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筆閣 > 醫武天驕 > 第872章 顛沛
毒醫處于深山,一開始是撿那些被遺棄的孩子來做醫藥實驗。
后來隨著實驗的孩子死亡量太大,他開始威脅山腳下那幫村民如果不送孩子就會去定期掠奪。
就這樣,他的實驗持續了好幾年,他的報應終于來了,他在自己身上中的毒解不開,在某一日命喪深山。
然而他研究的那些東西,各種毒物,孩子們的尸體堆砌,養活了了藏在藤蔓里的蟲子。
這些毒蟲生活在地底,白天藏于藤蔓當中,只有聞到孩子稚嫩的鮮血氣息才會露面,將孩子拖入地底,帶回,然后吃掉。
前面的一部分內容來自于毒醫的自己記錄,后面的一部分是熟悉的字跡填充的內容。
沈瑤在看見后面的字跡的時候,就意識到為什么這些藤蔓不攻擊人了,因為早有人來解決過這些東西。
沈棠和南宮宸途經此地,解決了大部分的藤蔓,還殘留了一部分,也就是攻擊慕容館和將他們引到此處的,量不會很大,用火燒即可。
她將大概內容跟春草說了一句,開始去將室內剩的為數不多的木材拖出去,放置在了裝滿了藤蔓的竹林里,然后三人上了馬車,放了一把火,身后火光沖天,他們三個駕著馬車一路離開。
這一場幾代人荒唐養出來的毒蟲終于沒了。
倘若不是不斷的往這扔孩子,也不會將這個毒蟲養的這么囂張。
愚昧無知殘忍,才是貧窮帶來的最可怕的后果。
“我在外邊奔波的時候,聽人說過一句話叫做虎毒不食子。他們為什么能把吃孩子說的理所當然呢?”春草茫然。
慕容館倒是心有感觸,說:“多半是因為利益。我見過有人為了天大的利益殺父弒兄,頭一回看見有人為了一些錢來殺子的。不過想想都一樣,有權有勢的為權勢殺人,無權無勢的為錢財殺人。讀了那么多書和沒讀書的一樣,人的選擇是骨子里的。”
沈瑤從沒想到慕容館會說出這么一番感慨,仔細想想慕容館也經歷了很多。
他唯一的哥哥死了,他在外流亡,他嬌生慣養卻滿手凍瘡。
他不是個堅強的人,到現在一滴眼淚都沒掉就是因為身邊有個沈瑤懷里有個裹兒,當丈夫當爹就得撐起來一個天地,咬著牙也得撐起來。
沈瑤的心情有些沉重,但身邊的兩個人比她還要沉重。
春草報了仇,整個人卻很茫然,不知去往何處。
沈瑤強打起精神來:“如果你不知道做什么,可以跟著我們,因為我們也是一路風雨飄搖。”
春草:“那就做個伴兒吧。”
已經是深夜,馬車重新找到了道路,慢慢的前行著。他們重新找到了一個避風港,人疲馬乏,在避風口處躺著休息,終于在半夜得以入睡。
沈瑤在入睡前最后一個迷迷糊糊的想法就是,什么都趕著沈棠后面了。
她憤憤不平又有些慶幸,幸虧前面還有一個沈棠掃平了障礙,但又有些氣餒,她好像的確比不上沈棠。
等著休整完畢,他們在路上又走了一天才看見一個村莊。
這個村莊正常多了,沈瑤掏了點錢,買了些干糧,在當地借了一個屋子,休整了一個晚上。翌日整裝待發,盡量找個安全的地方通過兩國交界線,前往南唐。
然而這一路上越往那邊走戰亂越多,據說兩國打得熱火朝天,沿途都能看見兵車轔轔,戰馬蕭蕭,出征士兵弓箭各自佩在腰。爹娘妻子兒女奔跑來相送,攔在路上牽著士兵衣服頓腳哭,哭聲直上天空沖入云霄。
他們三個混在行人的隊伍里,看著行軍時揚起的塵土遮天蔽日以致看不見咸陽橋。人群隊伍感慨萬千,罵南唐的人不做好事,居然刺殺皇帝引起戰亂。
慕容館低聲嘆息:“有的人十五歲到黃河以北去戍守,有人四十歲還要被派到河西去營田。這場戰爭要打到什么時候?”
旁邊有個行人順嘴說了一句:“怕是要從軍出征時尚未成丁,我剛才看到一個小士兵還要里長替裹頭巾,估計他回來的時候已經滿頭白發,卻仍要去戍守邊疆。”
慕容館聽著心里不是滋味。
沈瑤更加難受,因為沈棠說過,是南唐執意挑起戰爭。邊疆戰士血流成河,皇上開拓邊疆的念頭也沒停止,她有些迫切的希望南宮洵趕緊上位,昭帝一把年紀盡快去死。
在低聲議論的人群當中,還聽到了沈南槿的消息。
據說北唐大將軍帥對上的是南唐沈家二公子。
沈南槿身經沙場百戰,鐵甲早已支離破碎,城池南面被敵人重重包圍,眼看著就是被捕獲之時,他帶著一隊人馬突進營壘,射殺北唐大將,獨自率領殘兵殺開重圍千騎而歸。
他那一日穿的白衣都染成了血紅,人稱白衣小將,如今在北唐可以夜里止小兒啼哭。
除此以外,還有一些細碎的傳言,暫且不提。
他們出了這個關卡,接下來便要走傷人的路,悄悄的前往南唐。即便是在兩國交戰的情況下,商人也有他們的辦法,能夠兩國互通。
人會為了百分之一百三十的利益鋌而走險。
沈家原本安排的細作,被一一清除,這導致沈瑤他們離開的難度加大。沈瑤他們徹底離開北唐,已經是四月底的事情,這期中舟車勞頓,苦不堪言好幾次還差點暴露了身份。
四月份已經開始播種,然而壯丁都上了戰場。打仗就要征兵,從這點來說兩國是一樣的。
華山以東兩百州,千村萬寨野草叢生田地荒蕪,即使有健壯的婦女手拿鋤犁耕種,田土里的莊稼也是東倒西歪不成行,如此一來秋收的時候自然交不上糧食。
縣官緊急地催逼百姓交租稅,租稅從哪里出?
民間的論調變成了生男孩是壞事情,不如生女孩好,生下女孩還能夠嫁給近鄰,生下男孩只能戰死沙場埋沒在荒草間。
就在這種兩國都怨聲載道的情況,事情有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