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筆閣 > 將門天驕:帶著逗比老祖宗們重生 > 第224章 好姐妹,見面分一半
  楚老夫人訓斥完后,才叫楚天驕起來。

  楚天驕趕緊的爬上榻想撒嬌,被楚老夫人嫌棄的一推:“臟得像個猴子似的,滾回自己院子去先洗漱,再過來用飯。今晚,必須給我吃一盅豬腦,這出去了這么久,也不知道這腦子長沒長!”

  一聽又要吃豬腦,楚天驕的臉立即苦了下來。

  楚蕓兒在一旁幸災樂禍:“大姐,你可是欠了三十幾盅豬腦了,慢慢喝吧!”

  楚天驕瞪了她一眼:“好姐妹,見面分一半,我喝多少,你就喝多少。”

  楚蕓兒撇嘴:“我才不幫你喝,誰讓你出去浪,都不帶我的?”

  楚老夫人聽著不樂意了,沖著楚蕓兒罵道:“怎的?你也想學你大姐離家出走?你大姐的腦子和武功,比你好一倍不止,她喝一盅,你就喝兩盅。”

  楚蕓兒哀嚎:“祖母,你偏心,明明我老老實實在家,為什么罰我?”

  楚老夫人抬頭望天花板,當沒聽見。

  反正現在楚家人,人人都知道家法里多了一條,只要犯錯,就喝豬腦。

  這項懲罰,連離陽侯都逃不掉。

  只要楚老夫人認為誰做了沒腦子的事,那除了早上的豬腦外,晚膳時誰面前便會多一盅豬腦。

  當晚,一家人團聚,還是其樂融融的共進了晚餐。

  席間唯一不和諧的地方,便是當李嬤嬤端上來兩盅豬腦,放在楚天驕和楚蕓兒面前時,其他人都在沖著她倆偷笑。

  第二日,楚天驕便被離陽侯親自帶著去了大理寺接受問詢。

  大理寺卿林華斌,便是林婉容的父親。

  因為自家女兒也是青松社的成員,林華斌沒少聽說楚天驕的豐功偉績,所以在接待楚天驕的時候,態度還不錯。

  又有離陽侯親自保駕護航,楚天驕沒有受什么刁難,只是將此去南寧,見到的南寧王府的情景,敘述了一遍。

  南寧王中毒,被軟禁,是她親眼所見,也是她親自救出來的。

  楚天驕的證詞,至關重要。

  關于南寧州牧府的情況,楚天驕說了自己親眼見到了兩個梁成。

  這是兩個案子,但都由大理寺主審。

  因梁成兄弟逃了,湘南軍匯同欽差,已經控制住了南寧,梁成兄弟的案子,要等抓到二人后,再行審問。

  沒過多久,李匡也在李二老爺的陪同下,到了大理寺。

  李匡是親耳聽到的謝容安的計劃,他的證詞,同樣重要。

  單獨問詢后,兩人被一起帶到了林華斌的面前。

  林華斌好奇的問道:“聽聞李公子曾被縣主打斷手臂,為何會與縣主一起游學去了南寧?”

  離陽侯也瞪著虎目在一旁盯著李匡。

  離陽侯對李家人成見已深,林華斌的問話,正問到了離陽侯的心坎里。

  他聽說李匡跟著楚天驕去了南寧時,就覺得這事有點匪夷所思。

  然后自己女兒還去膠州,居然與李家那小子聯手坑了梁家一百萬兩。

  雖然楚天驕解釋了兩人交情的由來,但離陽侯還是覺得李家憋著什么壞。

  李匡被問到在蹴鞠賽上,被楚天驕打斷手臂的事,有些尷尬。

  “啟稟林大人,當初小子被縣主教訓,不過是小子大意了。小子心中不服,一直希望能證明自己并不比縣主武藝差。

  小子起了爭強之心,希望能找機會再與縣主一決高下,所以才尾隨她去了南寧。”

  李匡的回答,是李伯昌在膠州,就叮囑過他的。

  回了上京,特別是在配合審案,或者陛下召見時,切不可露出對楚家任何人的親近之意。

  李匡雖然心里難受,還是知道這是大局,不得已,只能在堂上如此作答。

  林華斌與離陽侯交換了一下眼神,點了點頭,彼此意會。

  李匡這么說,他就知道折子怎么寫了。

  南寧王還真是運氣好,有彼此不合的兩家人替他作證,可信度大大提升。

  離陽侯心道:“李家這小子,還算上道。說的這話,差點連我都信了。”

  李家怕皇帝猜忌,離陽侯其實也怕。

  原本皇帝就對楚家人處處防備限制,南寧王的案子,因兩家小輩的卷入,把楚李兩家都卷了進去。

  本來一件非常好說清楚的案子,如果被皇帝想成了藩王與兩家武勛的勾結,那可就不得了了。

  幸好離陽侯和林華斌的關系還可以,林華斌為人也算正值,不會故意栽贓惹事。

  離陽侯剛才跟林華斌提到了大戰在即,不想朝局不穩的意思。

  林華斌立即懂了潛臺詞,表示自己會注意上折時的言辭的。

  王庭和王星然兄妹,早就回了上京。

  有王丞相提點,也沒有亂說話。

  于是,楚天驕和李匡二人的證詞,呈報到皇帝跟前時,便成了李匡找楚天驕尋仇,一路尾隨她去了南寧,準備伺機找楚天驕比武斗狠。

  楚天驕和王庭等人游學走到南寧時,準備去拜訪陸鈺,卻無意中發現了南寧王府氣氛怪異,于是夜探南寧王府,發現了南寧王中毒被軟禁。

  楚天驕救南寧王,巧遇一直跟蹤她的李匡。

  在大義面前,李匡做出了選擇,幫著救了南寧王。

  因南寧王提到東夷奸細,楚天驕混入梁府查探,李匡不甘示弱,也潛入了梁府。

  這才有了李匡偷聽到謝容安那襲話。

  兩人被梁成和謝容安的人發現,逃亡時合作了一把,一起逃到了湘南都督府報案。

  即使是這樣,皇帝看到折子,心里還是不舒服。

  為了讓南寧王身敗名裂,他要求三司會審,且允許大眾旁聽。

  這一下,滿上京城的人都知道南寧王昏聵,王府居然混進了東夷奸細的事。

  南寧王因此在百姓中得了個“糊涂王爺”的稱號。

  皇帝對此很滿意。

  沒了名聲,即使南寧王是皇弟又如何,以后就算他想干點什么,也沒有百姓愿意跟隨他了。

  三司會審的結果,和大理寺呈報的調查結果,基本一致。

  這一次,文官齊齊熄火,沒有從中做手腳。

  一方面,這有南寧王府暗中打點的效果。

  另一方面,誰也不敢同時得罪楚李兩家。

  會審結果呈報御前,南寧王御下不嚴,昏聵糊涂,致使東夷奸細混入這罪是逃不掉了。

  但要想定南寧王謀反,或是叛國,肯定是定不了了。

  南寧王的親王爵位,是先帝賜予的,非謀逆大罪,皇帝也不好給他褫奪了。

  幸好南寧王自己上折子,自稱昏聵不足以治理封地,請旨朝廷收回南寧封地。

  皇帝覺得這個弟弟,還算識相,手里沒有了封地,又沒實權,在上京,南寧王也就是個富貴閑人,翻不起任何浪花。

  皇帝下旨撤了南寧封地,保留了南寧王的親王爵位,改封為寧王,寧王禁足三年,世子陸鈺禁足一年。

  這個懲罰,對于一個有封地的親王來說,已經是非常重了。

  但能保住性命,甚至連爵位都保住了,陸鈺父子還是松了一口氣。

  至于沒了封地,就沒了主要的收入來源,這一點陸鈺倒是不擔心,自己還有很多隱藏的產業,足以支持王府開銷。

  緊接著,皇帝下的另一道旨意,卻讓人明白,他還是開始猜疑楚李兩家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