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筆閣 > 天唐錦繡 > 第二百四十二章 大朝會(續)
    就在大家還在顧慮糾結之時,有人道:“老臣贊同劉中丞之舉薦。房少保功勛赫赫,率領艦隊橫行七海,為大唐之商路開疆拓土,亦曾率軍鏖戰西域,兩戰突厥狼騎,更兵出白道、橫掃漠北,覆滅薛延陀,封狼居胥山、勒石燕然,將大唐北疆之邊界一直拓展之北海,其功績放眼朝堂,亦是寥寥可數!只是其固然功勛卓著,但到底剛及弱冠,總掌全國兵馬難免經驗匱乏,若是能夠成為樞密,輔佐軍機大臣料理軍務,亦能快速積累經驗。吾等老臣皆已垂垂老矣、行將就木,這帝國往后還是要依靠年輕一輩頂上來,協助陛下開創萬世不拔之基業,自當早作培養,未雨綢繆。”

    大家定睛一看,原來是宋國公、太子太傅蕭瑀。

    雖然大家都有些不齒,認為這是蕭瑀“舉賢不避親”,不過對于他的話也深感贊同,朝堂之上有時刻充滿朝氣,不能總是一群老家伙在這里當家做主,總歸是要給年輕人一些機會的,否則等到將來老家伙退下去,年輕人冷不丁頂上來缺乏經驗,豈非誤國?

    工部尚書張亮道:“微臣贊同蕭太傅之言,房俊驚才絕艷、功勛赫赫,應當予以一個樞密之職,使其躋身軍機處,否則若是任用他人,何以服眾?”

    他算是被房俊給坑慘了,既要站在長孫無忌一邊確保自己的政治地位,又不敢得罪房俊……

    河間郡王李孝恭亦道:“微臣亦贊同,如今帝國軍隊大規模裝備火器,獨步天下縱橫無敵之余,卻也幾位缺少精通火器戰法的將領。房俊乃是火器戰法之創始,其胸有溝壑、謀略過人,應當與其進入帝國軍隊中樞之資格,繼續在火器戰法研發、創新、完善上精益求精。”

    這是實話。

    火藥由房俊研發,火器由房俊而始,更在他手中大力提倡,這才鑄就了肆虐七海縱橫不敗的無敵水師,更以一衛之軍蕩平漠北,覆滅薛延陀。不出意外,即將開始的東征之中,火器依舊會大放光彩。

    可以說,房俊一力主導了一次前所未有的軍事變革,如今就連“軍神”李靖,“常勝將軍”李績,程咬金尉遲恭這等名將都開始潛心研究火器戰術,在大唐軍界,房俊早已成為新一代的標桿,“軍神”一般的人物。

    作為軍方中樞的軍機處若是沒有房俊之加入,如何服眾?

    長孫無忌一口氣憋在胸膛,咽不下吐不出,很是難受。他早已將大臣們默契的達成一致,無論如何不能讓房俊晉位軍機處大臣,卻沒料到房俊退而求其次,弄出來一個軍機處樞密……這廝太過奸詐油滑。

    而且現在大臣們紛紛表態予以支持,因刺殺案而臨時結成的聯盟不攻自破。

    大臣們愿意打壓房俊,殺雞儆猴、懲前毖后,但又不愿當真往死里得罪房俊,軍機處大臣當不了,若是連一個跑腿辦事的樞密都要給攔下來,那必定將房俊得罪得死死的。

    如果大家齊心協力真的能將房俊壓死也就罷了,這種事情他們也不是干了一回兩回,無論是當初戰功彪炳的李靖,亦或是號稱最“宗室第一名將”的李孝恭,不都是被他們煽動起輿論,進而別李二陛下投閑置散么?

    但房俊不同。

    或許大家聯合起來可以壓制房俊一時,但是等到將來太子上位,房俊頓時魚歸大海、龍上九霄,今日誰打壓他,保不齊來日便十倍百倍的奉還。

    依著太子殿下對于房俊的重新與倚重,到那個時候誰能擋得住?

    既然目的已經達成,干脆順水推舟,任由其進入軍機處,往后見了面也好說話……

    尤其是蕭瑀,令長孫無忌十分惱火。

    和著剛才在宮外你說什么必須得給房俊一些好處,否則那廝沒完沒了,感情是在說房俊進入軍機處擔任樞密這件事啊?

    老子還以為是在別的地方給些補償呢!

    你這邊跟老夫商議著軍機大臣名額之歸屬,那邊又賣了房俊一個好,這里里外外的好人都被你給做了,就只有老夫吃虧?

    長孫無忌心里別提多憋 別提多憋屈了,縱橫朝堂這么多年,就沒這么窩心過,他咬著牙憋著勁兒,等著待會兒讓從蕭瑀那邊報復回來。

    ……

    御座之上,李二陛下抬起手,制止亂糟糟吵成一團的朝堂,沉聲道:“諸位稍安勿躁,此次大朝會最重要的一項,便是廷推軍機大臣之人選,待到軍機大臣的人選確定,再商議其他不遲。”

    他環視一周,道:“英國公,政事堂就軍機大臣之人選,可否擬定一個名冊?”

    李績起身,肅容答道:“啟稟陛下,自然是有的,經由政事堂諸位宰輔共同商議,共擬定趙國公長孫無忌、微臣、河間郡王李孝恭、衛國公李靖、宋國公蕭瑀五人擔任,懇請陛下圣裁。”

    李二陛下蹙著眉,心中斟酌一番,覺得這五人無論能力、名望、地位,盡皆無可挑剔。

    只是衛國公李靖的名字,令他略微有些踟躇。

    畢竟當年玄武門之時,李靖置身事外不曾參與其中,令李二陛下心中始終有塊壘難消,即便之后李靖發誓效忠,亦兢兢業業恪盡職守,更功勛卓著當朝少有匹敵,卻依舊得不到李二陛下的完全信任。

    這就是使得軍權在手的李靖不得不激流勇退,壯年致仕……

    如今李靖已然漸漸老邁,再一次起復其實是沒什么問題的,但是直接便成為帝國軍方核心大佬之一……是否穩妥?

    他尚在這邊權衡,后排又一人出班上前,啟奏道:“微臣啟奏!宋國公蕭瑀乃是國之干臣、朝廷柱石,下官甚為敬佩。然而軍機處乃是帝國軍隊之核心,處置全軍之要務,必須富有帶兵殺敵之經驗、臨陣決策之能力,宋國公畢竟乃是文官,恐怕處置軍務的能力有限。以微臣之見,荊王李元景,似乎更為合適。”

    眾人齊齊一看,原來是尚書左丞宇文節。

    居然舉薦荊王李元景?

    簡直胡鬧嘛!

    雖然他反對蕭瑀的理由聽上去似乎挺充分,可荊王從不曾上過戰場,更不曾統御兵馬,只怕還不一定及得上蕭瑀呢,畢竟后者擔任宰輔多年,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

    御座之上的李二陛下卻是一愣,下意識的就想起那日李元景前往宮中贈畫的場景來。

    阮咸狂放不羈,隱居山林?

    張禹庸者碌碌,官至宰輔?

    先前他一直不明白李元景的真實意圖,現在聽了宇文節的話語,隱隱間有些了然了。

    沒能力?

    沒問題,身居宰輔誰規定就必須有能力了?驚才絕艷之人不一定就能使得江山錦繡、皇權穩固,反而與皇權掣肘、多有威脅,稍有不慎便造就一代權臣,皇權旁落;而碌碌無為之人相對起來心思便單純得多,只能依靠著皇權上位,也只能依靠著皇權穩固宰輔之位。

    軍隊乃是皇權之根基,朝政可以糜爛,大臣可以背叛,但軍隊必須牢牢的掌握在皇權之手,否則便是傾覆之禍。

    什么人最可信任?

    這一點誰也不知道,但是對于李唐皇室來說,自然是宗室子弟最可靠。

    因為哪怕有一天謀反了,天下依舊是李唐之天下,國祚不變,社稷不變。

    而且李元景怕是也想要借此來向他這個皇帝表達一種意愿——臣弟我愿意當一個泥胎陶塑的軍機大臣,以此來美化陛下您兄友弟恭的美好愿望……

    李二陛下沉吟良久,心中權衡利弊、計較得失。

    不得不說,這最后一點,的確打動了他的心,對于李元景,他一直糾結猶豫,想要將其剪除,卻唯恐再一次背負殺兄弒弟的惡名,若是放任自流,又擔心他賊心不死,陰謀篡逆,到時候還是得殺掉……

    如果李元景當真回心轉意,斷了篡逆之念想,愿意老老實實的當一個張禹那樣的宰輔,倒也不失為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