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筆閣 > 重生于80年代 > 第476章 不同的選擇
  其實這封郵件在1987年9月14日就寫好了,只是第一次發送卻是以失敗告終。

  被譽為新時代國際主義精神的措恩教授,沒有放棄,而是和國內的技術人員共同努力,經過數次研討,終于在11天后的9月20號,將郵件發送成功。

  當時已經到達澳門的措恩教授,聽到郵件發送成功的消息后,興奮的難以自持,親手寫下新聞稿,向世界宣布,國內進入到了互聯網時代。

  這封郵件是由英德雙語寫成,最后的署名除了發送者王運豐和部門教授之外,中德雙方所有參與此事的十一名人員,全部署名,這是歷史性的時刻,所有參與者,都應該享受這份殊榮。

  也正是因為這封電子郵件,給國人打開了一扇全新的大門。

  此時的國內已經有了電子設備,比如像四通,這是國內互聯網的奠基者,也是唯一的運營者。再比如中科所旗下的某想的前身,他們是代理IBM設備在國內銷售的。說到這里,多說句題外話,某想起家就是搞買辦代銷的,怪不得幾十年后依然是以貿工技為主呢。

  同樣也是因為互聯網,讓如今兩位業界的翹楚,四通和某想,走上了截然不同的兩條道路。

  四通認為以后大型的電子計算機設備會成為主流,于是就把全部的精力放到了這上面。

  而某想的劉總,卻認為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以個人計算機為主的家用計算機設備會成為發展方向,所以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了這個方向。

  事實證明,還是劉總的眼光更犀利,他選擇對了方向,也讓某想成為了后來一時間內的業界老大,而四通,卻慢慢的消失在了大眾的視野當中。

  某想能發展起來,IBM這個豬隊友功不可沒。本來某想一直代理他們在國內的業務,結果這貨竟然想憑借著自己業內世界老大的地位,高傲的想一統世界市場。

  被眼光毒辣的劉總果斷放棄,又找了個在當時“不知名”的產品,開始脫離IBM自己搞,二十年后角色反轉,拿出十幾億來反手收購IBM的個人計算機業務,著實驚碎了一地眼鏡,不得不讓人感嘆時也命也,一失足成千古恨,不知道后來的IBM有沒有后悔過當初的選擇。

  別看唐偉東可以恬不知恥的點評著兩家公司的選擇,他只不過借了重生者先知先覺的見識而已。

  人家不是重生者,也沒有經歷過后來的一切,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完美的把將來預測準確,那就不是人了,那是神。

  所以,僅就目前來說,也不能說他們兩家,誰的選擇是對的,誰的選擇是錯的,只是歷史和機遇選擇了某想所選擇的道路而已。

  某想一直是科學院下設的一家院所企業,在劉總的經營下,僅靠銷售,一年的營收就高達七千多萬元人民幣。

  這怎么能不讓人眼紅呢?于是,劉總就動起了小心思。也就是在今年,為了將這個純國企變成私人的產業,劉總進行了一系列的騷操作。

  從1988年開始,他先是主動聯系了一個香島的呂姓經銷商,讓其和另外三人出資三十萬,以合資的名義在香島設立了一家公司,對方占股33%,科學院計算機研究所占股67%。

  到了九十年代初,劉總對香島公司進行了增資擴股,共增資一千七百多萬美元,其中港方增資五百五十余萬美元。可呂某等人哪有錢啊,這些錢全部是劉總私下從國內公司以借貸的形式借給他們的,但這在后來的上市公報中并沒有透露出來。

  這就等于,所有增資的錢全部都是計算機研究所出的,對方平白無故,一分錢沒花,白得了更多的股份。后來這筆錢也還給了計算機研究所,但那是從公司獲得的利潤后,才還的。

  說白了,呂某幾人就是空手套白狼,還套成了,至于其中有什么奧秘,各位看官自己去想吧。

  這還只是個開始。接下來,借著國企改制的契機,劉總通過注冊的下屬公司,利用員工持股的名義,又一次稀釋了大股東的股份。

  進入了新世紀后,又引入了第三方大股東,最大限度的稀釋了大股東的股份,而這第三位加入的股東,公司的實際持有人,赫然就是劉總的父親。

  到了這時候,大股東依然是大股東,可持股比例只有百分之二十六了,剩下的股份已經通過這一次次的稀釋,全部被劉總直接或者間接的掌握在手中。

  某想實際上已經從一個全稱是“科學院技術研究所發展公司”,初衷是走研發,生產,銷售一條龍,發展技、工、貿為主的一家國營企業,蛻變成了一家以貿、工、技為主的民營企業。

  做為第二任總經理的劉總,也通過一次次的包裝和雞湯,把自己打扮成了企業的創始人。而在他上面的董事長(研究所長兼任),和第一任王總經理,所有信息都被其刻意的抹殺了。

  從其企業介紹就可以看得出來,一開始的照片,他站的位置是董事長和王總之后,企業介紹里也明確說明企業的性質和如何成立的。

  但是后來,慢慢的就變成了二十萬元的關系,只承認起家的時候,研究所給他提供了二十萬元的起步資金,至于其他的,劉總一概否決,堅決不承認,并極力撇清和計算機研究所有任何的關系。

  他卻忘了,公司注冊是研究所注冊的,起步資金是研究所出的,起初賣的也是研究所研制出來的漢卡,成立公司的目的也是為了銷售自己研發的產品。劉總只是研究所的職工,被派去負責管理經營這家公司而已,后來代理國外的產品,和銷售自己生產的產品,那只能說他也許能力強,經營有方,就憑這個他就可以把這么大一家企業,把這么一次國有資產,收入自己的囊中?

  說句不好聽的,連他們企業的地皮都是用的人家研究所的資產呢,一邊說著沒關系,一邊借著人家的名聲和資產為自己謀利,這是人干的事?

  當記者問他們是哪國的企業,他們還大言不慚,恬不知恥的直接說出了不是中國企業的話。連自己的國人的身份都不敢承認,就別一邊給自己大筆大筆的發工資,一邊出來哭著要求國家幫扶了。自己都不敢承認企業是我國的,還指望著國家拿錢幫扶你?人民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大家心里都有桿秤!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