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筆閣 > 備前宰相 > 第七十三章 宇喜多家耕種改革
  戶川秀安將秀家的吩咐記下之后繼續說道“備中9郡知行小計23.5萬石,自殿下鼓勵將人耕范圍畜耕之后,備中國的知行就有不小的提升。美作12郡知行小計18萬石。

  贊岐國經過三年的修養生息,知行較過去有較大的提升,今年秋收時候對11郡進行檢地,發現知行小計已經達到15.5萬石,比本家剛剛接手的時長了4成,可喜可賀。

  特別主公直領的高松附近,通過整備水利,知行數目增長了1.2萬石。”

  宇喜多詮家也在一旁行禮道“恭賀主公。”

  又有哪個大名會嫌棄自己的直轄領多呢?

  根據宇喜多家《四田法》,豪族開墾的土地將會和主家共享收益5年,5年之后這些田畝將會劃歸到他們的知行田中去。

  而秀家直轄領平民開墾的土地,則會根據2/8分原則分為授田和露田。授田及是授予這家民戶可以繼承的土地,露田是由領主交給你耕種,待你去世后再行分配的領地。

  無論哪一種對于秀家來說都是直轄知行的增加,有助于增強秀家集權的實力。

  秀家謙虛道:“全賴肥后守管理得力,宇喜多家交到你手里,我是真的放心了。”

  當然秀家也有些納悶,距離《四田法》事實3年以來,本家的知行地雖然有了一定的增加,但是其增長幅度并不能讓人滿意。

  甚至有逐年降低的情況發生,讓秀家忍不住好奇的問道“肥后守,《四田法》實行以來,本家的知行田畝數目有了發條的約束是不是規范了很多?”

  戶川秀安回答道“確實是這樣的,特別是殿下統一了秋收時候的稱量田畝的容器之后,各地五花八門的數據也終于有了統一,能夠得出相對真實知行數了。”

  要么說秦始皇是千古一帝呢,他存在最大的意義就建立了書同問,車同軌的制度。雖然秦朝享國不長,但是為繼任者漢朝樹立了很好的榜樣,將人心散亂的華夏聞名,凝聚成同一個被稱為“漢”的民族。

  但是好像日本的遣唐使只學到了皮毛,根本沒有意識到這種東西的重要程度。特別是在經歷了武家分封之后,各地大名對于領地有著崇高的統治權,自然而然會想辦法發行自己的貨幣和度量衡。

  經歷了千百年之后,日本從南到北居然有數十種不同的稱量標準,以至于1587年秀吉統一度量衡前后,各國的表高有著較大的變動。

  秀家剛剛統治美作、備前、備中三國時候沒有這么大的感觸,畢竟都是古吉備國的領土,近幾十年來基本都在同一大名控制之下,度量衡相對統一。

  直到秀家控制了贊岐之后才發現,兩地的度量衡相差極大。贊岐的表高只有8萬石,一方面是受經年累月戰亂影響民生凋敝,另一個原因就是他們稱量稻米的米斗較大,最終統計的數據較小。

  這也是秀家統一米斗之后,贊岐國知行數直接從8.8萬石上升到11.2萬石的原因。

  秀家對著戶川秀安繼續詢問道“既然《四田法》這么好,為什么最近這兩年各地知行的增加數好像少了很多呢?”

  秀家四田法頒布之后的第一年,各地對于開墾荒地迸發了非常大的熱情,兩年之后(1584年秋收)備中國公開拓出4.3萬石新領,備前開拓出近6萬石新領,美作開拓出3萬石。

  但是今年備前、備中兩國將將超過1萬石,美作更慘,只開拓出了5萬石領地,這不得不讓秀家感到疑惑,向戶川秀安討教原因。

  “肥后守,是本家的政策不夠優待嗎?只需要上交5年的賦稅,就能將新開拓的領地算入知行中去,為什么好像今年家臣們對于開墾荒田沒有這么大熱情了呢?”

  戶川秀安聽到秀家的問話,先向秀家行禮稱罪,隨后作出解釋道“殿下開出的獎賞自然是非常優渥的,可是各國的面積是一定的,吉備國三國本就處于群山環繞之中,能開拓的領地有限。

  前些年政策剛剛興起之時確實掀起了一股開拓熱潮,不過這兩年一來合適開拓的領地早就已經被開拓一空。剩下的地方多是雜石遍地,地質僵硬的地方。

  在這樣的地方想要開拓荒地,依靠民力是絕對不可能的,可是本家耕牛不足,保障現有領地尤顯不夠,又哪有多余的牛送去開墾亂石地呢?

  更何況對于這種亂石地即便經過翻耕,短時間也難以養活稻米。還需要不斷的翻耕,從別處搬來肥沃的土壤改良土質等到,僅僅這一條就難倒了許多人。

  民間已經有流言說,土地的肥沃是上天賜予的,挖走了肥力不可恢復,自然而然百姓也不愿意出借自家的良土給別人了,這墾荒的步伐也就停了下來。”

  其實這樣的想法不僅在日本流傳,全世界的百姓有信奉這樣的說法,如果不是被逼到萬不得已,誰愿意去亂石灘墾荒呢?

  開墾荒地不僅需要大量的勞力,還需要別處優質的土壤和豐富的水資源,如果墾荒真的這面容易,西北的閩寧就不會開發的這面艱難了。

  農民的擔憂其實不無道理,土地的肥力雖然看不見摸不著卻是真實存在的,主要就是土地內罕有的氮磷鉀三種元素的比例,將富含元素的土壤挖走,必然會影響自家的土壤,又有誰愿意去做這樣的善事呢?

  前兩年知行大增加,一來是農民們對這些還不了解,二來是秀家開出的賞賜夠高,如果真的能自己開出100石出來,農民都能成為武士了。

  可是農民們不是傻子,兩年下來已經看清楚了其中的弊端,還愿意去的人銳減。而且現如今還墾開荒荒地的,往往用大量的水資源進行灌溉,改變土質。動靜大,成效差。

  秀家很快就想明白了他們的誤區是哪里,對著戶川秀安說道“本家是不是每年都要對河川進行整治工作?包括整修堤壩和清淤之類的?”

  “這點殿下盡管放心,自從那年旭川泛濫之后,這些工作我們一直在有條不紊的進行。”戶川秀安回應道。

  聽到清淤持續中,秀家懸著的心就放了下來,繼續問道“往常我們清理出來的淤泥都是怎么處理的?”

  戶川秀安被秀家問懵了,怎么處理的?什么怎么處理的,開挖出來的淤泥難道不是找一個地方隨便堆起來嗎?那東西又腥又丑有什么用啊,不對,也有些用處,備前南部的填海一般都會用的到他們。

  所以說日本的農業水平相比明國已經落后好幾代了,不僅不知道使用畜力,農具的依然在使用原始的木梨,現如今連寶物的淤泥都不知道利用。

  淤泥中含有的營養元素可不是普通田地可以比擬的,這東西常年浸泡在水下,動植物的排泄物和尸體混合其中發酵,淤泥中蘊含的營養元素即便是是最肥沃的土壤都望塵莫及。

  秀家看戶川秀安一臉懵逼的模樣,就知道他們沒有很好的利用淤泥,于是對著他解釋道“明國之所以富庶就是因為他們的農業技術比我們發達。妥善運用淤泥就是其中一個辦法。

  淤泥中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就是我們所稱的肥力,將這些淤泥分攤到荒地上所起的效果遠比從其他地方開挖一塊土地來的有效的多,新開發的領地能更快種植農作物。”

  秀家現在可以說是宇喜多家的活神仙了,說什么就是什么。家中眾人對秀家天馬行空的想法,從最初的不信任轉變到現在的深信不疑。

  戶川秀安聽到秀家的建議后,火速用筆記錄下來。

  然而秀家依然在濤濤不絕的說道“我記得河川眾都是領內的貧苦百姓充任的吧,讓他們為我們開挖淤泥,整備河川是造福大家的事情,不能讓他們白做啊。

  這樣吧,以后就以每坪10文的價格,向他們收購河床中的淤泥,對于開墾荒地的百姓以每坪150文出售給他們,對于原本就有土地,只是改良土壤用的,以每坪200文的價格出售給他們。”

  河川眾是一種統稱,代指沿河而居沒有固定土地的百姓。在農耕文明時期在,這些人是最低賤的存在,不被領主重視,時常被安排最辛苦的活計。

  自從宇喜多家開始整備各地河川防止洪澇之后,他們基本被收編,相當于從宇喜多家拿工錢干活,不過付出的薪水僅僅夠養活一家人罷了。

  現如今秀家算是用另一種方式幫他們創收了,也算是想辦法改善他們的生活。

  宇喜多詮家聽聞之后,忍不住贊揚道“殿下真是天下最善良的明君了,宇喜多家有殿下這樣的主君是百姓的福分啊。”

  這話說得秀家都有些不好意思了,10文一坪收淤泥,然后轉手150文賣出去,就算是猶大奸商都不敢這么干啊!這一轉手就算15倍的利潤啊!

  秀家干咳了兩聲,為了良心安生一點,對著戶川秀安輕聲說道“河川眾畢竟冒著風險清淤,10文太少了,提高到30文收購吧。”

  當然在秀家在想辦法提高本領畝產的同時,也在想辦法限制家臣的知行數目。

  根據原本實行的《四田法》宇喜多家家臣開墾的荒田只要上交5年的田賦就能劃入家臣的知行中。

  這個條件本是秀家為了刺激本領發展而設立的,可以遇見的是,在發現畜耕、改用鐵梨工具,使用淤泥堆肥之后,開墾荒地絕對會比以往更加容易,這絕對會刺激起一大批家臣團摻和進去。

  但是秀家的直轄面積是有限的,大部分都是開發已久的良田,如果荒地開發變得容易,宇喜多宗家和家臣之間的知行比必然會進一步被拉大。

  秀家從始至終都在想方設法的增加中央集權,秀家的目標本就是控制本家一半的領國,為了避免以上情況的發生,《四田法》必須要被修改。

  正好現在家臣們陷入墾荒困難卻收益不高的短視之中,想要變更《四國法》還不困難,等到墾荒變得有利可圖了,倒是再改的話,你看他們鬧不鬧。

  遇到秀家對著宇喜多詮家說道“太宰記錄一下吧,既然他們對于墾荒這么不上心,那就將《四田法》中關于家臣豪族墾荒的優待條件進行更改。

  將‘新墾田畝上交5年賦稅后歸武士所有’的條款,變更為‘新墾田畝一律參照平民法令行事,不過是以3/7開的比例,給予確認算入知行內的授田,和應該上交主家的露田部分。對于武士家中代墾新地的農民給予錢糧補助的補償,標準按照新墾領知行數1年半進行發放。’”

  秀家這條法令,也算是給武士階級留了道口子,如果真的按照新坑領全數上交來實行,哪有人愿意去墾荒。

  現如今墾荒變得容易了,他們還能比平民多一成算入知行的授田之內,必然能比平民迸發出更多的熱情。

  同樣的,在他們付出勞動之后,秀家收取新墾地的7成就是為了充實本家的直轄領地,這條政策只要貫徹10年,宇喜多家的直轄領和家臣領必然會在共同增長中實現平衡。

  最重要的就是,秀家一直秉持著自己吃肉手下喝湯的原則,荒地新墾所帶來的知行增加是實打實的,宇喜多家臣們也能從中受益。

  宇喜多詮家和戶川秀安是多么精明的人啊,特別是參與了今天的會議,他們已經知道今后的農作方式必然會出現大變革,自然也知道這是秀家限制之法。

  不過他們都不會點明其中的奧妙,現在趁著法令還沒變更下達,抓緊時間開墾出最后一片荒地和自己長長知行才是真正要緊的事情。

  甚至他們都不愿意將其中隱秘分享給別人,畢竟最后知行排位之時,長臉的可是自己啊。

  在吩咐完這些之后,秀家已經能夠憧憬出今后美好的生活,對著戶川秀安吩咐道“田畝改革的事情是第一要務,無比要嚴格落實下去。”

  倆人此時的思緒早就已經飛了出去,開始思考怎么動員領內開墾荒地了,對于秀家的詢問,只是應付的回應了一下。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