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筆閣 > 官梯之【基層公務員】 > 第899章 王鴻濤的極端言論和宏偉構想
  王鴻濤對教育問題有過深入的思考,話題已開,有種不吐不快的感覺,誰還不是個憤青?

  繼續說道:“明則是義務教育,實則廣大兒童享受不到義務教育帶來的公平。貴族班、加強班、奧賽班、宏志班等等,多如牛毛的分類,實質上隱藏著不的價格,形成不同的收費,加重廣大家長的負擔。

  一個私立學校,一年學費動不動就是5萬元、8萬元,乃至10多萬元。加之,廣大農民為了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在農村上學,于是一窩蜂的往城里擠,結果沒有城市戶口,上不了城的公辦好學校,只能上高價的私立學校。

  私立學校的生命就是生源,一旦沒有生源。就必然使出千方百計。給學生加作業、讓學生惡補。你的學校做一套試卷,我的學校做五套試卷。你的學校一月一考,我的學校一周一考,甚至一天一考。鋪天蓋地考試,看則表面上學習提高了。實則把學生變成了木偶,變成了考試機器;于是,民眾給這樣的學校起了一個有意義的綽號:考試工廠。在這樣的工廠里,孩子們所有的日子都變了顏色。嚴重摧殘了孩子的身心。這不是危言聳聽,看看班里有幾個不戴眼鏡的。而且近視現象已瘋狂撲向小學,近視年齡越來越低、近視度數卻越來越高。

  沒有了興趣、沒有了愛好、沒有了求知欲。厭學現象日趨嚴重,甚至出現自殺和抑郁。童年的味道發霉了、變質了、變味了,

  這背后的原因藏著民族的千年大計。就是不敢生、不愿生、生不起,生起了又育不起,必須像這種行為說不!兩個行業絕對不能私有化:一個是教育;一個是醫療。一個是育人的,一個是救命的。這是良心的事業,不能贏利!

  醫療的問題,我們解決的差不多了,這次重磅出擊,直接把學區房、天價學費、培訓機構、學業負擔等等頑疾,連根提拔起來。

  人擋殺人,鬼擋殺鬼,誰阻礙了長安生生不息的延續,誰阻擋了年輕人生孩子和教育孩子的事情,都將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

  市長,我決心已定,私立學校的大規模擴張,并未提高我們整體的教學質量,但卻讓很多民眾,付出了超過正常義務教育應當付出的,幾十甚至上百倍的代價,很多家庭由此致貧,還不出手干預,行嗎?!

  還有個事情我給你透露一下,我和教育部的幾位領導有過探討,正在謀劃出臺民辦轉工作政策,想資本說不,我們給教育部當個試點市吧,把這項工作走在前頭,希望你能支持我!”

  教育的亂象,胡昊何嘗不知?只不過沒有深層次的想過,經過王鴻濤的一番高談闊論,透過現象也看到了本質,這確實是項利國利民的惠民工程。

  俗話說,雁過留聲,人過留名。為官一任,肩負黨和人民重托,誰都不想碌碌而為,自當盡心盡力,全力赴之。

  任,既是一任為官,施政一地,又是一任為責,負責一方,金杯銀杯不如群眾的口碑,把這件事干成,畢竟成為長安里程碑的一件大事,創造歷史的誘惑力太大了,又不是花自家的錢,就算拒絕書記會斷了這個念頭?

  想通了后,胡昊堅定地說:“書記,我支持你,長安的教育總體上還行,但是老百姓罵的也很狠,尤其是私立學校盛行,確實極大增加了老百姓的負擔。你說怎么干就怎么干吧,市政府全力支持,錢不夠咱們想辦法,搞教育就算砸鍋賣鐵都不怕別人說閑話。”

  “市長,感謝!和你搭檔是我的福氣!盡管教育事業投入大,見效慢。但是一旦完成前期的投入,在后期就能獲得成百倍的收益。你想想,十年、二十年后,受益的長安人會更加熱愛長安,參與長安的建設,即使不在長安,也能心系長安,月是故鄉明、人是家鄉親,‘秦商’大會有多少長安人支持、投資長安,這都是鄉情呀!”

  胡昊忽然想到,書記僅僅談了幼兒和小學教育,花費的金錢就是海量的,那么初中、高中呢?忍不住有些擔憂,財政到底能不能支撐起如此大的負擔,便問道:“書記,還有啥想法?你讓我有個心理準備吧。”

  王鴻濤笑了笑,說道:“別擔心,不會把長安弄破產的。初中和小學類似,同樣要滿足義務教育的需求,做到公辦學位全覆蓋,逐漸減少私立初中,其實初中才是那么資本‘薅羊毛’的主力軍,因為義務教育初三結束,面臨著初升高的壓力,誰都想去一所好的高中,所以‘分分分’就成了學生的命根,家長的投資會更大,所以公平的初中教育意義更大,我們先把學位、校舍、師資的力量解決了,再談質量的問題。至于高中嘛,不用擴張,但是同樣得消除私立辦學,朝著公平教育的方向不懈努力,不過專業人做專業事,這得組織教育專家拿出切實可行的方案,我們要做的就是把好關,搞好后勤服務。”

  “五五分流制”不遠了,所以沒必要建太多的高中。

  胡昊以為這樣就結束了,沒想到聽到王鴻濤忽然說:“市長,我想在長安建一所大學!”

  “啊?”胡昊驚呼道:“什么?書記,你要建大學?為什么呀?”

  印象中,政府管的就是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教育,最多是職業教育,大學,好好支持他們發展就行了,建設一所大學可不是修個學校、招聘幾個老師的事,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審批的難度太大,想想就頭疼,豈是一市能完成的?

  胡昊的反應在王鴻濤的意料之中,這些話讓書記、省長聽到都會覺得不可思議,于是便說:“市長,全省大學名額就擺在那里,十幾萬。但是,我們放開了戶籍限制,長安人口急劇增加,隨之面臨的是孩子們競爭變得激烈,這是政策造成的,不該讓學生買單。不能只看到建設一所大學的困難,要想想多一所大學的好處,一所好的大學對一個城市的發展意義是巨大和長遠的,價值是無法估量的,能帶動經濟的增長,增加城市的繁榮度。如果大學教學質量好的話,可以為城市帶來文化、精神、創新創造、人才等等很多貢獻,也可以吸引更多高質量的企業來城市投資、發展。而且,一所大學能解決多少就業?總之,我認為是百利而無一弊,再難,我也要去試試,不能自己就把自己嚇唬住了。”

  胡昊發現,自己面對書記時,很容易失去判斷力,這不,心里開始盤算新建一所大學的好處了,越盤算越興奮,還真是好處多多呀!

  “書記,可是我們的大學實力很強,再辦一所大學會不會形成內部相互競爭?還有,一所實力強勁的大學,需要好的師資力量,從無到有,需要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沉淀吧?”

  “市政,長安名校多,這是我們的優勢,就像一個大家庭,要另立門戶,這些哥哥姐姐們肯定要支援呀,要不然出去后日子如何能過好?所以,出人是他們應盡的職責,這么多大學,扶持一個小兄弟,問題不大。而且,我們還可以放眼全國引進人才,名花雖有主,鋤頭更無情,只要鋤頭揮的好,哪有墻角挖不倒?什么房、科研經費、待遇之列的,都是浮云,為了長安人的千秋萬代,我們要有不計成本的決心來干這件事情。”

  胡昊問道:“那我們的辦學方向是什么?”

  王鴻濤想了想,認真的說:“一所好的大學,應當是有靈魂的,更要有使命。我覺得培養人才的方向應該是: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動通信、互聯網區塊鏈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以合成生物學、基因編輯、腦科學、再生醫學為代表的生命科學領域;融合機器人數字化新材料的先進制造技術;以清潔高效、可持續為目標的能源技術;空間和海洋技術等等,新大學必須要有新氣象,設置專業必然要快人一步,以實用、就業為主,那些亂七八糟、用處不大的專業暫時不需要考慮,全部都要高精尖。

  大學的宗旨應該是:宗旨是這樣的:解決卡脖子技術,提高國家生產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社會創造價值。

  要思考,社會希望大學提供什么,我們要幫社會解決什么問題。

  我覺得交大王校長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說中國大學在中國若干的關鍵領域或卡脖子問題上,沒拿出解決方案,沒解決這些問題,我們沒有臉說我們是世界一流大學。真正的一流大學是社會對你的尊重,是當你為這個社會做出卓越貢獻時,社會說你真是一流大學。

  這是需要我們思考的問題。如果大學不培養這樣的學生,或不讓未來莘莘學子具備這種情懷,是教育的一種失誤。

  我們可以和行業巨頭們合作,比如龍騰科技、阿里、企業、華為等等,讓他們參與辦學,為他們定向輸送人才。還可以尋求教育部、工信部、科技部、人社部的等部委的支持和幫助,建成省部共辦學校。

  市長,我們要是把這件事辦成、辦好,我們就是秦省的功臣,堪稱秦省史上最大的‘政績工程’!”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