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筆閣 > 地煞七十二變 > 第二十章 中元節(一)
    時間轉眼到了七月十五中元節,也是俗謂的“鬼節”。

    雖言“鬼”字,但至少白天,仍是屬于活人的節慶。

    天方亮。

    慈幼院就鬧騰起來。

    孩子們似脫籠的小雞,“咯咯”笑著滿院子撲騰。

    可憐何五妹與老醫官兩個老弱在后頭追,抓住這個又跑了那個,沒一陣,老頭錘著老腰直罵“小兔崽子”,何五妹也終于無奈,呼喚起了外援。

    李長安欣然加入。

    一如猛虎捕食縱入“羊群”。

    左手一抓,拎住一個女娃;右臂一伸,又逮住一個男娃。兩三步提到門檻邊,抓起早早備下的鍋底灰,往倆孩子臉上一通亂抹。

    右胳肢窩的小女孩兒弱弱反抗:

    “別抹啦、呸呸、再抹成了炭臉兒,以后就跟泥鰍哥一樣黑啦!”

    左胳肢窩的何泥鰍不樂意了,當即反了水:

    “就抹!就抹!使勁兒抹!把她眉毛抹成胡子!”

    小女孩兒聽了呆住了,認真回道:“你騙人?眉毛不會揉成胡子的。”

    何泥鰍信誓旦旦:“騙你是小狗。”

    這話頗有威力。

    “五娘!”小女孩兒一下子撅起了嘴吧,“我沒眉毛啦!”

    哇哇大哭起來。

    何五妹忙著攆其他孩子顧之不及,何泥鰍猶在一旁起哄,李長安則哈哈大笑著往女娃娃臉上又添了一把鍋灰,從孩子的苦悶中提取到十足的快樂。

    ……

    抹鍋灰不是李長安欺負小孩兒,而是本地的一種習俗。

    在中元節這一天,百姓會呼喚先人的魂靈以祭祀祖先,但因輪回,今日的活人即是往日的死人。

    小孩子魂輕,今生的因緣不一定有前世的因緣深厚,所以今生的父母往往會采取一些法子,避免孩子的魂魄被其前世的親人喚走。

    錢唐的窮人家會用鍋灰涂抹孩子的臉蛋,以求前來拘魂的鬼神認不出面孔,以此瞞天過海。

    而稍稍富裕些的人家又是另一種辦法。

    他們會把孩子的大名寄在某某神佛之下,拜該神佛為爺為父,長大之前,不用本名,只用小名或法名稱呼。

    這種法子叫“寄名”,在錢唐蔚然成風,所以玩笑說,錢唐人盡是神童神女、佛子佛孫。

    閑話不提。

    李長安沒花多少功夫,便把孩子們盡數抹成黑臉。

    按照習俗,就該祭祀祖先了。

    但慈幼院一院子的孤家寡人沒甚好拜的,何五妹便領著孩子們把早些天趕制的祭拜物件帶上,出門叫賣,掙些外快補貼生活。

    本來準備留女嬰在家,但考慮到家里兩個能動彈的,一個是鬼,一個老得快作了鬼,實在放心不下,何五妹便把女嬰也抱了出去。

    留得李長安與老醫官兩看兩相厭。

    實在沒意思得緊。

    道士也跟著出門,順便見識一下“中元節”的“西洋景”。

    ……

    才出門,撞見黃尾尋他去領豬頭肉。

    祭祀無主孤魂的“施孤”儀式要在傍晚才舉行,天日尚早,于是兩鬼結伴在坊間閑逛。

    中元節這天,碼頭都放了工,富貴坊逼仄的街巷熙熙攘攘好不熱鬧。

    人人穿起壓箱底的好衣裳,互相問候間面帶悲色。

    至于其中“斷魂”幾多是真?反正一個個黑臉兒孩子玩兒瘋的時候,家長們不過稍稍呵斥罷了。

    黃尾無賴,遇見熟臉便上去恭喜。

    罵他“不挑日子發癲”的,是掛不住面子的人;左顧右盼悄悄回禮的,是藏在人間的鬼。

    千家萬戶,不管是貧是富,家宅是大是小,通通打開了大門,都將先人牌位請出來,奉上貢品與香燭。

    富貴坊,千戶人家是千炷清香升上青空。

    屋頂上的云霧間,凡人看不見的神靈們駕起神光盤旋飛掠取食香火。

    李長安揣著袖子,昂頭看了半響,奇道:“哪來的許多毛神?平日不曾見過。”

    黃尾躲在屋檐下頭,悄聲回道:“平素都供奉在各家宮觀寺廟中,聞著了香味,才肯上門哩。”

    “那可是人祭祖的香火?”

    “神沒吃飽,哪里輪得到鬼?”

    毛神放縱神威不加收斂,活人察覺不到,死人卻難免心驚。

    李長安自無所謂,黃尾卻受不了,兩鬼便離開街面,提前去了分“施孤”貢品的地兒——華翁邸店。

    這家邸店平時就人少鬼多,今天更是徹底成了鬼窩子。

    男鬼、女鬼、老鬼、小鬼擠滿了廳堂與院子,個個眉開眼笑相互作揖恭賀,熱熱鬧鬧,歡喜勁兒就跟過年似的。

    “錢唐的活人、死人雖共處一城,卻似一張樹葉的兩面,明面上是不允許有交際的。所以,城里的佛爺道爺們就劃下了規矩:作了鬼,便不許在親友眼前現身。否則,一旦被發現,便會遭到重罰。”

    黃尾解釋。

    “但清明、中元等寥寥幾天卻是例外,錢唐會放開人鬼之界,允許咱們暫且返還家門。如此,對鬼而言,不就當于過年么?”

    李長安聽了,再細看群鬼,還真瞧出大多鬼都換了新衣,洗去了愁容,甚至有的還作了打扮。

    最打眼的是一只老鬼。

    李長安認得他,是查鬼籍那夜認識的喬老鬼,后頭被鬼差捉了去,不知啥時候放出來的。

    如今,穿了身大紅綢面衣裳,戴著嶄新的軟腳璞頭,耳畔簪了一朵雞冠花,臉上仔細敷了白面與腮紅。

    周遭都笑他:“枯木發了新芽?癡了心,想當新郎官啦?”

    喬老鬼毫不客氣回罵:“一個個搶野食的絕戶鬼,哪里懂得作人祖宗的體面?”

    兩邊當即嗆起了聲。

    但沒幾句。

    幾道神光劃過庭院當空,沒入邸店深處。

    群鬼霎時都噤了聲,眼巴巴眺望著神光落下方向。

    不多時。

    著了盛裝、仔細打理了衣冠的華翁來到庭中,眾鬼亂糟糟給他打了一陣招呼,齊齊把目光落在華翁身后隨行的漢子……手中所捧的一大疊紙貼上。

    黃尾又充當起解說員:

    “那些毛神吃了頭香之后,便會把哪家開門祭祖及所喚先人名諱都記錄下來,列成法貼,交給各個坊的鬼頭,再由鬼頭通知該鬼回子孫家門受饗。”

    李長安點頭,但轉眼看紙貼數量,錢唐的孝順子孫恐怕沒有想象中多。

    這頭。

    華翁使人敲鑼,喚回了群鬼的注意。

    他四平八穩站在正堂前,說起些什么“開方便之門,暫赦汝身,使能受享供奉以慰饑寒,重返家門以續天倫”之類的場面話。

    接著入了正題。

    拿起一張帖子。

    “普陀坊東曲黃六七招其父黃五四。黃五四可在?”

    “在,在咧!”

    一個中年鬼在祝賀聲中越眾而出。

    華翁把貼子遞給他,仔細叮囑:“今日之后,務必安分守己,方可早脫鬼身沉淪。”

    可中年鬼的心思早就飄回家里去了,胡亂應了幾聲,接過帖子,迫不及待出門歸家去,小跑間,身形越變越淡,沒出院子,身形已然成為一道虛影,由實體變回鬼身。

    就這么,一個個名字念出,一只只鬼歡天喜地離開。

    但奇怪的是,鬼中最張揚的喬老頭卻始終沒被點到名。

    他一開始得意洋洋,后又忐忑不安,繼而故作鎮定,到最后豎起耳朵可謂望穿秋水。 。

    一直到最后一張帖子。

    換了新衣的鬼們已經走光了,剩下的都是李長安這種來湊熱鬧的“絕戶鬼”,衣裳都灰撲撲的,喬老頭一身怒紅混在里頭刺眼得很。

    華翁對他嘆了口氣。

    “石前審。”

    不是他的名字。

    院子里頓時嘩然。

    “華老莫不是看錯了。”

    “咱們中有這么一號鬼么?”

    “難道半路遺失了?”

    沒人嘲諷他,相較于言語中的齷齪,到底孤魂間的物傷其類多一些。

    喬老鬼先前口舌伶俐,但此時卻沒吐一個字兒,只是掩面踉蹌著離開。

    華翁搖頭輕嘆,下到院子,把帖子遞給了李長安。

    “我?”

    道士詫異。

    自己既不姓石,更無子孫。哪里來的祭拜?

    接過帖子。

    哦~

    原來不是石前審。

    是十錢神。

    …………

    時間稍稍往前推。

    天亮不久。

    富貴坊一隅。

    陶娘子剛給先人牌位奉上香燭與供果,門口傳來輕快的笑聲,回頭瞧,是她獨女,小名阿枳回來了。

    小姑娘愛美,只用鍋灰描了眉毛權作抹臉,腳步輕盈撲進母親懷里撒嬌。

    “娘親,我回來啦。”

    錢唐中元祭祖愛用洗手花,也就是雞冠花。阿枳早上出門,就是去賣昨日新摘的雞冠花。但陶娘子算了算時間,阿枳出門還不到半個時辰,再看花籃,已是空蕩蕩的。

    丈夫死后,母女倆相依為命,陶娘子不忍苛責女兒,只拿手點了點小姑娘額頭。

    “又貪玩啦?!”

    “才不是哩。”小姑娘晃著兩個總角,“今早出門不久,遇上一位郎君,他出手闊綽,把花都買去了。”

    “瞧!”

    阿枳小心掏出手帕包住的銅子。

    “還多給了許多錢哩。”

    陶娘子粗略一掃,竟比往常的賣價多了一賠,奇道:“沒端端的大方,莫不是個人販子。”

    可說完,自己先搖頭否決了。

    左近都是知根知底的一個會社的兄弟姐妹,人販子不會在這時動手。況且,若遭了人販子,自家膽小的姑娘哪里還笑得出來?

    阿枳也說:“不是人販子。不過,卻是個怪人哩。”

    “哪里怪?”

    小姑娘“咯咯”笑著:

    “老大個漢子硬要叫我祖母,還說巳時要派馬車來接我回家吃飯。娘親,說他好笑不好笑?”

    小姑娘笑了幾聲,卻沒得到母親回應,詫異抬頭,卻見母親直勾勾盯著銅錢,臉色煞白。

    “娘親?”

    陶娘子沒有回答,她一把搶過銅錢,將其盡數投入水缸。

    那些銅錢竟入水不沉,并分解出灰黑污物,不消片刻,便在水中消融不見。

    全是鬼錢。

    ……

    不久后。

    陶娘子家里大門死死鎖上,屋里擠了許多壯年男女,都是聞訊來幫忙的鄰居與親友。

    他們或是拿著廉價的黃符,或是握著木棍、斧子與菜刀,緊緊簇擁在母女倆周圍,給她們打氣安慰。

    “莫要太擔心,興許只是個無賴耍的把戲。”

    “有從城里求來的靈符,鬼怪不敢造次!”

    幫手中的主心骨是條大漢,他帶著根哨棍,悶聲道:

    “弟妹別怕!咱們這么多人在,別管來的是誰?是人就敲爛他的人頭,是鬼就去掘了他的墳頭!”

    眾人紛紛附和。

    陶娘子緊緊抱住抹黑臉蛋的女兒,低聲道謝。

    時間在嚴陣以待中流逝。

    霧氣點點散開,天光漸漸亮堂。

    有人冷不丁開口:“巳時應該過去了吧?”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漸漸開始附和,最后大漢作出決定:“把門打開!”

    大門重開,門外人來人往,熙熙攘攘,好不熱鬧。

    人間的煙火氣一下子涌進門來,沖散了滿院的緊張與陰冷。

    眾人都不自覺松了口氣。

    大漢更是笑道:“呵!俺還以為俺這條棍子今日能開張啦。原來是些無膽鬼魅,見咱們人多,便屁滾尿流了。”

    大伙兒都歡笑起來。

    陶娘子也再支撐不住,嚎啕大哭。

    她重重拍打了幾下女兒:

    “叫你不聽話,不抹臉。叫你貪玩,收人鬼錢。你要出事,可教娘怎么活啊!”

    完了,又開始罵自己死去的丈夫。

    “你個沒良心的死鬼!丟下我們孤兒寡母不說,連作了鬼,都不肯保佑自己的孩子么?!”

    她一通宣泄,周圍也亂糟糟來安慰她。

    這時。

    “娘親。”

    陶娘子還在哽咽:“嗯?”

    “時辰到了哩。”

    輕輕一句教滿屋子的喧騰頓時冷住,冷得針落可聞似的安靜。陶娘子不可置信地低頭看向女兒。小姑娘雙目放空望著大門方向,似乎陷入了某種恍惚。

    “快關門!”

    有人尖叫,有人七手八腳沖上去把門死死關上,更多的人抄起手頭能拿到的任何玩意兒縮進了屋子里。

    那大漢更是一咬牙,抄起哨棍,門神似的立在母女身前。

    只是。

    “娘親。”

    陶娘子把女兒緊緊摁在懷里。

    “我聽到馬車的聲音哩。”

    “阿枳,不要聽!不許聽!”陶娘子死死捂住女兒的耳朵,淚水流在女兒臉上,濕濡一片,“就在娘這里,你哪里也不許去!”

    “娘親。”

    小女孩說出最后一句話。

    “他來接我了。”

    …………

    沒幫上忙的幫手們已經離開。

    阿枳瘦瘦小小的身子躺在床榻上,雙眼依舊睜開著,空洞對著房梁。她還活著,只是丟掉了內里的東西,成了具空殼。

    陶娘子守在女兒身邊,神色木然,也似具空殼。

    有人推門進屋,陶娘子沒有絲毫反應,直到來人在耳邊呼喚,她才稍稍側頭看去。

    是鄰居的大娘去而復返。

    大娘望著兩具空殼似的母女,重重嘆息,勸慰著:“那人只是召阿枳去續前世的親緣,過完中元節,便會放阿枳回來吧?”

    這是句沒用處的廢話,陶娘子木然沒有回應。

    大娘躊躇了一下,說出了來意:

    “若是在不行,咱們可以請神!”

    這句更是廢話。

    錢唐誰人不曉得,若是沒錢,別說城里的神仙菩薩,就是鄉下的神婆巫漢都是請不來的。

    陶娘子慘然道:“我沒錢。”

    “俺說的這神便宜。”

    大娘遲疑了稍許。

    “你聽過十錢老爺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