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筆閣 > 走出香江 > 第135章 海外信托的臆想
  春節大戰逐漸落下帷幕,新寶院線與《合家歡》成為最大的贏家,也是春節檔唯一一部票房過3000萬的電影,接下來就是蔡氏影業與安樂院線的《至尊無上》,勉強拿到2500萬的票房。而《新最佳拍檔》雖然也超過2000萬,但是隨著近幾年票價的連番上漲,與該系列巔峰之際不可同日而語。剩下的兩部《富貴之再三逼人》與《神勇飛虎霸王花》都未能超過2000萬,畢竟都是續集,逐漸消磨了觀眾的熱情。

  “蔡先生,王京導演到了。”盧襄過來通知他。

  “那就走吧。”蔡致良起身,收拾好文件,便與盧襄一道離開。

  蔡致良今天要去澳門一趟,主要是兩件事,都與賭臺有關,一件是與蘇峻衡聯系,而高威已經與之鬧得很僵,另一件是與何家合作,高威出來單干。而之所以帶上王京,還是因為與《賭神》有關,畢竟需要一艘賭船,還有賭場場景。其實如果圖省事的話,這些場景完全可以在室內拍,然后剪輯幾組室外鏡頭,也看不出什么,但是現在條件便利,自然要盡善盡美一些,或許還能拉一筆贊助,反而更節省。

  “蔡先生,蔡先生……”就在蔡致良準備離開的功夫,一個聲音高叫著,溫國良匆匆而來。

  “很急嗎?”蔡致良看看時間,皺了皺眉,畢竟時間不早了,而溫國良未約定時間便匆匆而來,想來是有急事的,一時半刻估計也說不清楚。

  “也不是很急。”溫國良道:“今天在這附近談事情,剛聽說了一件比較重要的事,就過來跟您商量一下。”

  蔡致良道:“要是不著急的話,等我回來再商量,我馬上要去澳門一趟。”

  “占用不了多長時間。”溫國良道:“我盡量簡短一些,幾分鐘說完。”

  蔡致良只能與溫國良再次返回辦公室。

  “春節期間,跟幾個朋友聚會的時候,聽他們提起海外信托銀行,經過幾年的發展,同恒隆銀行一樣,業績逐步改善,徹底擺脫了破產的危機,去年已經開始盈利,超過3000萬元。您可能不了解,在被政府接管之前,恒隆銀行與海外信托銀行因為股東同是一批人的緣故,來往比較頻繁,我也有些朋友一直在海外信托銀行做事。年后,我就專門找海外信托的朋友打聽了一下,確有其事……”

  這話茬子一開,就停不下來了,蔡致良也不好打斷,只能靜靜地聽溫國良談及海外信托銀行的現狀,以及曾經恒隆銀行與海外信托銀行的親密聯系。

  恒隆銀行的大股東莊清泉,同樣也是海外信托銀行的第二大股東,一度出任董事會副主席。

  海外信托銀行創辦于1955年,先后在印尼、泰國、北美及英國等地開設分行,拓展華僑業務。進入80年代后,海外信托銀行開始加強在香港的發展,先后以發行新股方式收購大捷財務及周錫年家族的華人銀行。而早在1968年,海外信托銀行已從周錫年家庭購得工商銀行。

  因此,到80年代初,海外信托銀行已自成一系,包括三家持牌銀行、兩家財務公司,在香港開設62家分行,全盛時期資產超過120億港元,存款總額超過300億港元,成為香港僅次于匯豐、恒生的第三大本地注冊銀行。

  但是好景不長,1981年9月開始,作為海外信托銀行董事局主席張明添的朋友的葉樁齡,多次將不能兌現的支票貼現給海外信托銀行,由于支票過戶所產生的時間差,使它能以第二張支票貼現所得的款項存入賬戶,使得第一章支票得以兌現,并同時在時間差內運用這些款項從事投機活動。

  由于葉樁齡投機失敗,產生虧損,需要更多資金彌補虧空。所以“支票輪”越滾越大,以致1982年3月崩潰時,海外信托銀行手上不能兌現的支票總額高達6680萬美元。但就在此時,海外信托銀行反而因為害怕引起審計師和政府的關注,于是繼任海外信托銀行董事局主席黃長贊與葉樁齡一起做假賬,掩飾銀行的虧損。此事一直被掩蓋3年有余。

  但是隨著大來財務、恒隆銀行等與海外信托銀行有密切關系的公司相繼破產或被接管,海外信托銀行的危機迅速表明化。

  1984年11月,海外信托將剛收購兩年的華人銀行出售予力實集團,又計劃將工商銀行售予道亨銀行,還未能成行,便于1985年6月,向外宣布無力償還債項,成為繼恒隆銀行之后,第二家被香港政府接管的銀行。

  為避免引起市民恐慌,香港政府接管海外信托銀行之后,共動用40億元的外匯基金使其得以繼續運作,查出海外信托銀行虧損高達31億元,至今已經三年半的時間。

  聽完關于海外信托銀行的來龍去脈,蔡致良佩服溫國良記憶力的同時,自然也明白怎么回事,問道:“那你的建議呢?”

  “同恒隆銀行一樣,既然海外信托銀行已經轉危為安,政府不可能一直捏在手里,遲早是要出售的。”溫國良以恒隆銀行為例,說明海外信托銀行未來的命運,道:“蔡先生,只要成功收購海外信托銀行,將極大的增強恒隆銀行的實力。到時,恒隆銀行將超過東亞銀行而成為擁有香港第三大分行網絡的銀行集團,而以總資產計算,也將成為本港注冊的第四大銀行集團,僅次于匯豐,恒生和東亞銀行。”

  說到這里,溫國良再次強調道:“蔡先生,本港的銀行以匯豐銀行為首,外來銀行以中銀集團實力最強,只要恒隆銀行能夠成功收購海外信托銀行,將有望與匯豐,中銀成三足鼎立之勢。”

  聽完溫國良的豪言,蔡致良也就聽聽而已,以恒隆銀行的身板,加一家還未完全從破產危機中恢復的海外信托銀行,還能三足鼎立,簡直是開玩笑。

  香港銀行業一直以來的格局,在六十年代的銀行危機中,匯豐銀行注資收購最大的華資銀行,恒生銀行之后,越發坐穩了龍頭的位置,再也無人能夠撼動,所以一直以來,都是匯豐集團一家獨大,其余銀行爭奪老二的位置。

  這種局面一直到八十年代初出現變化,當時中英開始進行香港問題談判,在香港的外資銀行對香港前程沒有信心,一度準備從香港撤離,于是中國銀行同港澳的中資銀行商議,并向國務院申請,在港澳地區銀行工作中實行集團化的要求,以增強和提升港澳銀行業的對外競爭能力,為港澳穩定打好基礎。

  當時,中國在香港、澳門地區設有中國銀行分行和其他中資銀行共14家,實力較為分散,而以中國銀行實力最強,信譽最好。從1983年1月起,中國銀行香港分行和其他13家中資銀行及其附屬單位對外宣布一起組成“港澳中銀集團”,成為香港第二大銀行集團。

  所以如今的銀行業格局變成,匯豐集團與中銀集團爭奪龍頭的位置,其他銀行爭老三的格局。

  “需要準備多少資金,你直接跟我說個數字,我先聽一下。”

  “雖然還沒有找第三方做準確估值,但是當初政府接管海外信托銀行的時候,前后累計投入40億元,如今已經過去三年半的時間,即便是不能產生盈利,卻也是不能虧損的。”溫國良只能做了一個簡單的分析,也有一個大概的數字,那就是至少40億。

  這是要填進去全部的身家啊,不過誘惑也是蠻大的,剛才溫國良不是說了嗎,有望執銀行業之牛耳,三分天下而有其一,頓時就有一種王八之氣,油然而生。

  “銀行的虧損呢,現在還剩多少?”

  溫國良道:“大概……還有26億,不過海外信托銀行300多億元的存款,將使恒隆銀行的資產擴張五倍以上,往后金河投資有任何收購,再也不用為籌集資金發愁。”

  海外信托銀行的巨量存款,確實讓蔡致良為之心動,正如溫國良所說的,往后金河投資指哪兒就打哪兒,再也不用發愁子彈不夠用。

  “知道了。”蔡致良再次問道:“你打聽了半天,到底政府有沒有出售海外信托銀行的意向?”

  這才是關鍵,要是政府沒有這個意向,即便是蔡致良想買,那也是白搭。

  “這不是先得征求您的同意,還沒來得及同政府那邊交涉。”溫國良心想,要是政府有這個意向,最終您卻不同意,這不是涮人玩嗎。

  “行了,我心里有數了,你去交涉吧。”蔡致良起身,類似海外信托這般規模的銀行,即便是政府有了這個意向,沒有半年以上的時間,也難以達成一致。畢竟溫國良看到了海外信托銀行的價值,其他人就看不到嗎,說不得還會有一番龍爭虎斗,那么現在就是先下手為強。

  “你回去也估算一下,恒隆銀行能夠拿出多少資金。既然開始,就務必要求快,金河投資這邊會全力配合你。”

  “好的。”溫國良匆匆而來,隨后也匆匆而去。

  而蔡致良也下樓匯合王京一行人,隨后趕往碼頭。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