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筆閣 > 洪武興明 > 第159章 圍困平江
  朱文正在前線很快收到了老朱來信,老朱在信中對其大加勉勵,并表示洪都走私平江一案已斷,讓他安心作戰,等得勝歸來,叔父還要大設宴席款待。

  朱文正總算松了口氣,這口黑鍋壓了他幾年,時常讓人喘不過氣來,如今終于算是洗清了!

  只是讓他莫名其妙的是,李飲冰不知怎么就成了走私案的罪魁禍首?

  還被斬立決了!

  不對啊,我怎么不知道他干過這事?

  朱文正頓時大為感概,原來自己一直都誤會李飲冰,還以為他是個小人,現在看來,這才是舍身取義的大英雄。

  難為李飲冰了,竟獨自一人扛下所有!

  朱文正在心中默默許愿,以后逢年過節,一定要給這位大善人,多燒點紙才行!

  …………

  此時吳軍包圍平江已有半個月,卻只用投石轟炸,一直沒有正式攻打。

  因為這座城池非同以往,實在棘手的很。

  平江就是現在的蘇州,這座古城不但人口眾多,光城門就有十二個,其中還有河道穿行,保持著極為罕見的“水陸并行、河街相鄰”的雙棋盤格局。

  其水系河道號稱“三縱三橫一環”,全長80多公里,是全國河道最長、橋梁最多的水鄉城市,被馬可·波羅稱為“東方威尼斯”,法國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則稱贊它為“鬼斧神工”。

  這樣一座城池,又有大量守軍駐扎,若是強行攻打,必然見效緩慢,還白添傷亡。

  吳軍圍城十幾天,不見成效,之前又連勝幾場,軍心浮躁,恨不得一口吞下平江城。

  朱文正見苗頭不對,便聚將開會,商討對策。

  這個時候吳軍將星云集,不說那些老面孔,就連新來的李文忠、馮勝、華云龍、湯和、耿炳文等人,不是后來的開國國公,就是侯爵,可謂勛貴滿堂。

  朱文正如今身份顯赫,又深得朱元璋信賴,站在這幫驕兵悍將中央,背后大帳上,還掛著老朱親筆的“功超群將,智邁雄師”,一時是人人敬畏,無人不從。

  朱文正清了清嗓子,首先發言道:

  “平江城池堅固,敵寇眾多,今日招諸位前來,共商破敵之策,希望諸位暢所欲言!”

  常遇春最積極,還是第一個發言道:

  “依我之見,我軍應加大襄陽炮、七梢炮的建造,集中火力于一點,爭取攻陷對方城墻!”

  常遇春說得也是個辦法,只是這種辦法收效很慢,而且襄陽炮、七梢炮這種重型器械,也不是想造多少,就能造多少。

  因為每一門這種武器,都要幾十上百名士卒操作,就算武器再多,也不可能將士兵全都調去操作這個,那仗還怎么打?

  另外,敵軍也不是光挨打不動彈,城墻只要不是一下整個垮掉,人家也可以邊打邊修。

  所以這個意見提出后,也遭到不少人質疑,眾人開始議論紛紛,有人提出挖地道,也有人建議在平江城外,另建土丘,站在上面跟敵軍對射。

  這些都是古代戰爭常用之法,卻沒有一個能立竿見影。

  眾人越說越激動,都恨不得有個什么辦法,一日就城池拿下。

  李文忠卻一直沒有發言,他神情穩重,似乎在低頭思考著什么,朱文正揮手示意安靜,然后看向他道:

  “文忠,你可是想到什么?”

  李文忠一臉肅然道:

  “大都督,恕我直言!平江在我軍攻克的諸多城池中,都屬于最為險要的一類,敵軍人數又多。

  依我之見,我們當去驕去躁,靜下心來,一步一個腳印的攻打城池。

  誠王軍雖然數量很多,但也有個弊端,就是長期圍困下,糧草必然供應不上。

  等到那個時候,就是我軍破城良機!”

  李文忠可謂深謀遠慮,別人都只看到敵軍很多,他卻能想到,人多吃得也多。

  這番想法,正好跟朱文正不謀而合,不過他還有一點要補充:

  “等敵軍糧草見底,勢必會找機會突圍,到時必有一場惡戰,希望諸位不要掉以輕心,以免釀成大禍!”

  最后幾句話,朱文正說得殺氣騰騰,要是因為軍心懈怠,貽誤戰機,他可絕不輕饒。

  大都督在吳軍中威望日高,這一板著臉,吳軍眾將頓時人人肅穆,再也不敢麻痹大意。

  散會后,朱文正將湯和單獨留下,又悄悄叮囑一番。

  湯和是最早跟隨朱元璋的元老,朱元璋還是個大頭兵時,湯和就在義軍中混到了千戶。

  要是換個人,肯定要在老朱面前趾高氣揚。

  湯和卻不同,他認準朱元璋日后必定不凡,不但沒有看不起他,反而對老朱非常恭敬。

  因此,在吳軍中,湯和能力雖然不算突出,但為人低調恭謹,深受朱元璋信賴。

  …………

  另一邊,卻說張士誠打到這個份上,要說也該考慮開城投降。

  但他偏偏就沒這個想法,張士誠大事雖然時常糊涂,但為人卻十分硬氣,當初北元百萬大軍,將他重重包圍在高郵,他也硬生生挺了過來。

  這一次,張士誠仍然堅信,只要腦袋夠硬,就能贏得轉機。

  他在宮中,將手下幾員大將召集起來,也在商討對策。

  張士誠首先看向呂珍道:

  “呂將軍,城內防務可都妥善?”

  呂珍雖然新敗,卻是忠心耿耿,斗志昂揚。

  他這個人知禮儀、懂廉恥,不像黃寶那樣自私自利。

  既然張士誠對他有提拔之恩,那他就鐵了心跟著張士誠干,哪怕張士誠如今被打成落水狗,呂珍也沒有動過背叛的心思。

  聞言,呂珍當即說道:

  “請誠王放心,城內十萬軍馬,刀槍俱全,皆能各司其職,為誠王力戰到底!”

  這話雖略有夸張,倒也有幾分道理,張士誠本就富裕,即便臨時招募一堆新兵,武器還是可以配齊。

  至于鐵甲,在義軍時代,誰手里也不富裕!

  而平江是張士誠老巢,他在當地威望極高,許多士卒家中的田地,都是張士誠起義后,劃分賜予的,有這份情義在,愿意為他拼命的自然不在少數!

  張士誠又看向另一邊的張士信道:

  “十條龍備戰情況如何?”

  張士信是張士誠的親弟弟,可以說誠王當初能夠起事成功,至少有一半功勞,要歸在他三個弟弟身上。

  要不是這幾人都很能干,張士誠恐怕也不會有今天的成就。

  只是多年亂戰下來,另外兩個弟弟先后身死,只剩張士信還跟在他身邊。

  因此,張士誠對這個碩果僅存的弟弟非常疼愛,將親衛軍“十條龍”交給他打理。

  “十條龍”是誠王軍裝備最為精良的部隊,總兵力一萬,旗下近戰兵種,大部都裝備了鐵甲。

  因為分成十個千人隊,每隊代表一條龍,被張士誠喚作“十條龍”。

  這“十條龍”是張士誠看家保命的本錢,之前前線再怎么吃緊,他都舍不得將其派出,如今全靠他們救急。

  張士信聞言,當即拍著胸脯保證道:

  “大哥,你就放心吧!十條龍要么不出手,要么就給吳軍一個狠狠的教訓!”

  張士誠見一切妥當,終于心中稍安,接下來,就看他和朱文正,誰更耗的起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