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筆閣 > 六零之等我準備好再穿越 > 第38章 自制辣椒面
  林文菊準備先做蒜香粉,找了家里的十幾頭大蒜,指揮著幾個小孩兒幫忙剝皮。

  用刀切成薄片,這個陰雨天氣曬干是不太現實的了,就干脆把它鋪平放到灶口里用陶罐密封烤干。

  用的是里面閑置的一個大灶,這邊也不影響大嫂他們做飯,還能給幫忙看看火。

  這樣等下一會兒燒小火炒辣椒的時候也不影響,小火慢慢烘烤就夠了。

  做好了準備,林文菊就拿著簸箕帶著四種辣椒去街沿了,和建安一人一把剪刀,將辣椒剪成小段,去掉后面的根蒂,方便到時候炒制的時候受熱均勻。

  一共十幾斤辣椒,兩個人剪得手都有些火辣辣的。

  好在二哥二嫂見著了,也過來換了下手,幾個人倒也很快就弄完了,就是手都有些火辣辣的。

  好不容易剪出來了,沒人敢用手去碰臉,覺得癢了也是讓幾個孩子幫忙撓一撓。

  用簸箕抖了抖,將辣椒殼和辣椒籽分開,到時候可以分開進行炒制。

  前期的準備工作就差不多了。

  等吃完飯就可以開始進行炒制了,這中午飯吃的,大家也都是食不知味的。

  就想早點見識一下,之前的辣椒面究竟是怎么做出來的,火速吃完飯收完碗筷,一家人老老少少都圍到了灶間,該出去吹牛的也不去了,該出去玩泥巴捉螞蟻的也不去了。

  林文菊見他們這么興奮,就開始指揮了,她也不怕被人偷師,畢竟她這個也是現從她的資料庫里面拼湊的,她自己也不確定這味道能不能接近六婆呢。

  再說了,這個就算知道怎么做,也需要掌握比例啊,她根本就沒啥比例啊!

  婆婆負責燒火,林文菊提要求了,要最小火,不然會把辣椒炒糊,這火候把控除了婆婆也沒誰了。

  同時林文菊也囑咐婆婆沒事兒看看火塘里的陶罐,看看她的蒜片有沒有烤干,時不時也要翻動一下。別沒烤干給烤糊了,或者給貼到陶罐璧上扯不下來了也不行。

  這可是高難度動作,把灶膛當做烤箱來用的,沒個十年八年燒火的功力,可做不來這活兒。

  炒辣椒的任務,林文菊就交給大哥二哥了。

  左邊一口鍋,她負責下辣椒,將四種辣椒段混合到一起,再鍋底擦了一些菜籽油,這樣炒起來不粘鍋又容易激發辣椒的香氣。

  辣椒炒起來,水分慢慢蒸發,整個灶間就飄散著一股辣椒味,沖得人直想打噴嚏。

  建安只能把灶間的門大大開著,讓整個辣椒味散出去。

  這味道一出去,院子里的人就來問了,問她家在干嘛,怎么這么沖的辣椒味。

  這個解釋的任務只能交給能說會道的二嫂了,可二嫂被嗆得直打噴嚏也舍不得走,只能帶著幾個小的出去應付了。

  三下五除二解釋了一番,又留了幾個孩子在門口避著些,她就又鉆進來感受火辣的風暴了。

  別說,即使是噴嚏不斷,她也只是出門“阿嚏”一下,就又進來了。

  十幾斤辣椒在大鍋里被大哥二哥快速翻炒著,慢慢地就變得焦焦脆脆了,待稍微晾一會兒,用手就可以捏碎了。

  林文菊用了個大簸箕給盛了起來,又讓大哥給辣椒鋪平,拿去后院里放涼一下。

  接著就要開始同樣的步驟炒辣椒籽了。

  辣椒籽炒完,林文菊擦了擦鍋,就將買的芝麻倒下去炒香。

  盛出芝麻,又倒了一碗鹽巴到鍋里,用來炒花生和干黃豆。

  等干黃豆和花生炒香,用篩子將花生和干黃豆分出來,剩下的鹽巴又用來炒花椒和香料,香料炒出味道來,還是用同樣的方法篩出來。

  至此,所有需要炒制的工作才算是完成了。

  放在后院晾了十幾分鐘,下一步就是磨粉,家里有搗蒜用的石臼,那個太小了用起來也費勁。

  婆婆干脆就貢獻出家里的石磨,用來磨粉,只是這會辣椒面用完了,恐怕是要多洗幾次才能再用了。

  剩下的辣椒、花椒、香料、炒花生、干黃豆就跟磨豆子一樣,從石磨上面的眼兒倒進去,大哥二哥負責推磨,之前炒制的干料就變成了細細密密的粉。

  十斤辣椒面還有一些香料,磨起來也著實費勁。

  她家三個壯勞力來回換工,也花了一個多小時,才完全磨成分。

  趁這個功夫,她就用石臼將兩塊桃酥也給搗成了粉末。

  去灶膛看看陶罐里的蒜片也快成型了,為了加快速度,她干脆也放鍋里加鹽炒了炒,這樣水分流失得快,很快便脆脆的了。

  用同樣的方法搗成碎粉,雖然比不上料理機打得細碎,但勉強也算是夠用了。

  最后,找了個干燥的大盆,將磨好的辣椒粉、花生黃豆粉、香料粉、蒜香粉、桃酥粉混合,又加入了炒香的芝麻、鹽、味精,均勻地攪拌,林文菊自制版辣椒面就出爐了。

  林文菊率先沾了一些嘗了嘗,雖然比不上之前買的成品,但已經很香了。

  無論是辣度、還是香度,都十分的層次豐富。

  讓家里人也跟著嘗了嘗,許是因為都付出了勞動的緣故,所有人一致認為,這個比之前林文菊拿出來的還要好吃。

  一個中午一家人就整出了十幾斤辣椒面,吃起來很香大家也就很滿足了。

  現在就是要想辦法把他們裝起來。

  林文菊借口自己有容器,趁機囤了三斤放自己空間里。

  其他的,家里就用油紙包起來,二兩二兩的裝了好十幾包。

  又用瓦罐裝了些,東拼西湊的才裝了大半。

  沒辦法,林文菊只能貢獻出一個今天從公社抱回來的老玻璃罐,又裝了兩斤。

  林文菊又裝了給呂知青的二兩,給她五姐帶的二兩,和她準備拿出去換的三個二兩紙包,才又裝了一斤。

  家里人這才感嘆,做的時候生怕不夠,盡想著往多了做。

  可做完了才知道,也沒東西裝也麻煩。

  這干燥的東西一旦被弄潮了,就懷了不好吃了,心血就白費。

  剩下的一斤,家里怎么想辦法擠擠也就裝下了,反正也就各家分了一些,無論他們是走禮還是送人,都是拿得出手的。

  最后,林文菊自己就得了四斤半,剩下的家里給裝好了。

  除開給建安留的,給建平也用油紙包了快一斤。

  也不知道馮建平收到家里寄來的一斤辣椒面會不會風中凌亂,菊花一緊。

  林文菊自己想得開心,不由得笑出了聲來。

  婆婆想著今天家里那么大陣仗,索性給院子里的人一家也裝了半兩,送他們也就嘗嘗味道。

  這個任務沒人愿意認領,索性就交給大孫子小賢才去了。

  小家伙兒樂顛顛的拿著幾封小油紙就去了,獻寶似地跟各家人演示,說這個是他家新炒出來的辣椒面,蘸啥都好吃,蘸鞋底都香。

  各家得了東西,有的也回了兩個果子,有的干脆留孩子喝了一碗糖水,也就不繼續探究了。

  至于馬桂香家,怎么說也沾親帶點故,婆婆還是也給送了半兩,多了沒有。

  林文菊空了就去知青點,把呂知青的二兩也送去了,然后揣著1毛辛苦費,高高興興地回來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