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筆閣 > 我成了崇禎的供應商 > 第550章:京師百香生
  有了蕭奕輔的手令和役員幫助,僅僅不到兩天時間,從年初起福建出海未歸的名單,都被何家族長拉了出來。

  隨后何家族長開始自己出錢,逐一安排人拿著路引,快馬去那些海商家里走訪,詢問情況。

  確認有多少是約定時間未回的,其中有多少是去投奔親友尋人,或者跑了才發現欠著債或者犯了事,一看就不打算回來的。

  而之所以要去確認,是因為其中很多人,很可能是已經提前在沿岸的淺水區下船,經陸路回家,讓商隊代自己劃名,結果商隊忘了的。

  這種情況在這個年代不算罕見,雖然鄭家是按船收費的,而能夠靠泊大商船,方便下貨的也就那幾個優良海港,最終停船還是得到對應報備的海港。

  可各家都是搭伙做生意,甚至可能出現今年你家出船,明年我家出船,或者一個村子一塊出船出海的情況。

  這樣的條件下,他們完全有理由在沿途提前下船,在沿岸將貨物清理了,只為了早幾日回家。

  而隨著信息一點點被收集,如同何家在漳州的親友一樣,有十多個商隊,共計數百人的規模,沒有按照約定時間回來。

  而且隨著時間逐漸過去,等到一個月后,也就是過了年后,這個數字會更多,蕭奕輔一看也明白問題大了。

  加上從鄭家打探到的戰報,蕭奕輔開始了收線,準備上奏的奏報內容,具體內容,他還需要仔細打磨才能將相應的名氣增大。

  通過復讀報紙,還有這兩天與何家族長談話,他逐漸發現朝廷,或者說是崇禎,數次都在將爪子,伸向不屬于傳統大明的地界,毫不掩飾。

  報紙上說崇禎曾經親自乘坐飛機,環繞了腳下這個地球,發現了扶桑之地,而且還在扶桑之地尋找到了殷商遺民。

  這本只是一個地點發現,可報紙竟然直接報道了,內閣設置炎州布政使司的事,說這是因為殷商遺民久未經王化,但畢竟是先賢遺民,所以他們理應重新接受陛下領導。

  還是后面,因為東番有佛郎機人,他直接收復東番,還發報說派國師去了佛郎機人老家,懲戒佛郎機人,還讓佛郎機人根據侵占東番進行賠款。

  再到后面,皇家陸軍順著高麗人,打上倭國,這次,朝廷甚至直接造出了一個新的王國。

  而他們的理由竟然只是因為,倭國數次組織海盜,進攻大明沿海?這分明就是崇禎有意在擴充領土。

  這點通過炎州的事,他看得出來,可同時,朝廷還在扶持新的小國出來,比如什么九州王國,還有原本的高麗和琉球。

  他看不懂崇禎為什么要對琉球和高麗那么好,這兩個小國明明只是隨手可以碾死,直接變成一個小府的地方罷了,甚至不值得皇家陸軍駐扎教化。

  何家族長同樣看不懂,畢竟沒有親身經歷過商業化和金融稀釋,但他們都能看出來一點,崇禎在下一盤大棋。

  “南洋,到底要怎么寫?皇家陸軍,又能不能……

  嗯,不過福建距京師數萬里,皇家陸軍尚能數日到達,這呂宋不過是另一個福建到京師罷了。

  若是以我大明國民在呂宋遇害,家屬討要公道……嗯,不可,如此是逼迫陛下,內閣必會打回。’”

  其實南洋有人遇害這事,提出來對他也是好處,因為朝廷的目光望向南方之后,他肯定要參與更多,需要的權限更多,就會有上升的機會。

  巡撫再厲害,也只是內閣之下,在大明,能進內閣才是真正的權利巔峰。

  蕭奕輔一直進不去內閣,反而是在福建轉圈,就是因為他和京中那一圈人混不到一塊,他的根基在南京這一圈。

  而想靠自己真正走到京師的權利中心,這次的奏報就是機會,機會到了,說不定他能拿個戰功。

  “罷了,就以鄉民久未回歸,恐其于呂宋遭佛郎機人迫害為由吧。”

  蕭奕輔不知道,他的打算正好湊中了崇禎的想法。

  此時遠在京師的王承恩,這個時候忙的飛起,只是他已經不在崇禎身旁,而是忙著挑選這一次與他出使南洋的團隊。

  忙著和禮部確認,南下巡游需要準備的封賞物資,忙著和皇家陸軍,確認隨行裝備。

  以及最后忙著和陳燁學習理解,怎么傳播文化,怎么和各地國君建立忠實的兒子關系,大明可不能做后世的冤大頭,這年頭有沒有米帝在一旁威脅。

  崇禎說的是讓王承恩年后動身,可實際的準備行動自然不是幾天就能搞好的,所以從當天晚上,王承恩就沒再進宮住宿。

  王承恩在宮內的一切職位,除了名譽上的皇家陸軍學院教師,其余的掌印,廠公,火藥廠廠長,無人機總指揮都被砍了。

  由剛從通州回來的高宇順,還有崇禎提拔的皇家陸軍學員,逐一接手,也算是逐漸將合攏的權利,重新分散給非太監系。

  職位的變化,對應了王承恩的服裝,從一身的紅色太監高品服,換成了一身普通的紅綠相間文官服,只是這長衫是周皇后所制,寓意不凡。

  在外面適應了幾天后,也算是逐漸理清自己的新手下,確認每個人都開始進行相應的技能培訓后,王承恩重新入宮,站在了崇禎和陳燁對面。

  “嗯,不錯,店主,怎么樣?以后王伴伴可就是王外長了。”

  “王公公能力突出,早該如此安排才不是大材小用了,如今換了這一身,顯得倒是更加精神和獨立了。

  以這個狀態,肯定能把南巡的計劃安排好,王外長,加油,你必將超越三寶大監的奇跡,成為歷史中,對大明貢獻最大的外長。”

  “王伴伴,聽到了吧,店主都說你穿這一身真不錯。”

  “謝皇爺栽培,謝店主照顧。

  只是皇爺,臣還是覺得不必如此,大軍人多口雜,皇家陸軍的戰士都知道臣的身份,以后總會有外人知道臣的底細,知道臣是皇爺的家仆的。

  當年三寶大監下西洋,各地亦沒有因為三寶大監有缺陷,而有所輕視啊,反而各國國君,皆因成祖以禮相待三寶大監。

  臣代表的,是陛下的家仆,是能代陛下說話的人,作此姿態欲蓋彌彰,反而落了下乘,讓人對陛下不敬。

  臣請重著內侍服。”

  王承恩抱拳說道,對于不能伺候在崇禎身旁,他倒是沒有古裝劇中老奴的那種悲傷,那種情況是只剩愚忠的人才能做到。

  能夠在皇帝的眼前實現一番事業,對于王承恩的吸引力,很明顯比伺候在崇禎身邊要大。

  對于他來說,也只有這樣,才是做了對崇禎有用的人,而不是一個只會端茶倒水的奴仆,雖然他本身已經是一個會飛無人機,會無線電,會教育,會搞工地的全能人才。

  所以他對于崇禎不讓伺候,沒遺憾,可不讓他穿高品太監服了,他反而有些煩躁。

  他本來就是太監,在這個年代又不是什么丟人的,可不能穿太監服,就代表著他距離皇帝的關系,又遠了一截。

  “伱也知道,那身衣服是源自于朕啊?那你穿著它,還怎么考驗你的能力?你還怎么以王承恩之名,名流千史?

  朕就是要你,以王承恩這個名字,大明禮部特聘外交官的身份,去南洋。

  王伴伴,還有高伴伴,朕對你們的期望,很高哪!”

  “皇爺再造之恩,臣沒齒難忘,此生臣必為陛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臣謝陛下栽培!”

  王承恩感動的朝崇禎一拜說道,后面的高宇順聽著崇禎的提及,眼神中的羨慕轉成了驚喜。

  雖然這次崇禎選的是王承恩,不是他,可下一次就不一定了啊,皇爺居然也念著他,要知道這天下之大,用人的地方可多了。

  接下來的時間,王承恩每天都在禮部接見不同的人員,對于王承恩代表皇帝出巡南海,京師也是逐漸開始漏氣。

  禮部的職能,在這其中就是重中之重,畢竟這次代表皇帝南巡,所需要的各種禮節,都不是通商和封賞能比的,他的規格要比以往出使還高。

  更何況,崇禎到時候還會通過衛星,與各南洋的國君進行實時的視頻通話,其中的各種排練,各國的土話,都需要先抓人來進行演練。

  天空的衛星聯合著遠程無人機,每天都在進行著地圖匯演,沿途南海的各個島嶼,海路最佳行進路線都有分布。

  一切都在穩步的準備著,只是出使變成報復的關鍵時機,還沒到來。

  十二月初,京師的雪又大了幾分,整個京城,都被一片銀裝素裹覆蓋,又到了趕集的時間。

  京城內城的百姓都是勛貴,或是仰仗勛貴生活的,到了冬季不像農戶,三三兩兩的穿著錦衣出門。

  或是互相串門,或是逛逛內城高檔些的集市,或是直接去外城,或是出城去郊外,讓整個內城顯得幽靜。

  外城則是聚集了身份普通的百姓,內城的勛貴,外地趕來留滯的商戶,皇家陸軍的親屬,城外拉著東西進城的農戶,顯得非常喧囂。

  在京城外郊,沒有趕集的農戶們也沒在家閑著,而是上山撿柴火,修繕自己的小房子,制備要吃的東西,挖掘野味。

  或者到就近的招工點去,找些雜活干,這樣不僅能夠在寒冬天賺些硬幣,還能少吃一天的飯,等于白賺兩天的錢。

  而那些沒有找活干的,大部分都是些年輕人和小孩,此時都被村鎮組織著,圍坐在廣播下面,聽著廣播的識字課,跟著報紙讀報識字。

  崇禎的崇拜者隨著組織學習,越來越多,而大勢所趨之下,朝廷要頒布什么命令,也是直接就能下達,下面的人就算想要反著干,也會被穿插在自己人中的“忠臣”給舉報。

  當然,這種熱鬧的情景,也只有在崇禎現在直轄的府縣,也就是皇家陸軍直接駐扎的府縣才能看到。

  距離府縣稍微偏遠一點的區域,輻射能力就越來越弱,那些大山阻隔的小縣,更是還在按照過往的歷史延續。

  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大明的天地,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改變,百姓們已經習慣起了聽從崇禎的政令,去進行改變,并認為崇禎所說的,都是對的。

  “招工啊!招工啊!城墻翻修用工,一天三塊錢咧!日結包兩餐!”

  “通州化工廠招工啊!一天兩塊五毛錢,包三餐,包住棚屋!待遇好,限有力氣的!”

  “賣菜啦!剛從京師蔬菜中心拉出來的新鮮蔬菜,價格便宜,只要五毛錢半斤咧!”

  “凍梨凍梨,地道凍梨,附送吸管咧!”

  “胡辣湯!胡辣湯!御廚傳授的胡辣湯,八毛錢一碗咧!”

  京城街頭,崇禎和陳燁穿著普通的長衫,畫了淡妝后,兩個不懼刺殺的大明掌控者,以普通書生的身份隱入人群。

  喧囂的京師外城,和內城三三兩兩百姓閑逛,悠然自得的情景形成極其強烈的反差,反而更顯生機一些。

  與以往不同的是,如今叫賣的人,招工的人,和找工的人,很少有看起來快餓死的,更少有看到衣衫襤褸的,人人眼神中的光亮都能照亮一切。

  “老朱,你覺得這樣的京城,和你想象中的京城比起來怎么樣?還滿意吧?”

  “我以前想象的京師盛景,也就是百姓都有房住,都有糧吃,街上沒有流民乞丐遍地。

  因為兄長還在的時候,我看到的都是京師百姓吃不飽,穿不暖,所以我從沒想過,百姓吃飽穿暖后,會怎樣生活。

  直到看到店主你們那,雖然人們很累,但至少,他們看起來還是人樣,我才知道百姓吃飽穿暖后,該是什么樣的生活。”

  崇禎笑著說道,面前生機勃勃,百姓人人都看起來滿含希望的樣子。和他理想中的大明,真的很像。

  外面閑逛完后,陳燁和崇禎沒再出城,出城如果一直走的話,就沒什么看的了。

  帶著一些小吃,邊吃邊走回內城后,兩人重新坐車前往內閣,處理從福建傳來的奏報。

  (本章完)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