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筆閣 > 好男兒留什么辮 > 第625章知府大人不好了
  一水東流下菊城,嶙峋黃石半江橫,風頹斷岸居民少,浪打扁舟過客驚,到眼蓼花開未了,浸空云氣杳無聲,陽陰洞里人何在,露白蔑蒼月自明。

  元至正十六年,為了防備愈演愈烈的南方義軍,元廷余闕重修安慶郡城,增墻高至二丈有六,浚通三道護城壕,引江水環之,封城西北萬觀門。據載:“忠宣公三引長江水。故道自樅陽門引達北門,匯于段塘;一自同安橋引達清水閘,由板井巷轉太平寺繞八卦門、南門而東,與樅陽門濠合;一自便民橋引從清水閘,轉外濠,北注段塘。

  正如當年的安慶舊城墻不能阻止蒙古大軍揮師江南一樣,這座重修的安慶城,也沒有阻擋住農民起義軍北伐,在短短五年后,也就是元至正二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章攻取安慶,因見安慶東控湖廣,西扼江南,實乃金陵鎖鑰,遂命常遇春加甓焉。

  其后,明廷的歷代皇帝都非常注重安慶城防,洪武二十三年,安慶衛指揮使戈預重修安慶府城,并疏浚護城河,加池深一丈。嘉靖二十年知府吳麟于城內加甃以甓。明天啟三年知府陳鑣、通判歐騰霄大修城池,“今城磚大半載有天啟二年黃石磯、鴨兒溝等造處,并陶人姓名其上。崇禎八年知府皮應舉補其傾圮,知縣黃配玄續砌周城、馬道,北關一帶增高雉堞,建敵臺四個,三浚舊濠。

  但由于弘光朝的不作為,屢次加固的安慶城并沒有成為金陵的屏藩,反而便宜了清廷,如今更是成為了楚軍水師西征的攔路虎。

  自進了二月下旬以來,依靠著安慶兩岸強大的火力,清軍牢牢地把楚軍水師擋在下游,連續的勝利令清安慶守將胡守忠和安慶知府張楷彈冠相慶,只認為有此江防要塞在,發匪定不能越雷池半步。

  當然他們也知道安慶關系到湖口、九江的安危,雖然不將楚軍水師放在眼里,但關防上卻沒有半分松懈,康熙十八年進士出身的安慶知府張楷甚至因為白天要忙于處理軍務,只能于夜里問政,以至于安慶府的百姓有事,也只能在入夜后向知府大人稟報。

  和往常一樣,今天入夜后,張大人就坐著轎子進了安慶城,他剛剛進了知府咱們,差役們還沒來得及點燈,府衙外就響起了急促的擂鼓聲。

  “何人擊鼓,還不快與本大人升堂。”

  居移氣、養移體,本官身為大清的五品大員,自然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的氣度,發匪來犯,本官尚且不懼,晚上有人告狀,能值什么事?

  府內的差役們不敢怠慢,點燈的點燈,拿牌的拿牌,那些負責儀仗的衙役也拿好了大棍分列到大堂兩側,只等知府大人升堂。

  “威武……!”

  在衙役們的呼聲中,府外告狀的兩個人被差役押進了大堂,張知府拿眼一看,卻見得來人正是本府的舉人王大德,另一個卻是一身短打衣衫,臉上青一塊,紫一塊,看樣子是挨了打。

  “堂下何人?有何冤屈,見了本官,還不下跪?”

  雖說和王老爺相熟,可是在這公堂之上,張大人還是要顧忌朝廷體面的。

  那被打的漢子“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只趴在地上干嚎:“青天大老爺,草民冤枉啊,草民是冤枉的。”

  王大德卻微一拱手:“本老爺是順治十三年江寧鄉試舉人,按朝廷章程,可見官不跪,不過今天本老爺是來告官的。”然后抬手指向跪在地上不停求饒的漢子道:“知府大人,本老爺今天告的就是張五的娘子,張秦氏,今天本老爺去張五家收租,熟料,那張秦氏見本老爺玉樹臨風,風流倜儻,居然想和本老爺茍合,呸,本老爺乃是堂堂的舉人,詩書傳家,安慶城誰不知道我王大善人的名聲,如何肯因為美色失節,自然是抵死不從,這時正好張五回來,他不打他娘子,反而來打本老爺,因此被本老爺的下人們揍了一頓,這廝不服,非要扯著本老爺見官。”

  “你胡說,明明是你看我家娘子貌美,見色起意,我阻攔你,你就讓你的下人打我,你還在這里誣賴好人,還請青天大老爺明斷!”

  張五氣哭了,趴在地上不停地磕頭,他相信朝廷是講法律的,知府大人身為百姓的父母官,肯定會秉公執法的。

  張知府眉頭一皺,瞥了一眼站在堂下旁若無人的王大德,轉頭問張五道:“你說王大德企圖強殲你妻子,可有人證、物證?”

  “青天大老爺,當時小的家里都是王大德的家丁,他們可是親眼所見的……。”

  張五聲音越說越低,他又不是傻子,證人都是王家的人,又怎么可能替他說話。

  張知府大怒,將桉幾上的驚堂木重重一拍,喝罵道:“混賬,沒有人證、物證,你居然敢來府衙告狀,你莫非是來消遣本大人的,來人啦,拖出去重打三十大板。”

  “大人,小的冤枉呀……!”

  聽到要挨板子,張五急的臉上漲的通紅,只拼命地哀求,他沒讀過什么書,大字也不認識幾個,又哪里知道告狀是需要證據的,當時只憑著一時怒火,才拽著王大德見官的,誰知道林大德這廝居然反咬一口。

  “王老爺,你是苦主,你看這桉子是不是可以結桉了。”

  對張五是一個臉色,對王大德又是一個臉色,王大德好歹也是個舉人,同門在朝為官的師兄弟也有不少,張知府自然要多加籠絡了。

  “罷了,反正也沒奸成,這棍就免了罷,我王大德好歹也是十里八鄉,遠近聞名的善人,犯不著為這粗莽漢子壞了名聲,如今發匪寇關甚急,本老爺還要回去發動鄉紳助餉,這就告辭了。”

  王大德鄙夷地看了跪在地上磕頭的張五一眼,朝張楷拱了拱手就自顧自地出了衙門。

  “還不快出去謝謝王老爺!”

  張楷揮了揮手,喝退了正押解張五的衙役,心中卻盤算起來,王大德說發動鄉紳助餉,其意思就是明天要送錢來,這里面,肯定會有自己的一份,這會哪里還有閑工夫處置張五。

  正思量著明天能得多少銀子的時候,一名差役卻急匆匆地跑進了大堂,上氣不接下氣地說道:“大人,不好了,發匪舉火夜渡,江上全是燈火。”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