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筆閣 > 揚明 > 第317章 燧發槍
  就當朱由校剛剛從北京城外的大營回到自己的乾清宮暖閣沒有半個時辰,他便接到了一個令他有些手足無措的消息,位于京師西側的兵仗局好似有重大進展。

  "消息為真?"

  朱由校聽聞身前錦衣衛的稟報之后,臉上泛起了一抹狂喜,聲音中竟然夾帶著一絲顫抖。

  將近兩年的時間過去了,徐光啟他們終于成功了。

  "消息屬實,指揮使大人已經第一時間封鎖兵仗局并親自坐鎮,責令卑職進宮報予陛下知曉。"

  朱由校面前的那名錦衣衛語氣急促的說道。

  雖然不知曉兵仗局內部具體發生了什么,但從指揮使大人那鄭重的態度以及陣仗來看,便知曉定然是發生了大事。

  "好,好,做的好。"

  朱由校不斷踱步,連叫了三聲好,只是不知是在夸贊駱思恭辦事得利還是在夸贊徐光啟等人...

  “大伴,快,迅速安排人,朕要出宮。”

  朱由校臉上帶著興奮之色,急切的沖著身旁的王安說道。

  聞聽此言,王安臉上露出了一抹遲疑。

  "皇爺,您才剛剛回宮,眼看著天也快黑了,不若明天再去瞧吧?"

  此時的朱由校的早就飛到了京師西側的兵仗局,哪里聽得進去王安的話。

  "大伴,勿要多言,速速去安排。"

  朱由校眉頭微微一皺,神色有些不悅。

  見到朱由校發火,王安不敢再勸,微微躬身,便快速的朝著暖閣外面走去。

  ...

  ...

  "臣徐光啟,臣畢懋康,臣孫元化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剛一踏進防守森嚴的兵仗局,工部尚書徐光啟便帶著身后的畢懋康和孫元華向朱由校見禮,在他們三人身后,還有諸多匠人一同跪下,口中高呼萬歲。

  "眾卿平身。"

  強壓住心中的激動,朱由校溫聲喚起了身前的眾人。

  抬眼望去,一名"生面孔"進入了朱由校的眼瞼。

  "這位便是畢卿了吧,朕早就聽過你的名諱,卻一直沒有接見,倒是朕的疏忽了。"

  徐光啟是朱由校最早的一批心腹,現為工部尚書,時常得見。一旁的孫元華,朱由校也不陌生,昔日鑄成紅夷大炮的時候,朱由校曾重賞于他。

  那么這名有些滄桑的中年人的身份便呼之欲出了,定是昔日徐光啟曾向其提及,但是他一直忘于腦后,沒有召見的畢懋康了。

  今年五十余歲的畢懋康,頭發早已發白,聽得朱由校的聲音后,心中一暖。

  "臣,愧不敢當。"

  他雖為文臣,但卻酷愛火器,此前治理地方的時候,他曾多次深入兵營,與軍士們探討火器的弊端。

  但是作為"技術型官員",他卻不為彼時的大明官場所喜,雖是曾官至斂都御史,但很快就被排擠出京。

  "朕聽聞,畢卿的研發有了重大進展?"

  強壓住心中的激動,朱由校寬慰了畢懋康幾句之后,便迫不及待的提起了來此的目的。

  聽到此話,最熟悉朱由校的徐光啟臉上露出了一抹笑容。

  朱由校的急切都已經寫在臉上了。

  "不敢隱瞞陛下,臣倒是在我大明現有的火銃之上,做出了些許改進。與那些西人口稱的燧發槍有異曲同工之妙。"

  許是提到了自己擅長的領域,畢懋康不再有所拘束,臉上閃過了一抹興奮之色,為朱由校介紹起了這"燧發槍"的優勢所在。

  現有的大明火器種類不少,但都一個通病,便是發射速度較慢,且一到了下雨天,便如雞肋一般。

  按照畢懋康的描述,由他改進的"燧發槍"克服了大明火器的通病,不但大大提高了換彈速度,還可以在雨中使用。

  這一番話,聽得朱由校身心愉悅,連連點頭。

  "威力如何?"

  朱由校轉頭又開始關心起了威力問題。

  倘若準度以及換彈速度上去了,但是威力卻下降了,那就有些得不償失了。

  "威力倒是沒有太大區別,與我大明以往的火銃相似。五十步破甲,八十步能傷敵。"

  畢懋康為朱由校做起了解釋。

  "好,做的好。"

  聽得威力沒有下降,朱由校大為滿意。

  眼下遼東建奴還沒有像后世一樣徹底掌控遼東,并掌握了制作鎧甲的技術,他們眼下身著的鎧甲大多數都是昔日從明軍以及蒙古劫掠所得。

  而且數量也沒有多少,遠不足以覆蓋全軍。

  即便是朝鮮人給建奴提供了一批棉甲,也不過是杯水車薪。

  "眼下這燧發槍產量如何?"

  關心完了質量問題,朱由校又問詢起了產量,同時心里隱隱的有著一絲期盼。

  倘若此物產量低下,那他的價值便大打折扣了。

  "憑借著現在的人手,若是全力生產,怕是一月可生產三千柄以上,只是還要分人去鑄造紅夷大炮,因此一個月或許可以生產兩千柄左右。"

  在朱由校期待的眼神中,畢懋康給出了一個不多不少的答案。

  "現在兵仗局銀兩可夠用?"

  朱由校扭頭問向身旁的徐光啟,昔日他曾發內帑百萬兩白銀令其研發火炮,現在兩年過去,恐怕即便還有剩余,也所剩不多了。

  聽到此話,徐光啟臉上一紅,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眼下還有一些,不過畢大人的燧發槍也少不了匠人們的辛勤幫助,故而也要獎賞一些..."

  "朕會再發內帑百萬兩,繼續招募匠人,全力研制這燧發槍。"

  還不待徐光啟把話說完,朱由校便徑直打斷了他。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燧發槍對于大明的意義遠比紅夷大炮來的重要,畢竟紅夷大炮笨重,行動緩慢,只能用于守城,而難以野戰。

  燧發槍就不一樣了,他是能夠克制女真鐵騎的一大法寶。

  "臣,謝陛下。"

  聽到朱由校的允諾后,徐光啟等人臉上一喜,作勢就要行禮,被朱由校一把拉住。

  "眼下我大明匠人制度弊端重重,你們盡快拿個規章制度出來,免了他們身上的擔子。"

  在身旁眾臣錯愕的眼神中,朱由校緩緩提出了要廢除匠人制度的想法。

  聲音剛落,兵仗局的諸多匠人們便猛地跪下,滿臉激動,眼含熱淚的高呼萬歲。

  他們等這一天,等得太久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