言倒是不假,潯州叛亂不可耽擱,當速戰速決.."

  沉默半晌,案牘后的兩廣總督胡應臺終是做聲,其憔悴的面容上也是泛起了一抹果決之色,像是徹底下定了決心。

  "明日爾等便進山招撫這些山賊亂匪,本官即刻報予朝廷知曉,并調請大軍坐鎮。"

  潯州終究不比他處,瑤民百姓民風彪悍,不可小覷,而且山中又有千余名山賊亂匪,誰也不敢保證這些人是否真心投誠,故而還是要做好兩手準備。

  畢竟從始至終,所謂的"和談",都是那"二狗"的片面之詞,誰也不清楚山中瑤民及山賊亂匪的真實想法。

  倘若那"二狗"僅僅是一個幌子,誘騙官兵進山和談,從而方便山中的叛賊伏擊,那便有些得不償失了。

  見兩廣總督胡應臺的表情不似作假,未曾做聲的廣東總兵沈壽崇也是重重的點了點頭,沒有出言反對,但其眼眸深處仍是充斥著不加掩飾的憂色。

  雖然廣東承平日久,但他好歹也是領兵的武將,或多或少都曾與這些被官府通緝的亡命之徒打過交道,自是清楚這些人皆是窮兇極惡之輩,并沒有多少所謂的"忠義"之心,更不會上趕著"和談"。

  依著過往的經驗來看,十有八九這群叛賊們會仗著大藤峽的地理優勢,與官兵對峙一段時間,最好能對官兵造成一定損傷,繼而達到他們和談的目的。

  但見兩廣總督胡應臺一臉堅決的模樣,沈壽崇也沒有大煞風景,默默將此等擔憂隱于心間。

  又與上首的總督大人商談了片刻,探討了一番明日進山"招撫"的具體章程之后,廣東總兵沈壽崇及劉千戶方才拱手告退。

  ...

  望著二人逐漸遠去及至消失不見的背影,案牘后的兩廣總督終是長嘆了一口氣,搖搖晃晃的自案牘后起身,行至營帳左側墻邊懸掛的輿圖旁,臉上滿是凝重。

  潯州局勢的混亂程度遠超他的想象,甚至造成這一切的始作俑者,潯州知州李達就死在他的眼前。

  而殺害李達的黑袍殺手也是服毒自盡,當場暴斃,全然不給自己審問他們的機會。

  雖然知曉這一切都與桂林城中的靖江王朱履佑脫不開干系,但朱履佑終究是世襲罔替的宗室親王,世代坐鎮廣西,麾下勢力錯綜復雜,就連朝廷也不敢輕舉妄動,遑論他這位兩廣總督。

  在朝廷沒有具體旨意到來之前,縱然是他,也無權"審問"靖江王朱履佑,盡管廣西巡撫王德尊在書信中已是向他坦白,靖江王便是隱藏在黑暗中的罪魁禍首。

  與桂林城中的靖江王相比,眼下的當務之急毫無疑問是盡快解決"潯州叛亂",將大藤峽中的瑤民盡快招安,免得掀起更大的叛亂。

  畢竟,陜西民亂的前車之鑒就擺在眼前。

  彼時陜西的"民亂"不過是一群不滿上官壓迫的尋常士卒,但在有心人的挑唆之下,這些士卒竟是血洗了蘭州城中的會寧王府,隊伍不斷壯大。

  無獨有偶,就連朝廷忙于圍剿女真殘余及這群"亂兵"的時候,又有一群盼著天下大亂的農民揭竿起義,為首的高迎祥更是自稱為"闖王",并且裹挾數萬亂民圍困延安府,風頭一時無兩。

  如若不是朝廷提前將最為精銳的天雄軍及關寧鐵騎盡數派往陜西坐鎮,又有三邊總督孫傳庭親自指揮,怕是陜西這灘臟水還會更混。

  饒是如此,朝廷也是先后委任了三位巡撫,又以南京兵部尚書王在晉為欽差,"巡按"陜西,這才使得陜西民亂化險為夷。

  如此先例擺在眼前,兩廣總督胡應臺自是不敢大意,尤其是廣西還與"安南"接壤,形勢更加復雜。

  早在天啟三年的時候,安南祿州何中蔚便是領兵進犯廣西,并且圍遷隆峒,掠憑祥白沙村,著實引發了一番混亂。

  好在這些安南人"孤軍深入",被彼時的廣西巡撫用計全殲,這才使得廣西化險為夷,并報捷入朝。

  可以說,自從宣總下令撤銷交趾布政司,安南徹底獨立以來,這些蠢蠢欲動的安南人便從未放棄過"開疆擴土"的野心。

  每當大明內部爆發些許"矛盾"的時候,這些安南人便會在邊界虎視眈眈,雖然沒有鬧出過太大的亂子,但終究是讓人心煩。

  此等局面下,胡應臺自是不能坐視這些"潯州叛亂"愈演愈烈,免得被這些野心勃勃的"安南人"抓住可乘之機。

  正因如此,胡應臺方才不顧廣東總兵的勸諫,執意要"招撫"躲藏在大藤峽山中的山賊亂匪。

  與"國家安危"相比,這些窮兇極惡的山賊亂匪們便算不得什么了。

  至少在朝廷的大軍到來之前,胡應臺都要堅持"招安"的態度,避免局勢進一步復雜。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