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筆閣 > 開局給秦始皇直播兵馬俑 > 第160章 Judy,別糾結名分啦
  【后面我們judy感覺是愛上了下西洋開盲盒的感覺,畢竟每次鄭和回來都會給他帶各式各樣的土特產。

  像是第四次下西洋還帶回來非洲黑人,哪怕是朱棣是皇帝,那也很新奇啊。】

  別說朱棣,就是其他看到真正一身黑的人都張大了嘴巴,比之前天幕演示的小人還要黑。

  海外的人居然長這樣?

  難怪人家上癮,換他們也覺得新奇啊。

  自家地大物博,但什么好東西都是先給皇帝,該看的都看過了,別人家雖然不是那么實用,但新鮮啊。

  【朱棣在世時,鄭和基本上就一直在下西洋,一直六次。

  等到第六次鄭和回來時,朱棣已經去世了。

  而朱高煦呢,他沒那么好大喜功,要是鄭和前面幾次帶回來的都是什么良種、金銀礦石什么的,他還可能支持花費浩大的下西洋活動,但顯然不可能。

  所以他登基以后就停止了這個活動,但大家也知道,他前面監國太子當了很多年,但正兒八經的皇帝就當了十個月。

  實在是太胖了啊,都影響到健康,好口腹之欲。

  而鄭和閑置的這段時間倒是有功夫和太子朱瞻基講講下西洋的事情,等到朱瞻基一登基,重啟了這個活動。】

  朱棣眼刀子開始飛向胖大兒,不是因為下西洋,而是因為他吃到影響身體。

  這個問題一直都是他們努力的點啊,朱高熾苦下臉來,他爹怕是又得下狠手了。

  本來現階段已經在吃草了,過了今天該不會更加苦吧?

  【第七次,也是鄭和最后一次下西洋,他死在了航海途中。

  或許是預料到自己生命即將走向盡頭,在出發前他找到自己的好友交代了后事。

  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意義是巨大的,遺憾的是,明朝耗費巨大財力,鄭和頂著危險下西洋的資料,后來被兵部尚書劉大夏全部焚毀。

  因為當時的皇帝想要重啟,明朝就是這么一個復雜的王朝,因為經歷著巨大的變革,很多次都有觸及到發展的機會,可因為種種緣故,失之交臂。】

  誰也不能保證朱見深重啟下西洋活動就能改變歷史進程,可是,萬一呢?

  萬一在下西洋的活動中發現了良種,意識到東西方發展的巨大差距呢?

  因為期待,所以遺憾。

  劉大夏?

  朱厚照知道這個臣子啊,還很有美名。

  一想到這里冷哼一聲,這些文官都是如此,沆瀣一氣,威風得不行,連他這個皇帝都得看他們臉色。

  其他人也是滿眼的不贊成,不說別的,他們想要都沒有。

  真以為大海就是有船就能走的啊,鄭和幾十年的經驗可是無價之寶。

  你因為想要阻止皇帝就一把火燒了,先不說短視不短視的問題,明朝皇帝如此好脾氣的嗎?

  前面朱元璋和朱棣不是動不動就殺人嗎?

  朱元璋/朱棣:說就說,干嘛把我們說成殺人狂魔?

  被殺的鬼:你們說呢?

  朱棣同樣憤怒啊,他花了錢的啊,居然把這些一把火燒了,這跟挖他的心頭肉有什么區別?

  朱元璋冷哼一聲,“后世的文官好威風啊!”

  一聽這陰陽怪氣的話,洪武的臣子都沉默了。

  他們真是替后輩承擔了太多,哦不對,按照天幕說的,他們大部分都被送走得干干凈凈,算起來后世的文臣絕對不是他們的后輩。

  更氣了。

  【朱棣還有一個流傳得意之作——《永樂大典》。

  武功是夠了,也得來點文治嘛,他也知道自己在文人里面的臭名聲,下令“凡書契以來經史子集百家之書,至于天文、地志、陰陽、醫卜、僧道、技藝之言,備輯為一書”。

  類似于一本百科全書,兩千多人連編帶抄,從永樂二年一直到永樂五年,全書22900卷,11095冊,匯集了古今圖書近八千種。

  該說不說,朱棣的目的達到了。

  只可惜的是,先不說正本在不在永陵,單說副本卻是慘遭浩劫,大多毀于火災和戰亂,800多卷散落在世界各地。】

  朱棣還沒高興一會兒,又聽到一個噩耗,心痛的捂住胸口。

  這都是在干什么啊?

  他好不容易便本書,干什么給他玩這一套,該不會還要去挖他的陵看看有沒有正本吧?

  林書:那倒也不會這么喪心病狂,就是可惜啊,要是現在給她一個副本,想都不敢想啊。

  姚廣孝和解縉等人沒想到他們正在干的事情居然如此有名,立馬不覺得自家皇上磨嘰要求多呢,前邊編寫的也得仔細檢查檢查。

  等聽到遺失損壞時,他們的心痛不必朱棣少。

  解縉心里默想,還是得多找些人多抄幾遍,手斷不斷無所謂,怎么能散落不全呢?

  【后面朱棣兒子之間的明爭暗斗咱們就不說了,朱棣呢活得也算是長久,逝世時65歲,雖然和現在動不動就七八十的平均壽命沒得比,但那會兒要是高壽了。

  畢竟還在打仗呢。】

  得知自己能活這么長時間的朱棣本來很滿足,人生七十古來稀,可想而知這個年齡段有多稀少,他已經算是皇帝里面長壽的呢,不貪心。

  不過等聽到平均七八十的壽命,連兒子們的明爭暗斗都沒法顧及了,這是怎么活的啊?

  始皇帝/二鳳:他們也很想聽聽,畢竟他們兩個活得更短。

  林書當然是不可能說的啊,因為兩者相差的條件太多了。

  【朱棣一生都想要叫自己名正言順,更是做出種種啼笑皆非之舉來掩蓋自己的得位不正,很可惜太過拙劣了。

  更遑論后面的好后輩直接給他安個成祖的名頭。

  但是,和李世民一樣,因為他的功績夠大,因為他打出大明的剛強,他又是無比成功的一位皇帝。

  后代對于靖難之役的可惜只有內耗,對于建文帝更是沒有多少可惜。

  所以啊,judy,好好對百姓,好好治理大明,百姓會感恩你的,歷史會真實記載你的,后世會公正評價你的。】

  朱棣聽完深呼吸一口氣,他的心病確實就是名不正,哪怕天幕一路調侃,但,算是幫他開解了嗎?

  是啊,除了已經把他寫臭的文人,百姓和歷史都不在意這些。

  朱棣看了眼下面的兒子,難得沒有吼少年朱棣,兔崽子就愛干些有的沒的,造反都造了還干些多余的事情。

  只不過,想到自家好大兒的身體,想到四兒子的能力,發狠的想:大不了過二十年造點船把人扔出海去算了。

  不是喜歡打仗嘛,外面還不夠?

  【好啦,這就是咱們介紹的第一對最強父子,明天準時不見不散!】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