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筆閣 > 三國之袁家長子 > 第317章 設伏
  當袁譚所部抵達蒙山的時候。

  李典、夏侯淵等人率領精兵一萬自騶縣出發抵達了卞縣。

  卞縣在后世泗水縣泉林鎮的位置,位于南陽城縣的西北不到四十里。

  大軍自卞縣出發,一日可至南武陽縣。

  然而,在見識到袁譚所部的深溝高墻后。

  夏侯淵等人選擇暫時駐扎于卞縣,并未進入泰山郡境內。

  與此同時,在得知曹操和袁譚兩人的齟齬后,袁紹也極快的采取了動作。

  朱靈、許攸帶著袁紹的印信,率領六千人,自冀州進入東郡。

  穿過濟北國,直奔魯國而來。

  在濟北的鮑信亦得了袁紹的信,當下率領兵卒四千,與朱靈、許攸合并一處。

  鮑信原本雖與曹操相厚,但他和王匡一樣,都是大將軍何進的舊部。

  在大將軍死后,他們就選擇了袁紹。

  也就是說,他們名義上屬于袁紹的部將。

  ......

  同時,令人快馬傳報曹操和袁譚,邀兩人與魯國魯縣會面。

  ......

  蒼翠的群山重重疊疊,宛若海上起伏的波濤,洶涌澎湃,雄偉壯麗。

  再看去。

  遠山朦朧,如籠罩著輕紗,影影綽綽,在飄渺的云煙中忽遠忽近,若即若離。

  就像是幾筆淡墨,抹在湛藍色的天邊。

  ......

  袁譚前世沒有去過蒙山,倒是經常喝沂蒙山羊肉湯。

  金陵城的沂蒙山羊肉湯,濃如淡奶,據說不加任何佐料。

  桌子上倒是放著蒜苗碎、香菜碎,還有食鹽、雞精、胡椒粉,由客人根據個人的喜好添加。

  那些遙遠的記憶,好似已經淡忘在歷史的長河中。

  可每當遇到一些重疊的物事,偏偏又清晰起來。

  文稷看著目光憂郁的袁譚,心中詫異,幾次張了張嘴,卻不知如何勸說。

  良久,萬千思緒化作一聲長嘆。

  文稷趁機道:“公子,這群山峻嶺,若是強攻,恐怕難以奏效!”

  袁譚抬起頭:“窮山惡水,民風果勁。

  自古丹陽出精兵,山東多響馬。

  今日說不得又是一場惡戰。”

  話音剛落,前方已傳來陣陣馬蹄聲,約有十余人縱馬而來。

  為首者,正是袁衛,他身后跟著幾名面色兇狠的大漢。

  其中一人赤著上身,還背著荊條。

  “罪人公孫犢,拜見大公子!!”

  駿馬距離袁譚還有十余丈,那名赤著上身的壯漢便滾鞍下馬,快走幾步,直接跪伏在地上。

  袁譚:“......”

  身后的典韋也是瞪起牛眼:公子最近的預測好像都不太靈光了......感情燒香的太多了。

  袁譚快走幾步上前,一把扶住匍匐在地的公孫犢,奇道:“公孫君,快快請起!”

  公孫犢依舊匍匐在地上道:“罪人公孫犢,愿鞍前馬后,侍奉大公子,還望大公子不要嫌棄啊。”

  袁譚疑惑道:“我聽聞陶謙早就招降你等,如臧霸、孫觀等人俱已投靠陶謙,現為騎都尉等職。

  唯獨你不敢投降呢?”

  公孫犢忿然道:“陶謙暴虐嗜殺,招降某等,不過利用某等鎮壓流民罷了。

  那些流民與某等相仿,不過活不下去的窮苦百姓罷了。

  某雖不才,豈能以他們的骨血為階,謀求兩千石。”

  袁譚一怔,這公孫犢倒是一個俠義之士。

  心中愈發疑惑:“我今日本就是象征性的去例行詢問,你為何就直接來降了?”

  按照荀攸的意思,肯定要秀秀肌肉再招降的。

  所以袁譚連招降使者都沒派,只讓本地人袁衛去例行通牒下,結果對方直接搞了負荊請罪這一處。

  公孫犢哭訴道:“不瞞公子,天下不公,某帶鄉民聚于山中,今所求不過活命爾。

  常聽人說公子仁厚,曾在北海國招降黃巾二十余萬,只誅首惡,其余子民盡皆分地分宅。

  后又招降青徐黃金七十余萬,亦是分地分宅,且一路照料,興建義舍,照料老小。

  某在蒙山之中期盼大公子,已不知多少時日。

  今大公子既然已到蒙山,某豈有不降之理。

  還望大公子只誅殺我一人,安頓好山中百姓便可。”

  “公孫大俠,真義士也!”

  袁譚感慨不已。“我當拜你為俠義中郎將,還望你能隨我一起安頓百姓,為大漢共謀一個和平之世。”

  對于公孫犢的主動投誠,袁譚想想其實也很正常。

  這源自于他底蘊深厚的家世,強大的勢力,出眾的名聲,當然還有魅力。

  在后世的游戲的設定中,屬于那種名聲500的名士,個人魅力又接近100,現在氣吞泰山郡。

  而且頭上還頂著鎮東將軍的名頭。

  一些豪強大盜主動里投誠就很正常不過了。

  在青州的時候,他連青州刺史都不是,像郭祖和管承都主動來投降。

  這時候的賊寇,往往都很有長遠的打算和見識,且本身擁有一定的節操和道德。

  還不是司馬發誓和五胡亂華,秩序崩壞,道德低下的時候。

  公孫犢的人雖然接近兩萬,但老弱婦孺很多,真正的青壯,不過五千人。

  這些人,袁譚計劃安頓到梁甫縣。

  就在眾人下山的時候,荀攸帶人趕到,帶來了袁紹的信件。

  信中內容,自然是以大局為重,勸他和曹操之間要精誠合作,不要自相殘殺云云......

  并讓袁譚帶人到魯國魯縣,和曹操商討泰山郡的歸屬問題。

  來做老好人第許攸,他和曹操是打小的關系,又自忖和大公子交好......

  看著信件,袁譚眉頭緊鎖。

  大軍四萬五,都來到泰山郡之南,怎么可能回去。

  想了想之后,袁譚把遷移事宜,交給了文輝、袁衛等人。

  自己帶著荀攸、文稷及本部七千人。并公孫犢部四千人,直撲費國縣。

  蒙山距離費國縣不足百里,由文稷率領五百騎兵,一千刀盾手,一千硬弓手,和郭祖部兩千人大舉攻城。

  并放對方的斥候信使離去。

  接著,自己帶著荀攸、郭祖,及剩下的兵丁前往費國縣和南城縣之間的山路中設伏。

  費國縣距離南城縣約一百二十里,中間有一條山谷相連。

  據本地人說,什么和尚崮、云天崮的群山,最高的山叫吳王崮。

  最終,袁譚所部人馬在公孫犢的帶領下,一日急性百里,與騙馬山和黑山頭之間設伏。

  數千人馬隱藏與山林之中,吃著干糧和涼水。

  等待著第二日南城縣出兵。

  看著遠方星空下的南城縣,袁譚眼神閃爍。

  明天劉備中箭不中箭不好說,關羽大概率是會中箭的。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