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筆閣 > 我繼承了五千年的家產 > 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日天國際文武學校
  時光荏冉。

  不知不覺中,時間已經過去了10年。

  現在已是1976年的夏天。

  這十年間,發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情。

  但四合院依舊和10年前差不多,只是房屋變得更舊了一些,時光也在人們的額頭上刻下了些許的痕跡。

  四合院后院正房,今天將會迎來新的主人。

  這套房,已經空置有兩年時間了。

  兩年前,聾老太太走完了她漫長而坎坷的一生。

  不過老人離開時非常安詳,沒有一絲遺憾。

  她雖然沒有兒女,但一大爺夫妻一直都在悉心照顧著她,不是親兒,勝似親兒。

  再加上易建國這個乖孫子的陪伴,老人家的晚年還是非常幸福的。

  所以,老太太在離開前,留下遺言,把她的房子留給了她的乖孫子。

  今兒是易建國結婚的日子,一大爺老倆口和兒子商量好,婚房就放到了這里,這邊畢竟是獨立的房子,給小倆口住,更方便一點。

  一晃眼,當初那個瘦瘦小小的孩子已經是個大小伙兒了。

  早在5年前,一大爺就退休了,易建國成功頂替了他爸的工作,成為了軋鋼廠的一名工人,跟著他師哥賈東旭學鉗工。

  這孩子真不愧是老易家的人,在這方面有一些天份,聽賈東旭說,他現在業務水平已經很不錯了,最起有能達到三級鉗工的水平。

  只是很可惜,最近10年的時間,像工人調級這種事情基本已停滯,所以易建國轉正后,一直就是定的一級工,拿的一級工的工資。

  即使如此,他對目前的生活也是比較滿意的,雖然失去了評級的機會,但最起碼,他還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一份穩定的收入。

  他已經比大部分同齡人強很多了。

  因為基本上,在66年以后中學畢業的孩子,無論是初中還是高中,大部分人都走上了另一條道路,那就是下鄉插隊。

  像前院趙家的小四,閻埠貴家的閻解曠閻解娣,中院賈家的棒梗,還有后院劉海中家的劉光福,一個都沒有避得過。

  不過聽說,閻家的兩個孩子插隊去得早,又很懂得鉆營,所以前兩年就回來了,也都各自成了家,不過這個閻老西給孩子辦婚事都靜悄悄的,院里的人們都沒聽著什么動靜,所以這也只是聽說,誰也不知道真假。

  本來,按常理,劉光福應該是可以頂替劉海中的工作的。

  只可惜,劉海中在當專桉組組長時太猖狂了,不知道收斂,才短短半年多,就得罪了太多太多的人。

  誰也不知道哪塊云彩里有雨,突然有一天,李主任收到了上面一條指令。

  具體是什么指令沒有人知道,只知道自那以后,李主任跟前的紅人,專桉組劉組長突然被就地免職了。

  不僅如此,他并沒有被退回車間,反而被下放到艱苦的清潔組。

  整人多了反被人整,這句話在劉海中身上有了完美的體現。

  最后,他被分配了一個任務,就是負責打掃清洗廠區的男廁所。

  照他的脾氣,他當然想甩臉子不干,可現實就是,他需要這份工作,哪怕是打掃廁所,他也得干下去,要不然他和老伴兒的生活就堪憂了。

  指望兒子,那是不可能的。

  劉海中被免職的消息傳回四合院時,大家的頭一個反應就是懵。

  尤其是許大茂,因為他聽到風聲,劉海中已經不止一次想到整他了,只是都沒能成。

  他心里有了危機感,于是他就想著聯合起傻柱,商量商量看看有沒有什么辦法可以整治住劉海中,讓他不要這么猖狂。

  可還沒等他們拿出一個靠譜的方桉呢,這人怎么就一下子下臺了?

  為這事兒,兩人還懷疑了一陣子一大爺,以為是他暗中出手了。

  把一爺搞得哭笑不得,他只是一個普通工人,雖說是八級鉗工,但那也只有在楊書記這樣的人眼里,他才會有價值。

  而在李主任那些人眼中,他是一文不值的。

  看到劉海中的結局,許大茂又有感想了,電視劇中,原主把劉海中提前整下臺,看來還是救了他,至少在那時候,他得罪的人還不夠多,當不了組長了,還能好好的當他的鉗工,頂多被車間主任罰著掃掃地,也傷不著半根毫毛。

  從這也可以看出,劉海中這個人本性實在太差,如果不受約束,還不知道會做出多少惡事呢。

  自打他那個組長被免了后,后院就沒有太平過,劉家天天不消停。

  因為劉光天在他們廠子當了領導了,父子倆誰也瞧不上誰,整日地起沖突,天天吵鬧個不停,惹得婁曉娥抱怨不已,時不時就發牢騷說要搬出去。

  這樣的日子終于在劉光天結婚后停止了。

  聽說他在廠子里分了套新房,小倆口一結婚就拍拍屁股住新房去了,自那以后,劉光天就再也沒在四合院里出現過。

  而劉家老大,早就調到了外地工作,除了寫信回來讓老爺子想辦法把他調回京城,就沒有其它的,從來不說寄點東西,或是趁假期回來看看老倆口。

  至于劉光福,自打去外面插了隊之后,寫信回來除了訴苦,就是要糧票和錢。

  這個老倆口當然不會答應了。一直沒有得到回音,劉光福也就歇氣了,然后就和失蹤了差不多,從來沒有寄過一封信回來。

  劉海中掃了6年的地,終于熬到了退休。

  于是老倆口靠著之前的積蓄和劉海中那并不豐富的退休金,相依為命,有三個親兒子還不如人家一大爺的一個養子。

  如果是一般人,肯定會反省反省,為什么自己會落到這個地步。

  可這兩位,跟一般人的腦結構不一樣,從來不知悔改的。

  劉海中從來都不認為是自己錯,他只是覺得自己時運不濟,整錯了人,撞到槍口上了。

  要不然,他現在就是李主任之下第一人了。

  直到有一天,李主任被調離軋鋼廠,他才閉了嘴,再也不說這些。

  這個李主任,說是調離,還不如是處分。

  要不是他的老岳父夠給力,他的下場絕對不會好到哪里去。

  至于他被調到了哪里,就沒有人知道了。

  賈東旭夫妻曾經動過心思想去問問秦京茹,可后來一想,又打消了這個念頭。

  還是不要去碰壁為好。

  自打京茹嫁到京城后,秦淮茹就和她有兩回交集。

  第一回,是京茹主動來的四合院。

  不為別的,是來顯擺兼奚落她這個姐姐的,當時秦淮茹差點拿掃把把她給趕出去,還是她婆婆賈張氏給攔下了。

  她婆婆不為別的,就為她兒子賈東旭還在軋鋼廠上班,而京茹現在是李主任妻子的弟媳。萬一把京茹惹急了,在李主任面前挑撥一下,那就夠她兒子吃一壺的。

  所以,這婆媳倆硬咬著牙,扮演了一對羨慕嫉妒恨的婆媳倆,滿足了秦京茹的虛榮心,故作大方地給他秦淮茹她的聯系方式,說有事情可以找她,然后就得意洋洋地走了。

  第二回,是因為劉海中。

  當時他在軋鋼廠四處整人,都整到了一大爺和賈東旭師徒倆的頭上,雖然被車間主任給化解了,但秦淮茹怕他再來第二回,她就想到了去求她妹妹京茹。

  畢竟京茹和李主任算是親戚,讓她幫忙打個招呼應該不算是件難事。

  可是沒想到,她和賈東旭連人家的門兒都沒進得去,就被10斤糧票給打發了回來。人家說了,窮親戚太多,顧不過來,一視同人,但凡上門的親戚,都是給這個數。

  自那以后,秦淮茹就再沒主動聯系過這個妹妹,就當沒這個人了。

  ……

  這10年,許大茂的變化不算大,他一直在宣傳科安安穩穩地當著他的小科員。雖說工資一直沒有漲,但對于他來說,平平安安就是福,錢財他不缺,只要一家人安穩度日堅持到改開,就算是勝利了。

  這個多虧了聶副主任,姓聶的是個念舊的人,在別的部門翻天覆地的時候,宣傳科偏安一隅,安靜得很,除了偶爾要幫著李主任寫一些違心的材料外,其它時候與之前無異。

  同事們心里都清楚,這份安穩來之不易,大家都記著聶副主任的情呢。

  只是大家都默契地沒有提起,不為別的,就為不給聶副主任添麻煩。

  婁曉娥還是老樣子,只是比之前多了些成熟的韻味。

  偶爾,還被安安氣得跳腳外,她還是過得很順心的。

  家國現在已經是一個小少年了,他現在是胡同里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王,成天帶著一幫小孩子在外面瘋玩。

  大齊是他的頭號小弟,而二號小弟則是許家安,其實應該說是二號小妹。

  雙胞胎現在也快11周歲了,家安長相現在越來越像媽媽,可那性格卻與婁曉娥截然相反。

  一天到晚跟在她大哥后面,玩些男孩子的游戲,樂此不疲地。

  長輩們都想不出這孩子的脾性像誰。

  最后還是婁曉娥發現,這孩子,脾氣越來越像她姑姑,也就是那個她很欽佩,之前留過洋,然后又毅然決然回國的那位姑姑。

  許母聽說之后,抱著安安開心得不行,直說這個孫女將來會有大出息。

  至于雙胞胎中的另一個,也是許大茂的小兒子許家康,這孩子也長大了,他和家安簡直就是兩個極端。

  家康從小就顯露出一個天賦,那就是學習的天賦。

  不管是認字還是背古詩,只需要教一兩遍,這孩子就能馬上記住。

  最主要有一點,這個孩子好靜,坐得住。

  一點點大的小娃娃,就喜歡拿著哥哥的課本,煞有介事地學習。

  這已經是四合院后院一景了。

  許家二老現在身體也很健康,許父已經退休,現在逍遙得很,有空就會找徐師傅喝喝茶,下下棋。

  許母則是有孫萬事足,有事沒事就會到四合院來看孫子孫女。

  看著孩子們開心的笑臉,她的心情能好上一整天。

  她對現在生活很滿意,只是有些擔心兩個女兒。

  大女兒其它都好,就是外孫小強下鄉插隊了,到現在還沒回,雖然孩子一直寫信回來報平安,說一切都好。

  但那總歸是她的大外孫,一個城里孩子,跑到農村去種田,她這個做姥姥的哪有不擔心的。

  還有小女兒,這孩子的生活本來一直很順利的,可就是從大學畢業起,她生活上的坎兒好像變多了。

  本來應該在66年夏天畢業,但是一直卡到了67年年底才成功拿到畢業證書和報道證。

  那一年半,一家人都不知道是怎么熬過來的。

  經過這件事,小女兒一下子就變成熟了許多。

  然后就是和小張結婚,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小張這孩子,別的都好,就是有一點,不是本地人,沒有房產,一直住在軋鋼廠的集體宿舍。

  雖說結婚后可以單獨住一間。

  可那是筒子樓,樓道里昏暗得很,房間又很小。

  老倆口本來想讓孩子們在老宅結婚的,可兩孩子都不同意,堅持住在了廠里的宿舍。

  本以為小女兒結了婚,兩人的工作不錯,工資也不低,可以把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的。

  可沒想到,到了71年,軋鋼廠忽然要在三線辦分廠,那邊急需技術人型人才,小張的名字赫然就在那支援名單上。

  當時把許大茂和老倆口急壞了,還以為自家是被人整了呢。

  鬧到后來,才發現,原來是人家小張自己報名的,而且是在小妹的支持下報的名。

  要不是許大茂她們攔著,小妹也會報名跟著一起去。

  說是支援,幾年就回,可是未來的事情誰知道呢。

  支援三線可不是輕飄飄嘴巴一張,說去就去的。

  這可不是普通的出差,是要連戶口也是一起遷出京城的。

  如果只是小張去,小妹留在京城,這算是兩地分居,到時遷回來會容易一點。

  但如果小妹也一起去了,夫妻倆帶上孩子一起遷出去,那想要回來恐怕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聽了父母和哥哥的話,小夫妻倆那火熱的頭腦才算是冷卻了下來。

  小張去三線,這事兒已成定局。

  不過還好,像他們這種兩地分居的,每年至少有兩個月的探親假,好歹兩人每年還能見上面。

  小張走了后,許母擔心小女兒,想讓她搬回來住,可人家不干,也不住軋鋼廠宿舍了,直接在醫院申請了宿舍,孩子送全托班,工作生活兩不誤,人家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的。

  許母就是想挑毛病,也挑不出來。

  這一晃,小張去三線都5年了,不過他的辛苦也是值得的。

  據說,現在已經干到分廠的副廠長了。

  等到時從三線調回來,總廠不一定,但分廠的管理層肯定會有他的一席之地的。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