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筆閣 > 三國之袁家長子 > 第278章 為什么要逼我
  人之道刻石立碑于泰山之巔。

  凡參與者皆可署名其上。

  不得不說,袁譚只是點了個火,而申屠蟠煽了個大風。

  在這種氣氛下,先是學官的眾人躁動表現。

  接著郭圖、毛玠等人就無語起來。

  我們是治中大夫啊,立法是我們的事啊。

  你們學官的著書立說,名垂青史就算了,怎么這立法的名頭也來搶。

  于是,郭圖和毛玠也顧不上矜持了,拉上督郵郭誕,從事孟達,爭吵起來。

  說是最多給學官幾個榮譽的稱號。

  這樣一來,首倡的申屠蟠和孔融怎么可能答應,他們學官人多勢眾,最喜歡論道講宇宙。

  人之道創立的事情,怎么可能不插手。

  申屠蟠一揮手,禰衡、徐干等小將也圍了上來。

  回過味的孔融開起了狂噴模式:

  “立法是你們治中的事沒錯,但這是立法么,這是立道,立的還是人之道!

  人之道懂不懂?

  那是人間運轉的規則,宇宙洪荒,天地玄黃,豈是你們幾個治中大夫能做的事情?

  這是要海內大儒,經學博士才能做的事情。

  誰是海內大儒,誰是經學博士,誰的學生遍布天下?”

  申屠蟠趁著孔融說話的間隙,大聲補充道:“不說我們學官,就是上計椽、司農、鼓吹署、義舍、將作府!

  甚至各位太守、相國,都尉、校尉,將軍,有好的想法,都可以提出來,都可以署名!”

  孔融:“......”

  他扭頭就想噴隊友申屠蟠,卻被蔡邕給拉住了。

  已經插不上嘴的袁譚:“......”

  暗想人老精鬼老靈,還是申屠老爺子看的透徹。

  知道排排坐分果果,誰都不能少的道理。

  果不其然,這一呼喝,諸葛玄、張導、郭諶、鄭益恩、孔順、袁遺、辛毗等人也加入了撕扯的陣容。

  王脩、邯鄲商、曹嵩、辛評、高柔等人也不甘落后。

  尤其辛評似是口才不太好,還把魯肅推了出來。

  那些校尉、都尉和將軍們有心想說話,可張了張嘴,卻是說不出什么道道。

  一個個急的臉紅耳赤,于是咋咋呼呼道:“某也要,某也要!”

  人之道什么的,他們不太懂,但刻石立于泰山之巔,這個誘惑就足夠大了。

  張遼看向于禁:“泰山是某等打下來的!”

  于禁登時反應過來,大喝道:“對呀,泰山是某等打下來的啊!”

  ......

  只有上計椽的郭嘉等人還保持著冷靜。

  賈詡看到袁譚的目光,更是躬身一禮,一切盡在不言中。

  ......

  “聽公子的啊!”

  “是啊,聽公子怎么說!”

  爭吵注定沒有結果,問題注定還是落到袁譚這里。

  當眾人終于在幾個主事者的安頓下冷靜下來,看向袁譚的時候。

  袁譚笑道:“署名這一塊,在座的肯定都是要署名的。”

  聽到這句話,不少人頓時放下心來。

  至于治中大夫郭圖和毛玠還有些不爽。

  但被袁譚一個眼神,郭圖登時明白過來,想起了袁譚說過的一句話。

  不忘初心!

  我的初心是什么呢?

  丞相啊!

  于是郭圖也軟了......

  郭圖一軟,郭誕立馬噤聲,孟達還沒有及冠......

  毛玠舉目四顧,只能喟然長嘆。

  “人之道,當通俗易懂,讓每個人都能看懂!”

  袁譚見沒有人反對,于是開始定調子。

  他可不想搞個人之道之后,下面再衍生出幾十個流派。

  鉆研人之道的解釋,并抓住解釋權。

  這樣人之道,就會像一些先賢之書那般,被人不斷的曲解。

  “唯公子之命是從!”

  郭圖帶頭躬身行禮,其他人也急忙跟上。

  不過,有喊府君的,有喊將軍的,有喊主公的,有喊袁青州的......

  袁譚微笑點頭,這就好么,他開始回憶起前世的一些知識,正要說話。

  郭圖忽地又喊了一聲:“唯公子之命是從!”

  眾人相顧愕然,不過也有人反應比較快,尤其申屠蟠,他也跟著大喝了一聲:“唯公子之命是從!”

  他這一喊,就帶上了學官眾人。

  他們雖然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但也知道跟著申屠蟠肯定不吃虧的道理。

  于是跟著一起喊道:“唯公子之命是從!”

  郭圖第三次躬身行禮:“唯公子之命是從!”

  這一次,明白不明白的,都跟著齊聲:“唯公子之命是從!”

  公子者,天下為公者也。袁公子為眾生首倡人之道,當為眾生之公,謙稱“公子”,自此“公子”一詞為袁諱譚公子所獨有,他人必加姓矣。——《公子志》,華彥作,孔順修。

  袁譚體會到郭圖的良苦用心,微微頷首,向眾人還了一禮。

  “人之道的創立,絕非是一兩個人可以做到的。

  這需要群策群立,由治中成立一個人道治中大夫院。

  州牧府、將軍府、治中大夫和學官各有六人在其中,州中各部主事在其中,并可提兩個名額在其中,各郡國有四人在其中。

  當然,只是個初步的架構。

  至于人之道立,其他人也可以參與,并把意見匯聚。

  最終泰山之巔的立碑,最起碼,在場的人名單都要有。”

  大致介紹完架構,袁譚開始根據后世的一些知識,對人之道進行闡述。

  “我們青州子民,為完善人道運行之規則,建立一個大同之世,樹立正義,保障青州子民的安寧,保障青州子民的權利和自由,并使我們自己及后代得以享受公平、正義和自由,特為青州立人之道。

  第一條,青州人之道為大漢人之道,天下人之道,凡青州子民,當以此為己任。

  第二條,禮敬大漢天子。

  第三條,青州所封爵位神圣不可侵犯,......。

  第四條,......”

  ......

  人之道訂立的事情,在袁譚的主持下,很快告以段落。

  后續事宜由諸葛玄、張導、郭圖、毛玠及申屠蟠、孔融、蔡邕等人牽頭。

  其實,事情的大頭,很可能還是落到郭圖頭上......畢竟郭家世代治法,專業更對口。

  而郭圖也是最敬業的......

  “當此盛事,要不要寫一篇賦?”

  “當然要寫!”

  “不是登泰山的時候寫么?”

  “登泰山的時候自然要寫,現在也要寫!”

  “誰來寫?”

  “我來!”

  “我來!”

  “禰衡,你算老幾!”

  ......

  最后。

  迎著眾人的目光,袁譚心中無語,我不想做文抄公,你們為什么要逼我!

  為什么!!

  于是提筆:“圣人故地,青州新府,星分蒼宿,地接岱宗,襟龍江而冠北海,控徐兗而引遼樂。

  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靈,袁譚下孔融之塌。雄州霧列,俊采星馳......”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