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筆閣 > 三國:從軍閥到一統天下 > 第360章 喋血陰山(終)
  戰場時此時步度根的優勢其實很大,他完全打了徐榮一個措手不及。

  徐榮以為步度根會跟他擺開陣勢來上一場比拼軍陣的正面較量,為了取得優勢,他還十分不要臉的用床弩進行了消耗。

  哪曾想步度根的戰術竟然是這樣,根本不跟徐榮拼戰陣理解,靠人數打亂了他的布局并成功取得了優勢。

  經典戰例都是被逼出來的,就在徐榮準備動用騎兵的時候,退回來的麹義獻出了一條計策。

  這條計策讓徐榮暫時放棄了出動騎兵的打算,看著雙方進行殘酷的消耗。

  戰況其實對徐榮非常不利,雙方士卒的戰力基本持平,士氣也差不多。一方養精蓄銳,另一方則是含恨出擊。

  漢軍刀盾的防線被壓縮的越來越小,無恥的鮮卑人憑借人數優勢展開了上下攻擊。

  這樣的招式真的很陰損,一個刀盾兵需要面對三個鮮卑槍盾兵,一人負責盾牌相抵,一人使長矛戳頭頂,一人使長矛刺下盤。

  漢軍刀盾減員非常嚴重,長槍兵也因為拉不開陣線導致難以發揮實力。

  太史慈非常焦急,長戟用出的招式剛猛無比,試圖帶人殺出一條通路,將鮮卑的陣型進行分割。

  可是鮮卑的人太多了,往往他能夠殺出去,但是他身后的士卒卻不行。沒辦法的太史慈只能再殺回去,指揮部隊進行反抗。

  步度根終于露出了笑容,他大手一揮,傳令兵飛馳而去。

  不多時,鮮卑的弓箭手陣型開始移動,并尋找到一個合適的位置進行射擊。

  上萬枚羽箭遮天蔽日的場景實在是震撼,呼嘯著形成了一片移動的烏云,遮蔽了天邊的太陽。

  所剩無幾的漢軍刀盾見狀,恨得咬牙切齒。最終他們卻不約而同的做出了一個動作,高舉盾牌,用盡最后一絲力氣試圖為更多的袍澤擋下這輪攻擊。

  可是這個舉動讓他們的身軀完全暴露在敵人眼前,運氣好的會被身后的長槍兵救下,運氣不好的只能被數支長槍洞穿身體。

  運氣好的……極為有限……

  這一擊讓原本已經有些疲憊,士氣倦怠的長槍兵瞬間憤怒,雙眼充血,不顧自身安危跳進了鮮卑槍盾兵的陣型中,想盡一切辦法對鮮卑人發動著攻擊。

  徐榮也在等這一刻,他在鮮卑弓箭手動的時候就已經下令了,張郃率領著騎兵傾巢而出,狠狠撞向了鮮卑弓箭手的部隊,并且由南向北斜著將弓箭手的陣型一分為二!

  打亂地方陣型的張郃并不滿足,找了一個合適的角度再次發起沖鋒,準備將對方的陣型進行進一步切割。

  張郃的進攻十分犀利,讓鮮卑的弓箭手部隊發生了騷亂。

  但這并不是麹義設想的殺招,真正的殺招要他自己完成才行。

  兩千名連弩手化身原始空降兵,他們藏在了張郃的騎兵隊伍中,被騎兵帶到了鮮卑弓箭手的陣型里。

  在騎兵第一次沖擊弓箭手陣型時短暫的停滯階段,連弩手紛紛下馬,使用連弩進行著近距離屠殺。

  連弩強大的火力在這一刻展現得淋漓盡致,鮮卑的弓箭手猶如秋天那被收取的麥子,成片成片的倒下。

  鐵蹄蹋陣、長槍如龍,雪亮的馬刀劃過一個又一個弓箭手的身軀。

  伴隨著張郃的第二次沖鋒,鮮卑弓箭手士氣徹底崩潰,開始了無法抑制的潰逃。

  事情發生的極快,步度根下令讓弓箭手防守的時候張郃的騎兵就已經到了。等他想讓弓箭手撤退的時候,弓箭手確實推了,不過是潰退。

  趁著后軍大亂的時候張郃瞅準時機,率領騎兵沖入鮮卑中軍,直奔步度根而來。

  步度根發現后想也沒想就跑了,然而他跑的聊和尚跑不了廟,王旗最終被張郃砍倒,并且宣高了這場戰斗的結局。

  漢軍贏了,毫無疑問的贏了,代價慘痛的贏了。

  王旗倒下后鮮卑槍盾兵的士氣一瀉千里,他們以為步度根已經死了,有的放下武器就地投降,有的丟掉武器漫無目的的敗逃,有的則在一些將領的帶領下往龍城的方向跑去,希望回到族地。

  這一戰從上午打到了下午,足足打了兩個多時辰。

  漢軍砍到王旗一面,各色令旗、號旗無數,繳獲物資多如牛毛,還俘虜了一大批鮮卑貴族。

  然而徐榮卻并不開心,漢軍刀盾兵幾乎全軍覆沒,槍兵也損失慘重,步軍折損了一半有余。

  而且經過審訊得知有人在鮮卑潰敗前帶走了相當多的一批物資和重要貴族不知去向。

  徐榮意識到他還是失敗了,他勝了這次戰斗,卻沒有終結這場戰爭。

  徐榮將戰報和自己的請罪信同時送往了鄴城后,一面整理著繳獲來的物資,一面等待著王弋的判罰。

  事實證明徐榮沒有猜錯,五天后,斥候在距離受降城數百里的一條大河盡頭的湖泊處發現了鮮卑殘兵在那里駐扎,足有兩萬人馬。

  徐榮再次將這份情報送往了鄴城,而鄴城卻因為徐榮的戰報吵翻了天。

  爭吵的人一共分為三派,一派以田豐為首要求追究徐榮督戰不利的責任,即便不抓起來問罪也要奪去官職,貶為庶民。

  一派是以荀彧為首,希望王弋能低調處理徐榮,并大肆宣揚這次成功的戰斗,向民眾展示俘虜和繳獲,安定民心。

  最后一派是劉曄、戲志才等五軍軍務府的那些人,他們認為徐榮有功無過,已經完成了既定的策略,將鮮卑人趕離了邊境。這些人覺得光展示俘虜是不行的,必須舉行獻俘儀式,表彰徐榮的功勞,提升軍隊的士氣,安定軍心。

  每一派都有自己的道理,而且每一派看似都在為王弋著想,不過王弋卻知道,內部真正的派系斗爭已經開始了。

  王弋不想偏袒任何一方,他準備看看,到底哪一方勢力最終會做大,未來動刀子的時候也好有個方向。

  “行了!就按文若說的辦。”王弋喝止住爭吵的群臣,給這場爭畫下了休止符,“不過徐榮確實有功,而且功大于過。你們要記住,賞罰一定要分明。令:徐榮調任五軍軍務府參事,立即回鄴城述職。受降城諸事暫由張郃代理,公達負責輔佐張郃。”

  劉曄等人聞言心中同時一沉,他們絕大多數人都是五軍軍務府參事,所以明白這雖然是個很高的官職,俸祿比徐榮那個將軍高了非常多,但這卻是個閑職。

  五軍軍務府的權力說大也大,擁有直接為王弋出主意的權力,可以隨時會見王弋,而且在關鍵時刻擁有調動軍隊的決定權。

  可是說小也小,他們只有決定權,也就是是否出兵,卻沒有調動權。

  徐榮最終還是被剝奪了兵權,這對于五軍軍務府來說是個極大的損失。

  盡管徐榮是隸屬于典軍府的將軍,但是在很多人眼中典軍府和五軍軍務府屬于軍事上的一文一武,同氣連枝。

  由于王弋創造了很多新的官名和職責,劉曄等人還沒有意識到他們和典軍府其實是兩個對立的衙門,將來會有很多沖突。

  不過王弋這一手政治手段卻真的讓所有人側目,整條決定就突出了兩個字——平衡。

  敲打了田豐等文臣派,讓他注意時間,不要在如今的時局下搞政治傾軋。

  使用了荀彧的計劃卻將文臣之首的荀彧推向了文臣的對立面。

  認同了軍方意見的同時卻削弱了非直系將領的權力。

  不少人錯愕的發現此時他們的主公已經不是那個少年熱血,四六不懂的青年了,他不在會用是非觀來判定一件事的正確與錯誤。

  如今整個河北的行事準則只有一個——利益。

  一切都要符合王弋的利益,一切都要符合河北的利益。

  這并不是一件壞事,這意味著河北將迎來一段高速發展的時期。對于在政治立場上完全站在王弋這邊的人來說,未來的一段時間將是他們獲得收益的最佳時期。

  這也不是一件好事,對于政治立場站在世家那面的人來說就要好好考慮自身的前景了。

  當王弋開始將自己的利益獨立出來,君權和世家的權力必然會有所沖突,真正的站隊開始了……

  王弋能有這樣的轉變,一方面跟荀彧等人的教導是分不開的。另一方面則是亮亮向他提出來的問題越來越刁鉆,他不得不閱讀大量書籍來補充知識儲備量。

  而讓王弋這么早做決定的并不是徐榮,徐榮這件事不是一個很好的契機,打外族終究是大功勞,這樣多少有些難以服眾。

  真正讓王弋下定決心的是國淵,國淵聽說王弋對一些奇怪的現象很有見地,他在為王弋忙碌他的百科全書時找到了一本特別的書——《論衡》

  國淵希望王弋能抽時間校正一下《論衡》中記載知識的正確性,王弋在看到第六卷的時候差點瘋了!

  無論如何王弋都很難相信,竟然有人在東漢的時候就發現了電的一些原理,這種知識的先進性簡直讓他匪夷所思!

  字數以夠六千,以下為知識擴展:

  《論衡》第六卷部分

  雷者火也,以人中雷而死,即詢其身,中頭則須發燒燋,中身則皮膚灼焚,臨其尸上聞火氣,一驗也。道術之家,以為雷燒石,色赤,投於井中,石燋井寒,激聲大鳴,若雷之狀,二驗也。人傷於寒,寒氣入腹,腹中素溫,溫寒分爭,激氣雷鳴,三驗也。當雷之時,電光時見大,若火之耀,四驗也。當雷之擊,時或燔人室屋,及地草木,五驗也。夫論雷之為火有五驗,言雷為天怒無一效。然則雷為天怒,虛妄之言。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