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筆閣 > 快穿萬人迷實錄 > 第477章 落定
燕氏因病去世,沈家草草下葬,燕家因為心虛,甚至不敢過多詢問。
那一日,大家都有準備,做得有條不紊。
老爺因為傷心過度沒能起來床,生了一場大病,沒送自己妻子最后一程,家中長輩沒露面,草率的幾乎沒有親眷出面。
只有沈瑤從頭跟到尾,乘著傘,在晦暗不明的雨天里送了母親一程。
沈棠出現是因為沈瑤站在墳墓前死活不肯挪開一步,家中婢女沒法子便去請了五小姐。
雨水沖刷著石子路有些難走,沈棠下了馬車,便往山間小路走,裙擺濕了一塊,終于瞧見了沈瑤的身影。
幾個婢女小廝都離得遠遠兒的,不敢上前去打擾。
沈棠提著裙子走在艱難的斜坡上,一路到了墳墓前:“二姐姐,今兒個下著雨看著樣子雨將會越下越大,咱們還是盡早回家吧。”
沈瑤緊緊捏著傘柄,“我想再陪母親一會兒。”
無論燕氏犯了什么錯,終究是她的生母。
老夫人了解沈瑤脾氣秉性,怕她不知內情過后受人挑撥,再做出有害于沈家的事情,索性就直接開誠布公的展現出來。
這自然能省去許多麻煩,可對沈瑤的傷害也是極大。
她惶恐不安,自卑與驕傲交替,刀對內割傷自己,無法割舍的親情就像是不斷落下的水滴,狠狠地砸在她的臉上。
沈棠也不再勸,就陪著她站在這冰冷的泥土上,任由被風吹起的水打濕臉龐,一把傘起不到作用,該受涼還是會受涼。
下人把五小姐找過來,本是想勸自家小姐回去,結果兩個小姐都在這受風吹雨淋,身體嬌弱,將來感冒發燒引起了大病,他們這群下人就不用活,一個個特別著急,三番兩次的去勸。
沈瑤本就心情煩亂,被這么幾次三番的勸,弄得分外心煩,將傘罩著人重重砸去:“我母親死了,憑什么連你們都不讓我傷心?”
仆人直接跪在了泥地里。
沈棠將自己的傘分給她一半:“他們也是好心。”說罷,揮了揮手讓這些人下去。
沈瑤臉上的淚和水珠混在一起,她伸手擦了一把:“誰知道他們是真的關心我,還是覺得我不如從前,可以任由一個奴婢指使。”
沈棠沒法兒接著畫,只能沉默不語。
沈瑤被這么一打亂,冷風一吹,反倒冷清的幾分,“讓你陪我在雨中受累,怪不好意思的,走吧。”
就這么深一腳淺一腳的踩在泥坑里上了馬車,渾身瑟瑟發抖,還是仆人拿來了披風給兩位小姐蓋上。
馬車走起,帶起碎石子,發出了響聲,車輪滾動聲蓋住,碎石子跑向了路邊的荒野當中,隱匿在雜草當中不可見。
一路揚長而去,馬車上的兩個人沉默不語。
良久以后,沈瑤捂著臉哀哀痛哭起來,哽咽地泣不成聲:“沈棠我什么都沒了,我的自尊我的驕傲,我的母親還有我的弟弟。”
沈棠只能挑一個說:“你弟弟去從軍了。”
沈瑤的哭聲驟然停止紅著,一雙眼睛緊緊盯著沈棠。
“他一個人出去我也不放心,就讓九皇子的人護送了一段路,一直去了軍營,他自個兒說,讀書不是塊材料,若將來有幸不死就當姐姐的依靠。”
他長大了,一夕之間以拔苗助長的方式驟然成長為一個大人。
沈瑤哭得更加大聲,她撲進了沈棠的懷里,恨不得將自己全身的水都以眼淚的形式散發出來。
沈棠撫摸著她的腦袋,輕輕地嘆了口氣,大家都在以各自的方式,一夜之間脫胎換骨。
燕氏的死,似乎落下了帷幕。
沈府內部發生了一些改變,但又改變的不是很明顯,底下的奴仆在三令五申下,越發的嘴嚴安分,沈瑤仍舊管理著偌大的沈府,沒有絲毫的紕漏,又恢復到了那個以往形式作風嚴厲謹慎的沈二小姐。
只是有一點,沈家唯一的男丁便只剩下沈大公子,為保血脈延續看得越發重,沈二老爺幾次三番的送信去詢問近況,把多年沒有給予的父愛通通交付出去。
老夫人做主,抬了一房良妾進門,是教書先生的女兒,只是因為幫父母一直打點書房才耽擱婚事,看著是個知冷知熱又端莊穩健的,先安撫一下二老爺的心情,等將來妻孝一過,再聘一門家室清白的妻子。
如此一來,沈家和燕家唯一的關系切斷,沈棠甚至還找到了衛玠是有人故意送到京都的證據,雖然沒有明確指向,但和世家有關,沈瑤一想起來燕家想要擺弄自己母親,就直接猜準了燕家,恨不得吃其肉。
再往后沈棠收拾燕家無須看誰的顏面。
沈棠覺得各方布置差不多,燕家在她手里屢次吃虧,已經折損不少人手,該是收網之時,又發生了一件大事。
西北的河道被沖破,河水一瀉三千里,沖毀了田園,造成大面積的流民失所,糧食短缺,甚至有瘟疫借此機會橫行。
沈家急于收糧放糧,沈棠首當其沖辦理此事,一時間分身乏術,只能專注于賑災,她和沈瑤一起清潔了庫存糧食,派人押上馬車,前去災地震急救災民。
皇帝在各個兒子當中挑選一番,要選出一人前去賑災,這等收攏民心的好時候,幾個皇子爭相搶奪。只有九皇子躲了清閑,整日在沈家學堂和沈棠廝混,南宮宸寧可拿著書和沈棠在學堂里看,也不愿意去摻和那些亂糟的事兒。
沈棠對此的意見是:“不去也好,先查查舊時工部的檔案履歷,看一看上次西北河堤的那段路是誰,救濟災民是當務之急,追究責任也是當務之急。”
南宮宸失笑:“你還真是不錯過任何一個找茬的機會。”
沈棠面無表情地說:“我這是為民求命放置這么一個貪官污吏在任上肆意妄為,這么大的災禍還會出現第二次。”
南宮宸當然相信她有為民請命的心,但還是問:“那地方是誰修建的?”
“燕承。”
雖說是為民請命,但也的確是沖著燕家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