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筆閣 > 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 第172章 千年的狐貍,萬年的妖
  短短幾句話的功夫,韓安國身上的氣質,便表現出了近乎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

  ——在蹴鞠場,一個人盯著球場內發呆時,韓安國身上,透出的是落寞;

  被田蚡請回家中,大肆款待時,韓安國則是唏噓、感懷,以及自嘲。

  聽到田蚡表達出對自己的敬佩,并表示‘隨時愿意傾盡家財,幫助韓將軍’時,韓安國動容;

  再到方才,聽到田蚡因為擔心說錯話,就無法和自己做朋友,所以不打算說出那‘上策’時,韓安國感動。

  有那么一瞬間,韓安國甚至都以為:自己空活半生,終于在這人生的低谷,遇到了知音!

  但此刻;

  此時此刻。

  先前的所有情緒,都被韓安國拋在了腦后。

  先前那個落寞、窘迫,甚至還稍有些局促的韓安國,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梁王劉武一生當中,所擁有過的臣下里,質量最高、智謀最高,同時,也是唯一一位文武雙全的謀士;

  ——梁將!

  ——韓安國!!!

  “我原先還以為,閣下真的是一位豁達、爽真,不拘小節的人。”

  “但閣下說的沒錯。”

  “——這個上策,只要說出口來,我們,就沒辦法再做朋友了。”

  淡漠的話語聲,讓田蚡心中,只覺一陣不是滋味。

  也不知是因為田蚡,對失去韓安國這個朋友肝膽遺憾;

  還是因為田蚡,對于韓安國看破了自己的意圖,而感到尷尬。

  就這么被韓安國直勾勾盯著,在座位上默然許久;

  最終,田蚡還是從這陣怪異的情緒中緩過神,深吸一口氣,便站起身。

  與韓安國隔著那方案幾,居高臨下的看著韓安國,田蚡面容之上,卻不知何時,已盡帶上了滿滿的坦蕩。

  “將軍如此反應,我早有預料。”

  “我也并不覺得將軍,這是出爾反爾,食言而肥。”

  “——換做我,恐怕根本無法像將軍這樣,冷靜的坐在這里。”

  “但我還是那句話;”

  “我自認為自己,還算是個坦蕩的人。”

  “在尊敬的人面前,我絕不會做任何虛偽的事,也絕不會說任何虛偽的話。”

  “對于將軍提出的問題,我也絕不會顧左右,而言他。”

  語調淡然的道出此語,田蚡便回過身,自韓安國面前重新走回座位,自顧自坐下身來。

  再度抬起頭,望向對坐于身前五步之外的韓安國,田蚡的面容之上,也再度帶上了最開始,那抹令韓安國油然生出好感的謙遜笑容。

  只是這謙遜的笑容,卻并不意味著田蚡接下來的話,也同樣會是謙遜的口吻······

  “不敢欺瞞將軍。”

  “——事實,確實是將軍所說的那樣。”

  “——非但王美人,希望將公子彘扶上儲君之位,我這做舅舅的,也同樣希望如此。”

  “但這并不意味著,我給將軍獻出的上策,是想坐看鷸(yù)蚌相爭,好坐收漁翁之利。”

  “至少在公子榮倒下之前,公子榮,還是我們共同的敵人。”

  “扳倒公子榮,無論是對將軍效忠的梁王,還是對我的外甥劉彘而言,都是絕對的利好。”

  “在這件事情上,我們的目標,是一致的。”

  毫不遲疑的淡出這番話,承認自己確實有那樣的想法,田蚡便又稍昂起頭。

  從始至終,韓安國從田蚡的臉上,都沒能看出絲毫的心虛;

  就如同方才,田蚡自己所說的那樣:起碼在這一刻,田蚡,真的做到了絕對意義上的坦蕩······

  “我知道,將軍想要幫助梁王,坐上那儲君太弟之位;”

  “而我,作為公子彘的母舅,當然也希望幫助自己的外甥,坐上那儲君太子之位。”

  “——如果我說,我不想幫自己的外甥做太子,也不想幫自己的親姐姐做皇后、做太后,恐怕也不會有人相信。”

  “但將軍應該能想明白:我們,起碼暫時還不是敵人。”

  “在‘扳倒公子榮’這件事情上,我們完全可以達成一致;”

  “再者:即便公子榮將來倒了,梁王和公子彘,因為儲君的位置而處于對立,也不一定意味著我們兩個人,就要從此不死不休?”

  “——我們二人,完全可以公私分明。”

  “于公,將軍為梁王效忠,我則為外甥奔走;”

  “于私,莪們依舊可以成為好朋友。”

  “將軍認為呢?”

  又是一番開誠布公的坦白,卻是讓韓安國,陷入了一陣漫長的沉思之中。

  田蚡的坦然,確實有些出乎韓安國的意料。

  ——韓安國原本以為,被自己點破真實目的之后,田蚡會驚慌失措、會倉促辯解;

  甚至很有可能,會惱羞成怒。

  但田蚡不安套路出牌,大大方方承認了自己的真實想法,卻反倒是讓韓安國心中的惱怒,莫名散去了不少。

  許是田蚡的坦然,讓韓安國下意識放松了警惕;

  也可能是真誠,往往都能獲得人們的信任。

  在短暫的糾結之后,韓安國竟鬼使神差的,真的考慮起了田蚡的提議!

  更讓韓安國感到驚詫的是:隨著思緒的深入,韓安國居然愈發感覺到田蚡的提議,非常有道理······

  “閣下的意思,是你我二人合力,扳倒公子榮;”

  “公子榮倒了之后,我們再各為其主,又公私分明,私下,依舊成為朋友?”

  聽出韓安國語調回暖,田蚡暗下不由長松了口氣;

  面上卻仍是一副云淡風輕,淺笑著對韓安國點下頭。

  “梁王對將軍,有知遇之恩,對于梁王的事,將軍沒有置之不顧的道理;”

  “而公子彘,天生就和我血脈相連,對于自己的外甥,我也沒辦法放任不管。”

  “——這,是我們無法改變的事。”

  “但剛才,將軍說自己年輕時,曾經在名士門下,習讀《韓非子》。”

  “既然自幼習讀經書,那將軍,顯然也不會不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叫:雞蛋,不能全都裝在同一個籃子里······”

  如是說著,田蚡便笑著搖了搖頭;

  悠悠然把玩起一枚玉佩,嘴上也不忘繼續說道:“這個道理,將軍肯定能明白的。”

  “無論最終,坐上儲君之位的是誰,我們能做的,都只是努力爭取。”

  “——我們只能‘盡力而為’,卻根本無法保證:儲君之位最終的歸屬,能隨我們的心意。”

  “既然這樣,那我們為什么不能在私底下,成為好朋友呢?”

  “我們為什么不能在今天,向彼此許下‘茍富貴,勿相忘’的承諾呢?”

  “等將來,若是梁王做了儲君,我來倚靠將軍,請將軍在梁王身邊,替我和我的外甥、我的姐姐美言;”

  “若是公子彘做了儲君,將軍來倚靠我,讓我憑借舅舅的身份,在將來的新君面前,為將軍謀求一分差事,以入朝為官。”

  “無論最終結果如何,我們二人都可以依靠彼此;”

  “——這,難道不是最好的結果嗎?”

  “——這難道,不是兩全其美的辦法嗎???”

  滿是輕松愜意的口吻,字里行間,卻又盡帶著坦蕩的話語聲,終是讓韓安國的心中,逐漸生出了些許動搖。

  韓安國當然能明白,也能接受田蚡‘我們暫時不是敵人’的看法;

  因為皇長子劉榮不倒,就意味著無論是梁王劉武,還是皇十子劉彘,都不可能成為儲君太弟/太子。

  所以,確實如同田蚡所說:在劉榮失去爭奪儲位的資格之前,韓安國效忠的梁王劉武,與田蚡的外甥劉彘之前,根本不存在對立立場。

  因為梁王劉武和皇十子劉彘,唯一可能出現的矛盾,就是‘誰來做儲君’。

  而這個矛盾出現的前提,是皇長子劉榮倒下。

  到這里,韓安國其實已經可以說服自己,接受田蚡‘聯手扳倒劉榮’的提議了。

  但田蚡的后半段話,卻更讓韓安國心中,生出了一陣莫名而來的······

  恐懼!

  “田蚡······”

  “田蚡·········”

  “明明沒有說出一句謊話,卻在這片刻之間,讓我怒火盡消;”

  “甚至,已經生出了點頭答應的想法······”

  “——只怕要不了二三十年,長安朝堂之上,便要多出這一號人物。”

  “就是不知道那時,坐在皇位上的,究竟會是誰·········”

  如是想著,韓安國便深吸一口氣,抬頭望向對坐的田蚡,思緒卻依舊在飛速流轉。

  再三思慮過后,韓安國的面容之上,才終于涌上一抹淺淺笑意。

  只是這笑意,即不同于韓安國來到田府時,那局促、客套的假笑;

  也不同于先前,和田蚡‘主賓盡歡’時,那由衷而發的喜悅。

  ——這抹笑意,由內而外,都透著古怪。

  但就是這一抹古怪的笑意,讓韓安國和田蚡二人,莫名達成了默契······

  “不曾想,田公不止豁達、直爽,又思維敏捷;”

  “——居然連口才,都是這么令人折服;”

  “甚至有些慶幸今天,我是田公的客人,而不是敵人了······”

  聽聞韓安國將稱呼,從‘閣下’再次換回‘田公’,田蚡只下意識一挑眉;

  待韓安國略帶戲謔的話語聲,完整的傳入田蚡耳中,田蚡才終是如釋重負般長松口氣;

  嘴角上,也終于掛上了一抹由衷的笑容。

  陪著韓安國,再彼此調侃、自嘲一番,田蚡便迅速的將話題,引回了正軌。

  ——到底怎么做,才能扳倒皇長子劉榮!

  “公子榮自己身上,其實,并沒有什么突破口。”

  “就算是有一些小毛病,也根本無法對‘皇長子’的身份,造成什么實質性的威脅。”

  “所以,我們要想扳倒公子榮,唯一的辦法,就是從他身邊的人下手。”

  “——我想將軍,應該明白我說的是誰。”

  田蚡淡然一語,自是讓韓安國不假思索的點下頭。

  皇長子劉榮唯一的突破口,就是他那由突破口組成的母親:栗姬。

  而栗姬身上的突破口嘛······

  咳咳;

  只能說:栗姬渾身上下,全是突破口······

  “栗姬雖然愚蠢,但也有些小聰明。”

  “尋常的法子,恐怕無法讓栗姬上當。”

  “——從以往的事來看,如果是些不痛不癢的小事,也無法傷到公子榮的根基。”

  “所以,我們必須奮力一擊,爭取一舉扳倒公子榮!”

  “只有這樣,才能為將軍效忠的梁王、我的外甥公子彘,贏得角逐儲位的機會······”

  話語間,田蚡淡然的面容陡然一擰!

  那極不協調的丑陋五官,也在此刻徹底擰在了一起。

  而在田蚡對側,韓安國也是不由自主的坐直了身,對田蚡做出一個‘請’的手勢,隨即便正襟危坐,作勢‘洗耳恭聽’。

  也是直到這時,田蚡為韓安國獻上的三策當中,最重要的‘上策’,才終于被田蚡擺上了臺面。

  “如今的薄皇后,是陛下還是太子時,已故太皇太后從自己的家族中挑選出,并強塞給陛下的太子妃。”

  “至今都沒能生下子嗣,薄皇后,早就該從椒房殿搬出,到祖宗的神主牌前懺悔了。”

  “陛下之所以至今,都沒有廢了薄皇后,也只是因為太皇太后,才剛離世不久的緣故。”

  “但眼下,陛下、太后,乃至整個朝堂,都緊盯著冊立儲君的事;”

  “薄皇后,已經無法在椒房殿,再心安理得的住下去了······”

  聽聞田蚡此言,便見韓安國若有所思的抬起頭,略帶試探道:“田公的意思是,用椒房殿做誘餌,讓栗姬做下些蠢事······”

  不等韓安國說完,便見田蚡沉沉一點頭,再抓起手邊的茶碗,黑著臉灌下一口。

  “過去這些年,栗姬做過的荒唐事,實在是多的數不清;”

  “但僅僅只是因為生下了皇長子,就讓栗姬逃過了很多罪責。”

  “現在,朝野內外甚至有人在傳:只要公子榮在,那栗姬無論做了什么,都絕對不會遭到陛下的懲罰。”

  “但如果有人在朝議之上,當面向陛下請奏,廢了薄皇后,并立栗姬為皇后的話······”

  又是一聲意味深長的拖音,惹得韓安國面上,頓時再添一分嚴峻。

  韓安國聽明白了。

  田蚡的計劃,是讓某個朝臣,當著公卿百官的面,在朝議上請求天子啟:廢掉如今的薄皇后,改立栗姬為皇后。

  這樣一來,天子啟肯定會認為,那個逼自己廢后另立的朝臣,是受到了栗姬的授意。

  無論最終,天子啟認為栗姬太過于心急,吃相太難看,還是因為‘栗姬能授意朝臣’,而對栗姬生出疑心,都足以讓皇長子劉榮,遭到一次史無前例的巨大打擊。

  如果運作得好,別說是讓皇長子劉榮,喪失儲君之位的競爭資格了;

  就連栗姬、劉榮母子的性命,都未必能在這次動蕩之后,繼續存在于這天地之間!

  只是這樣一來······

  “那該派什么人前去,請求陛下廢了薄皇后,改立栗姬呢?”

  “——如果這個人分量不夠,恐怕非但傷不到公子榮,還會使我們引火上身。”

  “但分量足夠的人,而且還得是朝臣······”

  “又為什么會幫我們呢?”

  聽聞韓安國這滿是疑慮的詢問,田蚡仍是一副面呈若水的神態,將身體側靠在身邊的靠枕上,用指腹輕輕摩擦起了口鼻之間的胡茬。

  “——御史大夫:開封侯陶青!”

  目光直勾勾看著眼前,那方由檀木制成的案幾,田蚡思慮再三,終還是道出了那個人名。

  當朝御史大夫,開國元勛——開封愍侯陶舍之子,二世開封侯:陶青。

  “御史大夫,一直都被朝野內外,私下稱之為‘亞相’。”

  “過去這些年,我漢家的丞相,也往往都是從御史大夫轉任。”

  “——陶青身為御史大夫,必然也希望自己,能去掉‘亞相’的‘亞’字,過一把群臣避道、禮絕百僚的癮。”

  “但前段時間,丞相申屠嘉病故之后,陛下卻一直沒有急于拜相;”

  “坊間甚至有消息說,陛下正打算將太尉周亞夫,拜為新一任丞相。”

  “在這樣的關頭,陶青肯定愿意做些什么,好在陛下面前有所表現,再最后爭取一番。”

  “這,就給我了我們可乘之機;”

  “只要有人告訴陶青:陛下其實想立栗姬為皇后,只礙于朝臣百官中,沒有足夠分量的重臣開口,陶青,就必然會有所舉措。”

  “而御史大夫這樣的重臣,尤其還是陶青這樣,在過去只知道唯唯、諾諾,卻從不曾主動上奏的三公,竟毫無征兆的在朝議時上奏,請求陛下立栗姬為皇后······”

  “嘿······”

  “——他公子榮,就算是棵參天大樹,也該被陶青這柄鋤頭,砍斷每一條根須了······”

  說到最后,田蚡陰沉的面容之上,也莫名帶上了一抹陰森的笑容。

  但韓安國的注意力,卻并沒有放在田蚡丑陋的面容,以及那令人脊背發涼的陰森笑容之上。

  “田公說的,都很有道理。”

  “但御史大夫陶青,一直都是以內史晁錯馬首是瞻;”

  “對于其他人的建議,陶青從來都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

  “——就算陶青真的想做丞相、想在陛下面前表現自己,再最后爭取一下丞相的位置;”

  “又該由誰告訴陶青:陛下想要立栗姬為皇后呢?”

  面帶疑惑的說著,韓安國不由緩緩抬起頭;

  待看見田蚡望向自己的目光中,竟已帶上了一抹戲謔之時,韓安國面上的擔憂,只久久僵在了臉上······

  “也不瞞將軍~”

  “——將軍被梁王掃地出門,已經是朝野內外,婦孺皆知的事了。”

  “所以,將軍只需要親自登門,并當面告訴陶青:梁王的冷遇,讓將軍感到非常憤怒;”

  “將軍想要報復梁王,破壞梁王的大事,所以,才向陶青提出這個建議······”

  “嘿嘿······”

  “——依陶青那腦子,他,肯定會相信的······”

  嘿笑著道出一語,田蚡終是從座位上起身,略有些做作的派拍了拍褲腿;

  嘴上,仍不忘最后補上一句:“至于事后嘛~”

  “——陛下怪罪下來,陶青就算是不死,至少,也是個罷官告老的下場。”

  “到那時,他陶青,空有開封侯的爵位,手上卻沒有絲毫權柄,又遠離廟堂中樞;”

  “而將軍,則已經憑借這件事,重新回到了梁王身邊,并得到了梁王信重。”

  “此消彼長之下,陶青就算是記恨將軍,又能拿將軍怎么樣呢·········”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