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筆閣 > 港娛的人生模擬器 > 第072章 搶銀行也就這利潤了
  竹社吳大哥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等直升機都離去后,林正瑛看看左右,才打著傘無語道,“導演,我們?”

  趙東淮早讓場務助導等帶走了攝像機,平靜道,“和我們有什么關系?該做什么做什么,拍戲。”

  拍完航空取景,就是機場外取景了,機場外也不止一次景,第一次是藍潔瑩和何情乘坐飛機抵達,被張幗榮飾演的姑爺仔騙走。

  跟著是林正瑛飛過來找女兒,救女兒,在這一帶找到阿榮,打斗,揍阿榮和他同伙,再追阿榮令阿榮跳天橋撲街被車撞死了。

  ………………

  一段時間后。

  颶風營救劇組拍戲順利,兩次正式拍攝就過了藍潔瑩和何情的戲,當林正瑛出場,在這里拍追逐張幗榮的戲時,才出了一點意外。

  阿榮從機場外一路奔跑,上天橋,阿瑛搶車追,阿榮跳橋,是先跳到下方一輛停著的貨車,下車,再被另一輛車撞。

  替身一個連續下跳沒跳好,從貨車下跳時踩壞前擋風玻璃,還在落地時崴腳受傷,沒法繼續了,只能喊咔。

  那塊玻璃也不算徹底踩壞,出現一點凹痕裂痕。

  車子什么的,都是從彎彎這里租賃的。

  暫時咔工了,租車公司的人上前淡定道,“一塊擋風玻璃三千港幣,記賬吧。”

  這話剛落地,一個場務就走出來,低罵,“撲街,別以為我什么都不知道,我一個親戚就是在彎彎開車玻璃店的,這擋風玻璃出店最多兩千港幣,按成本算。”

  租車公司的人不樂意了,“槽,出廠價分到我們桃園分銷商,還是一千港幣一塊呢,你怎么不直接去廠家買一塊?說三千就是三千。”

  “我們去玻璃店拿貨,至少2000多港幣一塊!”

  “你們這么大劇組,還缺這一塊玻璃錢?賠不起拍什么戲啊。”

  場務大怒,還想說什么,扛著手持攝像機的趙東淮才開口,“好了,按3000計算。”

  場務見狀,也不多說了。

  租車公司的則是燦笑點頭,“老板大氣,祝你們開工順利。”

  趙東淮沒有再多說,走回去打算重來,替身崴腳受傷?換一個就是了,這年代港島不缺龍虎武師。

  行走中,他腦海中又閃過一道靈光。

  汽車玻璃貌似也大有可為啊。

  他想起閩南省一位靠玻璃起家的富豪的故事,那位就是1983年承包了一座小玻璃廠,開始做的是內地“查水表”那種水表的玻璃,到了1985年才把產業轉移向汽車玻璃。

  這里面好像有個不知真假的小故事,那位曹富豪坐車,被司機訓斥別碰壞了玻璃,幾千元呢,他本身是做玻璃的,驚詫怎么會這么貴。

  回去一查一研究,臥了個大槽。

  一塊成本還不足200元人民幣的汽車擋風玻璃,市場零售價能賣三四千元,這是1983年!

  別覺得1983年一塊玻璃那么貴,沒人買的起,可以說這年代內地開車的,私家車極少……也不是賣給私家車的。

  六七十年代卡車司機,80年代初的出租車司機,小車司機,一般人根本應聘不上這種工作。

  那個年代內地很多車都是進口的,包括走私車,而內地玻璃廠在生產工藝上,卻很難制造汽車玻璃,就算制造,也遠比不上國際標準,車玻璃幾乎被島國玻璃壟斷。

  島國貨就是賣的那么貴,成本不足兩百元人民幣,能給你賣15至20倍,搶銀行也就是這利潤了,公車、走私車才是大客戶。

  那位閩南省曹富豪,進口各種生產玻璃的國際器械,生產出第一塊追國際標準的車玻璃,如前擋風玻璃,在定價2000人民幣一塊,供不應求。

  初期因為產能、公司鋪貨渠道之類限制,發財不算太快。

  畢竟一個鄉鎮企業起步,哪怕進口了外國生產線和生產工藝,想一下子鋪貨全國,也需要時間慢慢賺錢,慢慢擴大經營。

  但他的確做到了,成為華夏車玻璃大王,日后傾銷歐美,哪怕是阿妹家,30美刀的一塊玻璃,到了零售商那里能賣200多刀一塊,這層層分銷抽利太多,他跑去玩直銷。

  后來還被阿妹、麻大拿起訴,花了一億多,打一場曠日持久的反傾銷案。

  趙東淮上次在阿妹買的那一批廢紙,以及工業空氣凈化器賣掉轉來的4000多萬港幣,已經到賬了!

  那件事是颶風營救正式建組前做的,現在颶風營救都快殺青了!只剩下彎彎一些外景戲而已。

  “我要是從零開始建玻璃廠,太慢……我還想著拿下邵氏院線呢!必須在1985年4月前,籌夠錢,才有機會從潘迪笙手里搶到。”

  “原本想著借這次彎彎拍戲之行,順便找彎彎的生產工業空氣凈化器廠家,買點貨轉運一波賺錢。”

  “但車玻璃,擋風玻璃?租車公司那家伙說出廠價才1000港幣一塊,折四百人民幣,現在內地壟斷的島國玻璃,賣三四千人民幣啊!”

  這是什么概念?1983年黑市價,一港幣才合4毛人民幣。

  這特么比工業凈化器還賺多了!

  還有,出廠價賣給彎北、桃園、彎中等地分銷商是1000港幣,一市一縣的分銷商賣給一個個玻璃店,又加價,門店賣給零售買家再加一波價格。

  屬于社會全行業基操。

  后世互聯網大數據時代,各種大平臺還殺熟,宰完賣家宰買家,然后財報“年年虧損”……錢都人間蒸發的說。

  拍完今天這場戲,劇組移步桃園機場之后,趙東淮把瑣事交給林正瑛和程曉東了,他自己想了想,先聯系了工業空氣凈化器廠家,出廠價一臺2000多刀,但加上稅收就3000多刀了。

  運回內地賣一萬刀,百分之二百多凈利潤,賺!

  車擋風玻璃,1983年彎彎最大的玻璃企業,彎玻集團,第一個平板浮法玻璃廠剛剛投產幾個月,還是和牛不落合作,拿的牛不落最先進技術。

  浮法汽車玻璃,一般就是目前全球最先進的擋風玻璃技術了。

  他嘗試去打電話談,提了提自己可能進貨量大,千萬級港幣的進貨量,那邊很果斷,計算上稅收,也直接就折合750港幣一塊,等于300人民幣一塊。

  他要是買一千萬港幣的貨,運回內地和島國擋風玻璃一個價,賣三四千人民幣一塊,這特么理論上直接變一億港幣!

  問題還是掙人民幣容易,換算成港幣回來,難。

  你總不能找一個個需要擋風玻璃的車主,一塊塊賣,還都要求對方用港幣結賬,那太扯淡,那也基本都是公車啊。

  一省找一個分銷商,省級再找市縣級?那會一層層降低利潤,但依舊比工業空氣凈化器賺的多。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