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筆閣 > 好男兒留什么辮 > 第155章磐石營
  牛天宿和董國卿束手歸降,瓊州下轄之儋州、萬州、崖州以及澄邁、臨高、定安、文昌、會同、樂會七縣自然是望風景從,僅僅半個月左右,整個瓊州府全部落入明軍之手。

  收復瓊州下轄州縣之后,馬仲并沒有獨吞這十個州縣,而是將文昌、會同、樂會和安定四縣劃分給謝昌、李積鳳、韓友獻和符乾定等人,并約定,這四縣所有之資源和人口,可由他們自行分配,瓊州軍決不干預,至于楊彥迪的水師,自然是駐防海口

  飯要一口一口吃,甫一進占瓊崖,就吞并當地的抗清武裝,只會適得其反,說不定還會引發內哄。

  “馬帥,我要去南寧,只要能讓李某到前線殺韃子,李某愿率本部將士并入瓊州軍!”

  李積鳳并沒有認可馬仲英的分配方式,而是言辭懇切地看著馬仲英,眼神中露出渴望之色,所謂父母之仇不共戴天,更何況是滅族之恨,吳三桂反復后,李積鳳就曾打算加入吳軍,然后借周軍的力量報仇雪恨。

  只不過吳三桂看不上貧瘠的瓊州,而李積鳳手中亦沒有水師,一直無法進入廣西,而廣東的尚之信一直首鼠兩端,屢次派兵在瓊州進剿殘明武裝,故爾直到吳周幾乎徹底戰敗,李積鳳依然沒有踏出瓊州半步,這次在南寧大敗清軍的瓊州軍登陸瓊州,無疑令李積鳳重新煥發起斗志。

  “是呀,咱們起兵相助馬帥入瓊,就是為了殺韃子,若是繼續窩在瓊州,有什么滋味,若是馬帥不嫌謝某的話,謝某也愿意隨李兄弟去南寧殺韃子。”

  聽著謝昌和李積鳳言之鑿鑿的話語,看著二人懇切的眼神,馬仲英知道自己又錯了,李、謝二人雖然表面上奉明鄭號令,但這二十年來卻沒拿過明鄭半分錢糧,其實就是一個獨立的抗清武裝,能在這種條件下堅持抗清的,又怎么可能有什么私心。

  “那好,既然謝兄和李兄矢志不渝,堅持要上前線,那本帥也不矯情了,我瓊州軍一個營滿編是兩千三百五十二人,加營直屬親衛共計兩千五百人,二位將軍若是同意的話,本帥便將你二人的軍馬整編成一個營,就叫磐石營吧,由你二人擔任該營的營官和營副,不知二位將軍意下如何?”

  依舊是采用五行始終說,此前在南寧所設的最后一個營頭名為疾火營,火生土,新立的營頭自然要帶個土字,故爾馬仲英直接命名為磐石營,其意就是希望該營在清軍面前能做到堅如磐石。

  李積鳳和謝昌所部的軍馬雖然號稱有兩萬,但基本都是裹挾的百姓和黎人,真正的戰兵加起來不足千人,為了補足一個營的編制,還需要加入部分瓊州綠營降兵,所以馬仲英開出這樣的條件,其實已經足夠優厚了。

  “好……只要能殺韃子,就是當個小兵也行啊!如此我二人就多謝馬帥了!”

  謝昌和李積鳳有些失落,他二人起兵后,短短十余日,部眾已經擴充至萬人,哪曾想到馬仲英居然只給了他二人一個營的編制。

  “二位將軍,非是本帥有意限制你們兵權,但所謂兵在精,而不貴多,你們的部下在半個月前大多還是土里刨食的農民,饑一頓,飽一頓,根本就沒上過戰場,據本帥估計,明年來過年來,云南清軍主力就會東下,兵兇戰危,故本帥以為還是要側重戰力,待擊退清軍圍剿后,本帥許你們二人每人五千軍馬。”

  見李積鳳和謝昌面色不虞,馬仲英思索了一下,還是將其中的利害關系敘述了一番,瓊州剛剛落入瓊州軍手中,這個時候最關鍵的事情就是利用清軍被昆明吳世璠和廣東尚之信吸引的挈機,盡可能地鞏固戰果,而不是盲目地擴軍,這樣做的后果只會是適得其反。

  韓友獻和符乾定二人卻沒有選擇加入瓊州軍,他們起兵反清,實是因為清軍進入瓊州以來,對黎人壓榨的太狠了,現在能分兩個縣讓他們安置他們的族人,那他們反清目的就已經達到,自然沒有必要加入瓊州軍。

  最終,他二人選擇了文昌和會同兩縣作為本族的駐地,原因就是文昌和會同地處瓊州西海岸,土地相對富饒,又遠離雷州,即便是將來清軍殺到,他們也能從容地退入深山。

  當然馬仲英知道二人打的什么主意,但時下瓊州軍較之清軍實力相差巨大,黎人有顧忌也是理所應當的事。

  故在二人選定駐地后馬仲英明確表示,瓊州軍絕不會干預他們對會同和文昌的統治,也不會向他們征收稅賦和糧食,這樣的決定,主要是為了穩定瓊州黎族人心,不會再度叛亂,以便于瓊州軍能騰出手來鞏固戰果。

  韓友獻和符乾定率本族黎人回返會同和文昌后,馬仲英遂令趙安民和牛天宿二人將除劃分給黎人的兩縣外,瓊州府各縣府庫的錢糧重新點驗。

  經查,此次攻略瓊崖,瓊州軍一共繳獲糧草一萬一千余石,銀三萬六千兩、俘虜各地巡防兵三千三百余人、瓊州水師一千余人,此外還有火炮六十門,藥子一萬一千六百斤,盔甲三百套、二號福船二十艘、平底沙船和海滄船各有五六十艘。。

  馬仲英聞報后,也是感嘆,怪不得吳三桂、尚之信還有偽清朝廷甚至連高雷祖澤清都不把瓊州當一回事了,這也太貧瘠了,八個州縣的糧食加起來才一萬一千石,供養地方駐防軍馬都不夠,又如何能作為根據地使用?

  為此馬仲英也是大感疑惑,遂令牛天宿取來瓊州各縣的人口和土地黃冊仔細翻閱起來。

  通過各縣獻上的田畝黃冊,馬仲英發現瓊州在冊的土地有三萬六千余頃,人口卻只有二十萬。有的縣人口甚至只有萬把人,稀少的人口使得瓊州大量的土地荒蕪。

  而在清廷統治瓊州的這二十余年,瓊州每年納糧數不過一萬三千余石,一萬三千石起來很多,然而瓊州軍六營有兵馬一萬五千,平均分到每個士兵手中,都不足一石。

  也就是說若是以瓊州為根據地的話,以目前的征糧數量,每個士兵一年不過分得百余斤糧食。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