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筆閣 > 我必將加冕為王 > 秩序教會(自誕生至圣徒歷四十七年)
  秩序教會

  對秩序教會而言,世界的歷史便是教會的歷史——誕生,興盛,式微,分裂,革新,重生——無論何時何地,教會永遠在嘗試著通過直接或非直接的方式,操控乃至統治整個世界。

  標志:

  三個相互交疊的白色圓環,上二下一。

  ……………………

  誕生——秩序教會準確創立時間已不可考,但當七大騎士建立帝國的時代,便已經成為大陸之上人類的普遍信仰;各自建立王國的騎士王公們通過教會的加冕向臣民證明自己統治法理的權威,而教會也借助王公們的權勢在他們的領地中發展信仰。

  通過當地領主的授權,教會在每一處領地建立了教堂和修道院,并借此擁有了周邊土地的所有權;領主們授予教會傳教的權力,教會則為領主的統治權背書并提供幫助,以信仰引導民眾應當服從,效忠。

  秩序教會注重秩序,維持和平與對統治者的尊重贏得了一定的地位;掌握著神學,哲學,工藝等各種知識的教士們,通過提升當地生產力的方式,在各個階層——尤其是平民當中——擁有了巨大的影響力。

  興盛——伴隨著教義的傳播,信仰秩序教會的勢力開始逐漸在大陸擴張,教義與教會勢力也隨之壯大,逐漸從分散的,無組織的,依附于當地領主的單純教徒團體開始走向聯合與兼并,發展成為規模龐大,成分復雜,結構嚴謹并且等級分明的宗教組織。

  教會典籍《原典》從教徒間的神話讀物,升華為整個世界的真理,成為世界、神、人類之間關系的重要依據,為人類社會提供較為統一的道德與行為標準。

  圣徒歷前約一千年前后,通過協助赫瑞德家族加冕為帝國之主,秩序教會也完成了自身的統一,為皇帝加冕的主教成為秩序教會總主教,被信徒們尊為“圣座”。

  圣徒歷前九百五十年前后,為了減少來自世俗權柄對教會的鉗制,同時也為了進一步拓展教會勢力,將教會中心遷往南方,并以自治的方式確保不會再發生類似的問題。

  圣徒歷前一千年至前五百五十年前后,教會勢力與權力不斷擴張,成為人類社會不可忽視乃至最重要的勢力之一。

  教會總主教的地位一度與帝國的皇帝相提并論,甚至更高一層——因為帝國只統治七個騎士王國的領土,總主教圣座卻是全體信徒的指引者。

  在這樣的前提下,作為一個規模龐大并且結構嚴密的組織,教會開始提出自身訴求。

  從協助皇帝與領主們統治領地,到越來越強調自身的獨立性——首先是拒絕向當地貴族乃至皇帝納稅,到各級主教必須由教會內部選拔,拒絕干涉,再到統一所有教區思想,乃至建立效忠于教會的武裝修會——教會力量在人類世界不斷膨脹。

  這導致許多領主與教會開始出現不和,但也有大量貴族試圖加入教會,趁機攢取利益甚至對抗自己的領主,或是趁機脫離領地,在教會資助下加入武裝修會或是自建軍隊,向外擴張建立只屬于自己的領地與國家。

  教會也趁機插手領主間的戰爭,或是打壓反對教會的貴族,或是拉攏貴族影響帝國的決定,或是干涉王國的外交內政。

  而最成功的的一次,便是在圣徒歷前六百年,通過扶持奧斯特利亞家族推翻和兼并克洛維家族的領地,建立克洛維王國,遏制了帝國向東擴張的步伐,以免其權勢太過龐大不受控制。

  …………………………

  式微——物極必反的道理,用在教會身上是極為恰當的;當教會與圣座開始不滿于受制于國王與領主們,試圖將松散到遍布全世界所有教區整合,建立一個嚴密并且高效的組織時,反對聲幾乎是必然的事情。

  圣徒歷前四百五十年前后,反抗開始了——最初的反對聲來自帝國內一個北方的,不起眼的小教區。他們反對教會內一些對商業活動的封鎖和限制,因為這關系到當地信徒們最重要的生計來源。

  他們的反抗遭到了教會毫無保留的冷酷壓迫,一支武裝修會受教會命令進入該地區,鎮壓反抗。

  他們遭到了阻攔,攔截者是驍龍公國的騎士們,率領他們的是當時的帝國皇帝,他站出來以自己的名義支持這些為了生存而反抗教會的信徒與教區神職們。

  武裝修會被擊敗了,惱羞成怒的教會當即宣布要將皇帝從信徒之列除名,但驍龍公國的主教立刻站出來指責教會沒有這么做的權力,因為皇帝已經是被加冕,并且得到了全體信徒公認的。

  很快,許多公國王公們或是指責教會,或是決定為了信仰與皇帝為敵;而這動蕩并沒有僅僅止步于帝國之內,很快便燒遍了整個人類世界;

  一個又一個領主與王國為利益和信仰加入其中一方,哪怕是為了拉攏足夠的盟友,教會也不得不放寬某些權力,如王國之間聯盟般做出種種讓步;教會的權力開始大規模收縮,教區之間四分五裂,圣城的總主教再也無法像過去那樣號令整個秩序世界。

  ………………………………

  分裂——戰爭爆發了。

  圣徒歷前三百七十二年,支持教會的貴族與支持國王的貴族們紛紛開戰;沒有人知道哪一場戰爭是最初的導火索,整個人類世界陷入了無窮無盡的戰爭,所有人都在為了各自的信仰與忠誠而戰。

  隨著戰爭爆發,原本的誓言開始四分五裂——支持皇帝的信徒們依然需要精神方面的引導,需要教士與教義來確立他們的生活方式,主持各種儀式。

  而支持教會的貴族們也并不單純為了信仰而是權力,在背棄了原本的誓言后需要一套全新的,不同于過去的方式,為自己的統治建立理論基礎,他們同樣需要拉攏支持者,面對實力相當或者急需的盟友,過去單方面的效忠與義務已經不再適用。

  需求誕生供應,新的統治理論紛紛誕生,在整個人類世界“百花齊放”——原本只屬于貴族階層的議會制度向平民階層擴散,因為領主們需要拉攏領地內的富商,提供種種特權換取他們的金錢以維持戰爭,同時切斷敵人的貿易網絡,打擊其領地內的商業活動。

  另一批人則開始反感傳統制度的低效,開始不再完全借助貴族力量控制自己的領地,而是派出受到訓練的稅吏和民兵肩負起管理的職責,去做貴族們不齒或不屑,或根本不擅長的工作。

  當領主們與各教區的主教們不得不向臣民與盟友妥協,或是耗費重金打造新的統治系統時,原本被教會統一的教義也開始四分五裂,因地制宜的誕生了新的教義。

  最先提出開始的便是驍龍公國的主教——在皇帝的支持下提出改革,教會在封建體系下完全獨立,不再插手具體事務但依舊納稅;領主不得干涉教會內部事務,不得直接選拔各級神職,但擁有建議權和否決權,教會不得干涉領主身邊的神職人員。

  作為最早提出改革意見的教派,在后世被稱為“護國宗”,其教義在帝國境內擁有巨大影響力,也為后來者的改變提供了大量實踐基礎。

  第二次改革的聲音在戰爭開始后的五十年——圣徒歷前三百二十年,紛爭不斷的戰爭造成大量的難民,逃兵與被流放者向這些世界邊緣匯聚;戰爭在破壞商業活動的同時,也嚴重打破了當地的社會結構,變得混亂而動蕩。

  為了應付出現的社會動蕩,當地的教會開始提出新的教義,認為教會應當成為阻止教徒國家間的斗爭,間矛頭對準異教徒,鼓勵并支持一切開疆拓土和對外探索舉動,為取得成功或因此而犧牲的人授予巨大的榮譽。

  與此同時,當地教會不僅放松了對當地商業活動的管理,允許人們放貸,在周末工作;甚至主動參與其中,以教會的信譽與權力做抵押,替遠洋探索和貿易事業提供便利和擔保。

  這一派后世稱為“普世宗”——他們最初的教義在大量沿海貿易城市,海外殖民地十分鋪面,其因地制宜和不對當地生活習俗過多干涉的態度,也更受當地人的歡迎。

  在原本被教會扶持而強大起來的克洛維與北部諸邦國,隨著戰爭愈演愈烈,貴族與國王們想要擺脫教會控制的意愿也愈發強烈;但另一方面,這些王國普遍貧窮落后,生產力不如富饒肥沃的西部,十分需要大量受過教育的教會教士協助統治不至崩潰。

  于是圣徒歷前二百八十年,“象牙宗”應運而生——盡管他們自稱“學院宗”或“求真宗”,但因為其潔白高聳的象牙塔十分出名,因而被大多數人如此稱呼。

  其教義強調不干涉世俗事務,專注于對各種新鮮事物的探索,求知,研究和推廣實用技術,同時拒絕一切來自外界的干涉活動。

  象牙宗設立教會學院,除了教士外也可以在繳納學費的前提下收容貴族子嗣成為學生,發展出眾多學科。

  盡管如此,其過于低調的處世態度令其影響力十分薄弱,甚至連起內部也存在大量爭議和質疑的聲音,從未擁有過巨大的權勢與地位。

  真正令象牙宗名聲大噪,還要等到圣徒歷前三十五年,艾薩克·蘭德對世界前所未有的轉變。

  在人類世界南方,原本刻板守舊的教會為了應付戰爭和種種局面,也開始不斷做出妥協與改變。

  其最大的變化在于對商業活動的放松管制——戰爭花費金錢,而為了收繳各地的什一稅,對盟邦捐助,貸款,還債甚至是借債,教會不得不借助銀行,甚至是成立直屬教會的銀行。

  圣徒歷前二百五四十三年,為了應付戰爭規模虧大,秩序教會正式將總主教與幾位主教的私人銀行納入教會中,授予其放貸與鑄幣權,刻有《原典》和秩序之環的金幣,圣徒的銀幣,總主教的銅板開始大規模發行。

  戰爭的不斷持續令教會發展出極其完善的金融體系,甚至蔓延到許多敵對的貴族領主勢力之中,提供儲蓄,貸款與收稅等服務。

  ……………………

  革新——圣徒歷前四十年,出生于克洛維王國的艾薩克·蘭德研發并改良了第一代蒸汽核心;

  圣徒歷前三十五年,其所在的“象牙宗”教會在克洛維王國北部發現了一片特殊的礦藏,比木炭更適合作為蒸汽機的燃料;

  圣徒歷前三十五年下,在奧斯特利亞王室的資助下,蒸汽核心被“象牙宗”教會大規模投產,用于礦坑作業與鍛造。

  圣徒歷前二十六年,得到“象牙宗”全力支持的克洛維王國國力飛速提升,在幾次大規模沖突中擊潰秩序教會盟友,領土不斷向南擴張。

  與此同時,象牙宗的“異常”終于引起了秩序教會的重視,在盟友一個接一個被擊敗,東部領土不斷收縮的情況下,教會一方不得不忍痛與支持帝國國王的護國宗暫時言和,全力以赴對抗突然暴起的象牙宗陣營。

  圣徒歷前六年,遭到秩序教會陣營圍攻的克洛維王國付出了沉重代價,新占領的大片領土被奪回,少數地區陷入了反復拉鋸戰,戰爭激化。

  圣徒歷元年,艾薩克·蘭德被炸死在家中,同時遭到暗殺的還有大批支持象牙宗教士與支持他們的貴族;損失慘重的象牙宗被迫向教會低頭臣服,同時克洛維王國連夜派出使者,與教會磋商談判事宜。

  但在東線贏得的勝利并不足以令教會歡欣鼓舞,西線在帝國國王支持下的護國宗與普世宗,再一次對秩序教會發起攻勢。

  面對西線戰場的節節敗退,和察覺到教會虛張聲勢而再次威脅開戰的克洛維等東部王國,圣徒歷二十一年,教會第一次提出和解。

  圣徒歷二十二年,匯聚各大教派,帝國,地方勢力的“第一次秩序公議”在秩序教會圣城舉辦。

  會議明確了秩序教會總主教必須放棄部分權力,回歸到原本宗教領袖的位置上;絕大多數領主與代表們都對上百年混戰表示了厭煩,以及對周邊敵人紛紛崛起的警惕,要求停止內戰,重新將目光放到外界敵人與探索新世界的方向上。

  來自護國宗與普世宗的主教,向秩序教會闡述了他們對教義的看法,并且表明了支持秩序教會再次統一的態度,但這一次必須由所有人參與其中,而不是原本秩序教會一家獨大。

  盡管因各方態度強硬,而秩序教會拒絕做出如此“喪權辱國”的妥協不歡而散,但終究埋下了種子;江河日下的秩序教會,已經無法維持如此龐大的,****的軍事聯盟。

  重生——圣徒歷四十七年,新上任的總主教為統一秩序教會,召開了“第二次秩序公議”。

  這一次會議,秩序教會幾乎全盤接受了圣徒歷二十二年的全部條件,同時為過去數百年所有被教會除名的信徒正名,聲望卓著者封圣;但代價是各教派必須放棄自主權,或是解散,或是接受教會的合并。

  在各方妥協下,這次談判的結果以“象牙宗”被完全吞并,護國宗解散,普世宗分裂畫上了句號;教會重新獲得了對教義的唯一解釋權。

  分裂的普世宗一部分接受教會改編,成立了教會專門的“傳教修會”,一部分則決定離開舊大陸,重新開始;被迫解散的護國宗大部分成為了“皇室修會”的成員,其余則自動編入教會序列。

  至于被吞并的“象牙宗”,幾乎全部研究資料和成果都被教會所吞并和封存,成員加入新設立的諸多教會學院,修道院和研究所。

  艾薩克·蘭德以其杰出的貢獻和冤屈的結局被封圣,同時將他死去的那一年稱之為“圣徒歷元年”,標志著嶄新的開始。

  全新的秩序教會在保留了部分原教會的制度外,將大批屬于另外三派的教義雜糅在了一起——對外,秩序教會保持中立,不再干涉列國內政,各級教區皆以不同比例繳納一定稅務;但依舊保留了軍事武裝力量,并以超然的身份維持著人類列國的均勢與平衡。

  而列國也分別做出了妥協,承認教會總主教是全體教徒的精神領袖地位,在保留一定建議權和否決權的前提下,不再干涉教會內部的神職選拔。

  對內,教會大量吸收了來自另外三派的教義,尤其是象牙宗和艾薩克·蘭德生前遺留的手稿,被秩序教會全部封存;同時在各個王國的都城與重要城市開設銀行與教會學院。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