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筆閣 > 朕就是亡國之君 > 第三百二十二章 賜永樂劍!
    朱祁鈺作為大明的戶部尚書,財經事務第一人,當然知道戶部的重要性,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自古如此。

    金濂一看陛下開口說話,趕忙說道:“陛下,臣請旨清點天下糧倉。”

    朱祁鈺一樂,這就是他要干的事兒,本來他要開口,金濂主動把這事說出來了。

    “朕就怕著火啊。”朱祁鈺說到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群臣默然。

    京師之戰開打前,于謙說通州糧倉的賬面上有近八百萬石的糧食,折合平穩的京師糧價,也在四百五十萬兩銀之上。

    但是最后從通州拉倒京師七百萬石出頭。

    那一百萬哪去了?

    有人把這些糧倉通過各種偷梁換柱的方式,比如新米當做陳米、比如各種漕運水猴子黑眚盜竊、比如陰兵借糧、比如最常見的火龍燒倉。

    最后以監察不力、天干物燥、陰眚橫生為由,上報朝廷,若是你皇帝還不給面子,就搞一些天象有異等,奇奇怪怪的東西。

    通州糧倉還留下了將近九成的糧食,朱祁鈺已經非常滿足了。

    畢竟沒玩出火龍燒倉,已經很識大體,知道京師守不住,再多的糧食都要喂瓦剌。

    而后糧食進倉后,于謙派兵去把手,朱祁鈺還斬首了一大批人,這才算是用刀子,嚇住了那些想要在京師糧倉上下其手之人。

    而且最近這三年通州京師糧倉一千庫,幾次盤點,都未曾發現大規模侵吞之事。

    朱祁鈺好殺人,也不是一味的殺人,都是正統年間的舊事了,當時就那個氛圍,能湊七百萬石糧食,給皇帝試著守一下。

    守住了,大家都是人上人,守不住,都是南遷的客家人。

    “欽天監中官正許敦,最近可曾天有異象,會不會有火龍作孽?”朱祁鈺笑著問道。

    許敦立刻站出來高聲說道:“陛下,最近天朗氣清,但是已經過了最為干燥的時候,陛下掌神器,哪有火龍作孽之事?”

    許敦極為恭敬俯首歸班。

    無論怎么講,發生了火龍燒倉這種事兒,跟他們欽天監沒有半毛錢關系!

    這滿滿的求生欲,最近居然還有墻皮脫落成神武大帝的模樣,可是把許敦給嚇壞了。

    這事還真不是欽天監干的。

    朱祁鈺滿意的點了點頭,他很反感天人感應那一套的邏輯。

    大皇帝很暴戾,愛殺人,舉世皆知。

    比如他之前把喜歡搞天象有異、頻繁上天示警,王振的黨羽欽天監監正彭德清斬了兩遍。(130章)

    這彭德清乃是王振黨羽,整日里就是天象有異、上天示警,自己卻嚇死在了詔獄里,緹騎忠于皇帝,死了,也把人拉出去再斬了。

    類似的還有會昌伯的老四孫續宗,自殺了,還被皇帝砍了腦袋去。

    新上任的欽天監中官正許敦,是個懂事的人。

    朱祁鈺搞了這么多天怒人怨的事兒,愣是沒有,哪怕一次說:天象有異。

    欽天監,老老實實的算歷法,算節氣,通知大明各地如何春耕夏耕。

    就很不錯。

    朱祁鈺坐直了身子說道:“江侍郎,朕給你尚方寶劍,督查天下糧倉,朕再給天子緹騎一人,提刑千戶十人,緹騎一千,計省三十人,將天下糧倉遍查一遍。”

    “若有糧倉著火之事發生,焚毀一庫則按失職論流放極邊、焚毀五庫則緹騎查補,焚毀十庫,則凌遲處死。”

    朱祁鈺的凌遲處死,自然是送去太醫院觀察一下。

    他深吸了口氣說道:“朕不管他們用什么法子,過去吃掉了,都給朕吐出來,朕要打仗用,三月之內,把這件事查補完成。”

    “江侍郎,你若是覺得為難,朕換個人督辦此事,朕不會降罪于你。”

    這事不是得罪人的事兒,這事干的過程中,很可能會死。

    朱祁鈺可是不止一次看到了監察御史去查點糧倉,人還沒到地方就被馬匪殺了、病死了、腹瀉不得進、溶于水。

    朱祁鈺給了江淵一千緹騎,當初天子緹騎,去敲掉渠家老宅的時候,也就一千人罷了。

    江淵要是不敢,朱祁鈺只能讓金濂或者于謙負責此事了。

    這不是個苦差事,這是個生死的差事。

    江淵深吸了口氣,俯首說道:“君有命,臣不敢不從,亦不能不從,臣定當竭力,為君分憂!”

    江淵答應了此事,他不知道兇險嗎?他知道。

    糧倉稽查自古兇險萬分,但是此時江南造反,若是不把這糧倉盤明白了。大明軍隊如何進兵?

    這是公事兒,這也是站在奉天殿的根子。

    食君俸,忠君事,不是理所當然,必須要做的事嗎?

    即便是從個人功利的角度來講,陛下給他尚方寶劍,給他緹騎、給他計省度支,這些事只要小心點,也是能辦好,介時頭功牌,必然到手。

    陳汝言那個兵部尚書的位置,江淵已經眼饞好久了。

    于少保很忙,陳汝言還天天糊里糊涂的,這怎么能行。

    “好!好膽量!”朱祁鈺點頭說道:“興安,賜永樂劍!”

    這永樂劍,等查完了賬是要收回來的,永樂劍連皇帝都砍了一個,其象征意義代表了大皇帝的決心。

    誰擋誰死。

    江淵端著永樂劍,大聲說道:“臣定不負陛下所期!”

    朱祁鈺深吸了口氣說道:“刑部最近要告誡各府,防止生亂,尤其是那些趁機作奸犯科者,兵事在即,宜用重典,平時小錯,皆從重從嚴。”

    俞士悅俯首說道:“臣領命。”

    朱祁鈺繼續說道:“吏部都察院,大計照常進行,清查天下官吏之事,不能因噎廢食,而且要在限期之內完成歲稽。”

    王文俯首領命。

    王直出列,猶豫了一下問道:“陛下,考成法之事是否暫緩推行?眼下會昌伯府叛亂,是不是應當安撫一下天下官僚?”

    朱祁鈺反而搖頭說道:“此事繼續推行,不得延期,王尚書,這考成法若是因為這次造反之事不推行,那就再無法推行了。”

    王直俯首說道:“臣領命。”

    陛下是從來不妥協的人,或者說從來不投降的人,哪怕親冒兵鋒之危,也不跟瓦剌人談一句,就是要打。

    若是陛下這次延期考成法,那便是向著這天下官僚投降了。

    王直不知道陛下之決心嗎?他要是不知道早致仕回家了。

    他只是說這件事,讓陛下表態,讓群臣收起那些亂七八糟的心思罷了。

    六部尚書那得跟皇帝打配合,得知道什么時候該換個姿勢,這朝政才能水到渠成。

    ;  表現得好,配合的也要好。

    “石尚書,石景廠要加班加點,朕要用兵,需要籌集軍備,而且還有此次兵部巡查官道驛路,工部也要派人平整。”

    石璞趕緊出列俯首說道:“臣定當竭盡全力。”

    朱祁鈺深吸了口氣,如果江淵清查糧倉是死的話,那朱祁鈺接下來要問的事兒,就是真的會死的事兒了。

    他剛坐直了身子,打算開口,岳謙站了出來,俯首說道:“陛下,臣請旨前往南京留都。”

    朝廷必須要派人去南京,探查一下究竟多少人造反,又是什么樣的局面,他們有多少兵馬,分別駐扎在哪里,在叛亂諸省,有沒有還有可以團結的人或者勢力。

    不是所有人,都想要跟著會昌伯一起造反,但是這個是上刀山、下火海、深入敵營的事情。

    真的會死,而且極其危險。

    季鐸俯首說道:“陛下,臣請旨前往南京留都,傳圣諭至南京。”

    作為指揮使的袁彬也在奉天殿內,跟盧忠站在一起,袁彬出列俯首說道:“臣請護衛,前往南京留都。”

    當初在瓦剌大營里,要弒君的三位,站在朝堂之上。

    當六部之事已定,那出使之人,也要確定下來。

    三人也不含糊,直接站出來了,出生入死這事兒,他們太熟悉了!

    朱祁鈺看著站在朝堂中央的三人,連連點頭,所有朝臣為之側目。

    大皇帝偏心軍卒,這件事舉世皆知,功賞牌軍卒管飽,群臣拿一個都是難上加難;大皇帝整日里恩賞軍卒,給官員就是足俸,過年給點年禮都是天恩了。

    但是你能怪大皇帝偏心嗎?

    怪不得。

    這等出生入死的事兒,這三位已經冒死前往瓦剌敵營一次,何其危險?而且還不能墮了漢使的威名,那便是步步小心、步步皆是殺機。

    現在去造反的南京留都,探明情況,眉頭都不帶眨一下,皇帝還沒說呢,他們就主動站了出來。

    朱祁鈺深吸了口氣,感慨的說道:“都是我大明的好兒郎啊。”

    軍隊里肯定會有害蟲,否則朱祁鈺就不會賜下飛魚服,把錦衣衛建在營隊上了。

    他振聲說道:“朕賜永樂劍,給十名緹騎,跟隨爾等三人,一同前往南京留都!”

    “無論此行如何,回京之后,朕定不吝嗇封賞,爾等家人,朕必寬待之。”

    岳謙、季鐸、袁彬三人俯首說道:“謝陛下隆恩。”

    朱祁鈺用了點頭說道:“興安,賜永樂劍!”

    岳謙、季鐸、袁彬奉劍俯朗聲說道:“為陛下盡忠!”

    忠誠!

    大明的皇帝從來不虧待軍卒,必要的節制,比如鎮守太監,比如文官督軍,哪也是國家之制,也是祖制。

    但是皇帝從來未曾讓任何為大明盡忠之人,有過后顧之憂。

    整個朝廷都知道,陛下是個臭棋簍子,又菜又愛玩,還整日里和于謙、石亨等高手過招,打不過就讓興安搞天災,掀棋盤。

    但是陛下從來不干涉具體的前軍指揮部的指揮。

    除了稽戾王在德勝門前升起了龍旗大纛,大明皇帝不得不舍了命上陣奪旗那一次。

    那是不得不為。

    稽戾王的龍旗大纛,是大明的臉,朱叫門可以不要,朱祁鈺不能不要。

    三人奉劍歸班。

    興安高聲說道:“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奉天殿的這次朝議,終于結束,諸多安排一貫而下,于謙則是走在群臣最后,心思萬千。

    陛下的應對極好,甚至就像是在心理操練了無數遍,方方面面的事兒都考慮到了。

    好好的做個富家翁不好嗎?陛下又不是不允許發財。

    渠家還在太醫院雅座上觀察呢,每天笑的跟個傻子似的,可是有些人,就是不長記性。

    朱祁鈺此時的心思很重,他在思考自己還有沒有遺漏的地方。

    “于少保,可要有查漏補缺之事?”朱祁鈺還是問了出來。

    于謙笑著說道:“天下罪之,這唯一應該查漏補缺的地方,應當類似于晁錯之事了。”

    朱祁鈺搖頭說道:“那朕豈不是成了跪著要飯的了嗎?”

    “朕有京營,十二團營,二十四萬精兵悍將,朕還有大義在身,乃是大明皇帝,這兩樣加起來,朕還不能站著把這皇帝當了?”

    于謙一聽眨了眨眼,便樂了起來。

    他笑著說道:“那自然是可以。”

    大皇帝的話很有趣,但是道理卻很簡單。

    此時是會昌伯聯袂諸王造反,若是大皇帝真的把他于謙殺了,這不就是投降了,這不就是跪了嗎?這不就成跪著要飯的了嗎?

    “于少保沒什么要查漏補缺的地方嗎?”朱祁鈺又問了一遍。

    于謙認真的思考了下說道:“陛下,怕是有人要強劫稽王府出京。”

    “臣想不出他們能扯出什么大旗來,思前想后,稽王府這一家子,就是他們的大旗了,若是能搶到稽王府到應天府,他們這造反,還有點希望。”

    “也就是有點希望吧。”

    天命在大皇帝身上,大皇帝行事看似心急,但是卻極為嚴肅認真的應對著此事。

    朱祁鈺聽聞這個事兒說道:“啊,這事兒,稽王府現在有一千緹騎拱衛,今天奏疏傳到京師來的時候,朕就派人去了。”

    “朕讓稽王妃帶著世子,去太后那邊,太后今天在上朝錢,送來了太后之寶,朕打回去了。”

    “她們比較信朕,不太信任他們老孫家的人。”

    “畢竟朕真的寬宥了稽王府,留下了稽王府上下。”

    朱祁鈺讓朱見深入宮,其實就是試探下孫太后和稽王府,到底什么態度。好進一步作出決定。

    但是顯然孫太后不傻。

    即便是孫忠、孫繼宗,有天大、天大的運氣,借著稽王府的名義成功靖難,但是稽王府上上下下能活的下來嗎?

    朱祁鈺并不這么認為,顯然孫太后也不這么認為。

    皇帝若是真的到老孫家了,稽王府就得溶于水了。

    孫太后直接緊鎖宮門,問都不問,陛下隨便殺,她不會說一句。

    于謙恍然大悟,笑著說道:“那臣就沒什么好查漏補缺的了,陛下圣明。”

    自從大皇帝登基之后,于謙就很少耗費心力了,也有閑情雅致,在河套做局打魚了,可見他其實蠻清閑的。

    于謙看著天日正當空,嘆息的說道:“就是委屈陛下了。”

    朱祁鈺笑著說道:“委屈啥,不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