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筆閣 > 三國:開局召喚不良帥 > 第454章 攻防僵局,彭城告破
  魏·定陶大營

  對于郭嘉的建議,李燁自然是贊成的。

  “韓當、樊稠、李蒙。”

  “末將在。”

  “你們率軍三萬,前去攻打昌邑。”

  “末將遵命。”

  在之后的幾天內,魏軍有薛仁貴坐鎮前線,發起了對定陶城的進攻,派出去穿插的張遼、高順、李嗣業和趙云,也陸續的返回大營。

  對于梁國兗州三重鎮的圍攻計劃。

  陳留方向,樂進加上王彥章的兵馬,總數在四萬以上;

  昌邑方向,韓當帶著三萬兵馬過去了;

  而為了打下定陶,攻滅曹操,李燁親自帶著九萬士卒,圍住了定陶,日夜不停的輪番攻城。

  現在是建安六年十一月初,魏國與諸侯聯盟的戰爭,已經持續了一年以上,這種規模的戰役,非常考驗后勤,而曹操收縮兵力,無疑是加大了魏國的后勤壓力。

  中軍大帳內,李燁看著懸掛的兗、豫、徐,三州地圖,他知道攻城戰不是那么容易打的。

  陳留、昌邑、定陶,這三座中原重鎮的防御能力可不是官渡大營可以比得,營墻怎么比得上城墻呢?

  “唉,看來今年又只能在軍營中過新年了。”

  十二月份,天空已經開始降雪。

  大雪幫助了曹操,魏軍還不至于冒著大雪攻城。

  李燁發出王詔,嚴令后勤部隊必須按時送上軍糧。

  好消息是,王彥章和郭淮順利攻下了襄邑,切斷了陳留魏軍的糧草,并且活捉了魏將王必。

  相較于定陶和昌邑的魏軍,陳留魏軍的情況可就不妙了。

  軍糧斷了,夏侯惇也只能放棄大營,進入陳留城內,城內還有些余糧,而且還有迫不得已的人肉軍糧。

  在夏侯惇進入陳留的途中,被樂進率軍突襲,損兵數千后,才進入了陳留。

  王彥章在拿下襄邑后,讓郭淮率軍五千駐防,同時將梁國糧草,陸陸續續運送回魏國的陳留大營,以此減輕了魏國的軍糧壓力。

  陳留城內,近三萬梁軍,沒過多久也斷糧了,只能對城中的老弱婦孺下口,以此保住青壯的性命來抵御魏軍。

  不過夏侯惇和趙儼在軍中的威望還是比較高的,只要軍隊不嘩變,城內百姓縱使不滿,也對抗不了軍隊。

  定陶大營

  李燁收到了喬婉送來的家書,以及一些衣物。

  “奉孝,文和,新年之際,還是可以小酌的。”

  賈詡已經被李燁從官渡大營調過來了,現在官渡大營由沮授、牽招和文稷,統領兩萬人駐防。

  “最近下大雪,傳令各部,可以稍微放松一下,但是日常戒備的部隊要增加三成。”

  “諾。”

  弦一直緊繃,容易出問題,讓士卒陷入疲態。

  這魏國與梁國鏖戰的這段時間內,吳國也沒有閑著,不斷鞏固著他們在荊州地區的統治。

  雖然說荊南四郡比較窮,戰略價值也不算太高,但是對于現在的吳國來說,也是不錯了。

  同時,孫堅也在籌備來年南下交州,降伏士燮。

  南方的情報也是不斷送到李燁這里。

  對于交州士燮,李燁還是有了解的。

  這個人是真沒多少野心,就是貪圖奢華享受和優質生活,而且非常長壽。

  吳國估計要不了多久,就能打下交州,話說交州那地方,也沒多少兵力,這些年也就是靠著地偏、窮困,才混到現在。

  交州可以說是天下十三州,目前為止最差的一州了,生產力落后,人口不多,未開發地區多,也不是什么重要戰略位置。

  李燁對于這個州的諸侯,就一個評價,易攻難守。

  早在前些年,劉表和孫堅就在往交州用手段,不過是荊國和吳國相互牽制,才未能拿下交州。

  現在荊國沒了,孫堅自然會向交州擴張,畢竟曹昂守著淮南,他打不上去,呂蒙駐守襄陽,李孝恭駐守南陽,吳國也打不下來。

  襄陽

  呂蒙和諸葛亮得知孫堅不久后要對交州下手后,也是做了些操作。

  雖然我們現在拿不到交州,但是也不能讓吳國輕易到手。

  于是,派出了荊州名士劉巴,出使交州,面見士燮,給他說明利弊,讓其與魏國結盟,對付吳國,許諾給他日后諸多好處。

  前幾個月,魏國才和吳國聯合滅了荊國,現在又得和蒼梧國聯合要算計吳國。

  這便是邦交,這便是縱橫。

  劉巴完美的完成了任務,畢竟士燮也是個明哲保身的聰明人。

  就他蒼梧國這點國力,根本不是吳國對手,那就更不是魏國對手了。

  腦子清醒的人,基本上都能看出來,魏國破除五國連橫,攻入兗州,帶下襄陽之后,已經展現出鯨吞天下的氣勢了,只要不出意外,魏國必定能夠代漢,成為新的王朝。

  勝利帶來的影響,也牽動了其他諸侯的中的那些世家大族。

  這陣子袁天罡也忙碌起來,安排不良人中的精銳,開始與各國的高層互通有無。

  尤其是蜀國的內部,劉璋剛剛繼位,位置不穩,再加上張松的活動,有機可乘啊。

  而且在張松的努力下,法正、孟達,也已經上了賊船。

  荊州這邊,在諸葛亮的推薦下,加入魏國的可不止劉巴,還有馬良、李嚴、伊籍、石韜、孟建、崔州平等人先后投靠魏國。

  能拉來這么多人,靠的不僅僅是諸葛亮在荊州的人脈,還有魏國展現出來的潛力。

  南征順利,魏國的領土必將擴大,這么大的地方,需要人才來治理。

  這個世界上哪有多少像陶淵明那樣的隱士?不過是待遇、前景之類的不到位罷了。

  甚至陶淵明前期也是在出仕和歸隱之間掙扎,就更勿論這些人了。

  大多數不是不想出仕,待價而沽罷了。

  次年,也就是建安七年二月,公元196年。

  徐州的李道宗率先傳來了好消息。

  魏軍已經攻破了彭城,壞消息是,魏國得養幾十萬的饑民。

  鮑信被圍了這么久,城內已經沒糧食了,糧倉里面的老鼠都被吃了。

  鮑信還是過不了下令吃人的這道坎,為了城內的幾十萬百姓,于是下令開城投降。

  李道宗大軍入城,鮑信也在府衙內自盡。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