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筆閣 > 開局給秦始皇直播兵馬俑 > 第359章 明朝藩王的放養生活
  【剛剛說到宋朝的時候,就有人抱怨自己的呃朝代沒有存在感,那接下來就講講吧。

  對于大明啊,之前我都說藩王制度,相當于將老朱家的這些子孫當豬圈養了,后世對于大明藩王的印象——一事無成,行尸走肉,國家負擔。

  這么差的評價,和明朝皇帝幾乎各個都奇葩有相同的原因,因為明史是滿清入關以后弄的,如果是個漢人王朝接力還能好點,但滿清入關的話,那就自求多福。

  當然,這并不代表明朝的藩王本身是什么好東西,肯定里面有好的,但主要是一些名聲大的,真就是在吸整個國家的血。

  除了朱棣那一代,后面的藩王要多沒存在感就有多沒存在感,什么都不能做,知道是想要老朱家的子孫們享享福,但真什么都不做,養廢物的節奏,有點叫人想不通。】

  朱元璋沒想到天幕居然聽到了他的抱怨,然后就開始戳他肺管子。

  之前就大明藩王的問題,他當時憤怒,但事后也和戶部算了下如果真按照他定下的標準,后世國庫得拿出多少銀錢和糧食來供養。

  看到那個天文數字,朱元璋都沒想到會有如此巨大的負擔,揮手叫戶部大臣退下,思考該如何安排朱家未來子孫。

  【明朝對藩王的管理很有趣,朱元璋到底是出身小農,不是貶低階層的思想,而是他當了皇帝以后,并不信任為外姓的任何人。

  在他的設想中,天子居宇內,藩王鎮守四方,拱衛中央。

  很熟悉的呃操作,對不對?

  這不就是分封制嘛。

  導致了初期的大明,所有權和軍隊權基本姓朱。】

  洪武年間,朝臣和皇帝都不敢說話,顯然天幕在這話可不是褒義,連分封制都出來了,前面天幕對分封制的不贊成可還歷歷在目,相當于說他們大明逆行倒施。

  【朱元璋這么做,但后續甭管是朱允炆,還是朱棣祖孫三代,說辭不一,但基本都是在削藩。

  幾代人的努力啊,后面藩王的護衛被削得差不多了,調度當地軍隊得權力基本被沒收了,連朝諫得機會都越來越少。

  這個時候,就出現了一種管理藩王得新模式。

  其實就相當于持股大明朝,他們可以享受大明的分紅和利益,但想要插一手來管理卻是不可以的。

  也給明朝的藩王把紅線畫得清清楚楚,軍隊不可以碰,政治不可以談。

  但在這之外,享受大明朝得繁榮,不摻和政治的情況下,參加一些活動。

  這樣的話,朱家人的生活基本上就沒有其它選擇了啊,除了吃喝玩樂生孩子,他們還能做什么呢?】

  百姓很羨慕啊,還要干什么啊?

  但朱元璋確實生氣的很,給權力不行,容易養大野心,他們大明可是有個藩王造反成功的案例在;當廢物養也不行,這樣真和養豬沒區別。

  太上進不行,完全不上進也不行。

  真就是這也不行那也不行。

  【嘿嘿,明朝藩王的紅線,第一個觸碰的就是咱們的Judy了,造就了一個第一——唯一一個藩王造反成功的人。

  受到他的影響,朱高煦也在大侄子朱瞻基在位的時候造反了,但結果顯然不盡如意。

  在之后,朝廷對藩王的管束越來越嚴格,已經到了“故事親王非迎駕及掃墓,不許出城一步”的地步,這和圈養確實沒有區別,但人家的這個圈有點大哦。

  到了明武宗時期,明朝已經到了普遍朝廷的疲軟階段,社會危機嚴重、朝廷治理無能,又給了藩王一個機會。

  寧王就是當時很有想法的一個,只不過,前面咱們提到了王陽明的時候,簡單提過這個炮灰,他的造反可能唯一的作用就是扳倒了大太監劉瑾。】

  每個被提到的人除了王陽明,一個個都沒好臉色。

  只覺得這是在反復提醒他們,朱棣倒是成功了,但他這會兒親爹和大哥還活著呢,雖然有個出海的鉤子在那吊著,但現在就是在畫大餅啊,船都不知道在哪呢,生怕他爹稍不如意就不愿意給他錢、給他船,直接把他打發出去了。

  寧王已經淪為階下囚,心氣都沒了,天幕講的他失敗,起碼還開始了,等到這一世,直接出師未捷身先死。

  【哪怕是明末,起兵依舊是明朝的紅線。

  當時明末了,崇禎下了號召天下人馬勤王的詔書,有一位唐王啊,響應得十分積極。

  按照道理說啊,這是毀家紓難。

  但放在崇禎的角度,這些人朱姓的人,今日能勤王,明日就能擒王,然后這個唐王就悲劇了。

  我…都不知道該說什么。】

  “蠢貨!”

  朱元璋沒想到這里面還有這種門道,一群蠢東西,家國難存了,還在防范自己人。

  真要有人有本事,把皇位拿走又如何?

  他氣得頭疼。

  【但只要不碰紅線,藩王想要怎么玩都行。

  沒事就開始修修院子,呼朋引伴,不能參加政治活動,但和自己同樣閑的富貴紈绔玩玩總行吧。

  在王府建造上面,益王喜好是“廣筑臺苑”,永壽王的園林出名的有“涵碧池”“涌金橋”,臨潼王和保安王的園林中假山和水池則是十分聞名。

  藩王是不能結交重臣高官,但喝喝酒,和沒功名的士子聚聚會,誰能說什么呢?誰又會那么無聊去管呢?

  該說不說啊,這個生活我是有點羨慕的,只能說很適合不想翻身的咸魚,但架不住老朱家一代代太能生了,后面都要養不起。】

  百姓很贊成天幕的說法,一輩子吃吃喝喝都不用擔心其它,他們心里沒有什么抱負,吃飽穿暖一輩子不用為基本生活操心,就再幸福不過。

  當然,心中有理想有抱負的自然瞧不上這種生活。

  【有外國人來明朝的時候見到過藩王,他們在見聞錄里面的描述也是,挺一言難盡。

  “他們盡情吃喝,養得白白胖胖的,隨便看到一個就能知道是皇親,養尊處優。”

  你就說,前面這個描述,難道不像嗎?

  白白胖胖的,還都清一色的這個身材,我都忍不住想,要是老朱看到他家子孫排列成一個隊伍,然后全部站在那,他不知道什么心情啊。】

  天幕還特別促狹的模擬出來一個白白胖胖的形象,然后復制粘貼,組合成10?10的方正隊形,呈現在所有人面前。

  朱元璋什么心情?

  要被氣死的心情。

  大胖孫子確實喜歡,但如果是一百來個三四十多的大胖孫子,那就不如何美妙了。

  別說朱元璋這個直接當事人,就是其他人看到都受到了一定沖擊,經受多子多福思想熏陶的他們,頭一次感覺有點暈子孫。

  這瞧著震懾力是真足啊,擠在一塊尤為壯觀,他們見到那體型,第一時間想的都是:這得吃多少東西啊?

  然后就是心疼,想到就是用他們種出來的糧食養出來的一身膘,那個不舍啊。

  當皇帝的也沒好到哪去,想到若是他們的子孫,這么多人就知道吃吃喝喝紙醉金迷,就有種想把他們踢去修大壩的沖動。

  【說到奢侈,我們都不說那些別人嘴里的記載,就從實打實的陪葬品來說吧。

  朱高熾的第九子梁王的墓,出土的東西可真是叫我們大開眼界。

  長44.3厘米的云形金累絲鑲寶石簪,這個長度的簪子也就只能看看,戴在腦袋上不得戳死人啊;

  高24.2厘米的金壺,不敢想象有多重,想到目前的金價,眼紅的我啊;

  直徑15.6厘米的金盂、高4.9厘米的寶石帽頂……

  難怪盜墓猖狂,這不偷你偷誰啊?】

  朱高熾連這個兒子都沒認識,倒是先認識了一通他的陪葬品。

  對于皇家貴族來說,并不覺得這些有什么,可聽見天幕的話他們就有點坐不住,別拱火啊,本來他們的陵墓就岌岌可危,現在怕是剛下葬就得被人挖出來。

  【明朝的藩王有罪大惡極魚肉百姓的,但也沒有后面宣傳的那么不堪,他們總體的活動空間并不小。

  但是啊,也不要太高興,明朝藩王還有個很著名的活動——集體討薪。

  很簡單,朝廷經營的本來就入不敷出,占大頭的藩王拿走大頭,老朱家人丁興旺,朝廷根本拿不出那么多給藩王的東西,后面有的那也是可憐。

  以為生在老朱家就能一輩子錦衣玉食?

  別逗了,說不定還會被餓死。】

  大多數藩王對自己的生活很滿意,可一轉身就聽到這么驚悚的消息,集體討薪?

  朝廷窮到發不出他們的錢呢?

  雖然不知道哪一代,但誰都說不準是不是他們啊。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