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筆閣 > 寒門小郎君 > 第147章 監生的特權
  莘瑤琴欲要撲進趙慶的懷里,最終還是忍住了,坐在八腳圓鼓凳上癡癡的看著趙慶。

  她雖是因為家世破落,賣到教坊司里做了一名清倌人,心里還是極為遵從女子的三從四德。

  在沒有正式嫁人以前,不會與任何一名男子有過多親密的接觸。

  今天把趙慶喊來,單獨留在游船畫舫里。

  貼身丫鬟不在身邊,單獨與她此行。

  莘瑤琴的內心已經不安了,有著幾分不守婦道的愧疚,若是在做出撲進男子懷里的行為,現在情緒激蕩或許不會產生異樣的情緒。

  等到情緒平復以后,說不定羞愧的直接跳進漕水里自盡。

  在莘瑤琴的心里,女子的三從四德比天還要大。

  莘瑤琴心中感傷,桃花眸子里似是有淚光:“此去一別,不知道何時才能與小郎君再見面了。以小郎君現在的情況來看,需要依次參加縣試、府試、鄉試接連高中以后,才能前往京城里參加會試,與各州讀書人爭奪金榜題名的進士。”

  在今天以前,莘瑤琴比起任何人都希望燕薊府的府治所搬到小汴京,這么一來,小汴京越發的繁華了。

  小汴京來來往往的官商越多,對于汴京船娘來說越有利,小汴京十二花魁的名氣隨著官商增多,只會宣揚的更加聲名鵲起。

  如今,莘瑤琴突然不想見到燕薊府的府治所搬到小汴京來了,倘若還在京城附近,不需要等上太久的時間。

  趙慶參加過縣試,考中了縣試的童生功名,隨后前往京城參加府試的時候,兩人就能在京城里見面了。

  最多一年,便能再次相逢。

  至于趙慶能不能通過縣試,莘瑤琴見識了她作出一曲新詞《水調歌頭》的才情以后,心里篤定他可以高中童生功名。

  莘瑤琴說了一句得罪所有汴京船娘的話:“倘若燕薊府的治所還在京城附近。了。”

  趙慶明白這句話的意思,顯然不是為了操心朝廷政令:“據說京州的州治所也有意搬來小汴京,京州刺史和節度使已經多次上奏,提議京州治所與京城分開了,六部官員正在商量這件事。”

  京州治所同樣是要搬來小汴京的消息,傳的沸沸揚揚,就連白身的趙慶都知道。

  莘瑤琴時常接觸官商,消息更加靈通,對于州治所是否搬來的情況了解更加清楚。

  莘瑤琴幽幽的嘆一口氣:“不只是提議了,戶部和京州的藩庫各自撥了一半的銀子,就等著明年開春,在府治所以北的地方修建州治所了。”

  趙慶暗自感嘆了一句,不愧是小汴京的十二花魁,消息靈通的程度令人心驚。

  她所說的這些消息,即便是小汴京的官員都不知道,沒想到她居然了解的如此詳細清楚。

  州里的官員瞞著小汴京官員,趙慶沒有感到絲毫的意外,篤定了州治所十有八九要搬過來了。

  倘若州治所要搬遷到小汴京的消息,傳得人盡皆知,多半是假的。

  只有密而不發,瞞著小汴京上上下下所有的官商,才有可能是真消息。

  這其中涉及了很大的銀利,修建州治所可以中飽私囊一大筆銀子,暫且不提,就拿地價一項來說,足夠州里的官員和京城里的中樞官員賺的盆滿缽滿。

  京州刺史和京州節度使不會把消息透露出去,導致地價大漲,小汴京的官商爭相購買州治所所在的土地,坐等著地價上漲。

  封鎖了消息,州治所所在的土地,依舊是銀價低廉。

  州里的官員和京城里的京官如今什么都不要做,只需要趁著地價低廉買走土地,等到京州州治所搬遷到小汴京,手里土地的價格就會暴漲。

  莘瑤琴想著趙慶參加鄉試也在小汴京了,不能前往京城,情緒越發的低落了:“奴家不想去京城了。”

  說完這話,青帷幔后面的莘瑤琴,聲音里帶了一絲哽咽。

  趙慶伸了伸手,想用手掌撥開青帷幔,拍在莘瑤琴消瘦的肩膀上,安慰兩句。

  他顧及到了女子的三從四德,沒有真的把手掌拍在消瘦肩膀上,又落了回來。

  趙慶安慰了一句:“往后的日子還很長,說不定需要仰仗瑤琴姑娘的照顧。”

  莘瑤琴聽到一句仰仗她的照顧,破涕為笑了,手指繞著垂云髻的發絲:“奴家的官位不高,卻是受到宮里的女官六局管轄,與宮里的貴人有著接觸。小郎君放心,等到奴家在京城里站穩了腳跟,花銀子幫著小郎君捐一個監生的身份。”

  國子監的監生相當于秀才功名,一般人想要得到秀才功名,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從縣試、府試往上參加科舉,連過兩道大關,成為一名秀才。

  國子監的監生就不同了,一般是朝廷賞賜有功的文武百官,蔭補官員的后代子孫成為監生。

  不用參加縣試和府試,可以直接參加鄉試,起點比起普通人高了太多,省去了很多的苦工。

  另外,監生還有一個好處,以相當于秀才的監生身份,外放到地方做官。

  讀書人想要做官,需要再通過鄉試以后,考中了舉人的功名。

  監生卻能打破慣例,直接外放做官,在地方衙門做一名小官。

  由于監生的家里大多是簪纓世家,以及名門望族,只要能夠拿到進入官場的敲門磚。

  在地方做的官職再小,朝廷里有人照顧,比起進士升官還快。

  國子監的監生除了蔭補以外,還可以用捐納的方式獲得,只不過需要認識地位足夠高的達官顯貴。

  莘瑤琴所說的宮里貴人,顯然是擁有足夠的關系幫趙慶捐納監生。

  趙慶笑了,沒想到還有意外之喜,得到了莘瑤琴許諾的一句捐納監生,有了名門望族子弟才能擁有的優待。

  他不是一個古板的人,更不是只認死禮鉆牛角尖的讀書人,看不起監生的身份,認為從縣試開始一步步高中鄉試舉人,才是正統。

  只要能夠進入官場,無論是通過按部就班參加科考的科舉,還是捐納了監生。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