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筆閣 > 重生于80年代 > 第1090章 暴利產業
  “投資鉀礦?你怎么想起干這個來了?”劉莉有些納悶。

  唐偉東忽然心中一動,馬上有了一個新的想法。于是就說道:“反正種花家每年都要進口那么多鉀肥,與其白白把錢讓外人賺了,還不如便宜給我呢。這個項目絕對大有前途,你要不要跟我合作一下?正好你們有國資背景,我有錢,咱們可以成立一家合資公司,一起尋找礦源,然后進行開發。”

  要是把劉莉綁上自己的戰車,那在國內不管是探礦也好,生產也好,還是運輸方面,有他們出面,自己可就省了老心了。

  再一個,這種資源,畢竟都是屬于國家的,有了國資背景的參與,到時候做起來也更加方便不是?

  這種事關國計民生的資源,唐偉東從來就沒想著要吃獨食。吃獨食的人,從來都走不遠,把人都得罪光了,弄不好會拉肚子的。

  與其找其他合作伙伴,還要防著他們一手,還不如直接跟劉莉合作呢。做生不如做熟嘛,相對來說,兩人也算是知根知底,有一定的信任度了。

  “哦,行吧,我回去考慮一下再給你答復。”劉莉沉吟了一下說道。

  唐偉東點了點頭,爽快的說道:“成,那我等你消息。”

  就在兩人說話的時候,千星辰從門外走了進來,劉莉知道他們可能有事要談,就笑著跟千星辰打了個招呼,然后識趣的告辭了。

  “怎么,有事?”唐偉東沒有起身,依然慵懶的半躺在沙發上,隨意的問千星辰道。

  “嗯”,千星辰從隨身的公文包中拿出一個文件夾,打開看了幾眼,隨即向唐偉東匯報道:“有幾件事跟您匯報一下。”

  “一個是國內向咱們訂購的飲用水生產線,已經從倭國發貨了,他們會集中在滬市上岸。不過,數量有點多,可能要分批次完成發貨。另外,他們的生產廠分布比較分散,我們沒法替他們一一送達,這個還需要他們自己想辦法。”

  這個事是唐偉東重點關照過的,所以千星辰才會向他匯報。要不然,這點事黃偉誠自己就能辦了,也是在他的權限、職責范圍之內,沒必要多此一舉。

  唐偉東點了點頭,對千星辰說道:“嗯,剩下的事,你讓阿誠去跟他們對接吧。但一定要記住,時間要抓緊,不許拖拖拉拉的。再一個,讓倭國那些負責調試、安裝、指導生產的專家、工程師,業務必須跟上。既然拿了錢,就得老老實實辦事,花那么多錢,是請他們來干活的,不是讓他們來當大爺的。”

  這年頭,那些外國公司跟國內做生意,哪個不拽的跟個二五八萬似的。國內的有關方面也是,都快把他們給供起來了,唐偉東可不慣著他們。

  瓶裝飲用水產業,可是在唐偉東以后的規劃中,占據非常重要地位的,甚至比可樂喝果汁的地位都要高。

  這個行業中可是出現過兩位首富的,一位是哇哈哈的宗老板,一位是農婦三拳的鐘老板。

  鐘老板的身家一度高達924億美元,坐上過全球第六富豪的寶座,遠遠超過了國內的二馬。幾乎等同于恒太許、萬大王、碧桂楊等幾大地產大佬身家的總和。

  即使后來發展變緩的哇哈哈,其實際控制人宗老板,一度的國內首富,身家也超過了千億人民幣。

  飲用水的生產成本極低,產品本身還不如包裝的瓶子貴。你就說瓶裝飲用水有多么賺錢吧!就連福耀的曹老板都說,賣水的利潤太大了,要賺死了。

  快消品主要做的就是品牌。品牌能做起來就能躺著賺錢,做不起來等死就行了。

  偏偏在品牌的建設上,唐偉東有著先天的優勢。果汁和可樂都已經將品牌做起來了,瓶裝飲用水只需稍微沾它們點光,就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不是事半功倍,那不是白忙活了嗎?)。

  可以說,飲用水品牌的建設,起步就領先的同行二里地。加上那無處不在的銷售網絡和經銷商,絕對可以很輕易的打開并占據全國的大部分市場。

  此時的哇哈哈估計還在搞保健品呢,農婦三拳更是沒影的事,只有一個怡寶寶才剛剛露頭。正是先人一步,進入這個行業的好時機,等他們想干的時候,大概只能跟在身后吃灰了。

  這種暴利的行業,唐偉東這個財迷,他能不插一腳,能不重點關注嗎?

  要是錯過、放過,那才是對重生者的侮辱呢。領先幾十年的見識,那不是白白浪費了嗎?

  現在關鍵就看如何培育市場,如何讓消費者接受這種新事物、新產品了。

  這種具體的事,由專業的人負責去解決,就不用唐偉東事事都去操心了。他只管制定戰略方向,其他的事一概不操心。

  千星辰應了一聲道:“好的,我一會就跟黃總聯系。”然后就開始繼續匯報下一項。

  “馬斯伯格那邊已經找到mpeg這項技術了,是一家叫做c-cube的公司開發的產品。其持有人是這家公司的董事長孫先生,他還是以為華裔呢。這項技術他們也是剛剛開發完成,正在逐步完善中。現在我們已經用三十萬美元將全部的版權買了下來,同時,也邀請孫先生和他的公司繼續參與后續的研發。”說著,千星辰從包里掏出來一摞厚厚的資料,放在了唐偉東的手邊。

  所謂的mpeg技術,就是一種圖像解壓縮技術,可以解碼編碼視頻信息。再延伸一點,通俗些講,就是后來vcd的核心技術。

  vcd的核心技術有兩個,一個是解碼芯片,另一個是機芯(光盤讀取與驅動系統),這兩項技術,國外都有現成的,只需要購買回來組裝都可以了。

  當年姜先生和孫先生合作研制開發vcd,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著實走了不少彎路。光投入研發的費用就高達一千七百萬美元之多,巨額的研發投入,加大的產品的生產成本,因此使得vcd的價格居高不下。

  他們自己生產的vcd,每臺售價高達五千元人民幣以上。反而后來那些“山寨”小廠和家庭小作坊,購買國外現成的部件進行組裝,將價格打到低到令人發指的程度。最低的時候只有一二百元,甚至幾十塊錢的vcd都有。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