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筆閣 > 扶明錄 > 第1637章 不和
    可是常宇此時不知身在何處,雖然錦衣衛和東廠出動很快就會聯系上他,但一去一回怎么也得十來天吧。

    十來天等的起。

    崇禎帝走出乾清宮,站在廊檐下看著夜空之下又飄起了雪花,闖賊無論真降還是假降自然也等的起,別說十天半月了,便是半年他都等的起,甚至巴不得等上個十年八載呢。

    皇帝大發雷霆將內閣大佬罵了個狗血噴頭,這無疑傳遞出一個信息:皇帝不想和談,至少是反感和談。

    但這依然不影響百官繼續撕逼爭辯,明朝的朝堂還是很民主的,允許有反對派也允許你撕逼,不是一言堂,有時候皇帝拍板落定的事都不好使,而且還有些人特別喜歡和皇帝反著來,甚至以挨板子被罰為榮。

    更何況這件事確實以和利益最大,所以叫囂和談的人不在少數。

    但李邦華等幾個大佬也開始閉嘴不言了,沒有和皇帝達成共識也絕對不表態,但什么時候能和皇帝達成共識,他們知道要等大太監回來,他才是最關鍵且能左右皇帝想法的人,而且他們堅信常宇會從最大利益考慮的,不會冒失的和皇帝站在一個陣線,拋去個人喜惡,他們對常宇在大局方面的抉擇還是很認同的。

    一眨眼九天過去了,京城朝野上下還在議論不休的時候,錦衣衛快馬入京,而后吳孟明急忙入宮求見:常宇順江而下已近南京,得知李自成求和封王之事,就先讓錦衣衛捎了句話給過來:“全力備戰!”

    崇禎帝聽完這話后,蹭的就站了起來,緊握雙拳來回踱步:“知朕者,常宇也”。

    “皇上,臣也是贊同開打的,如今咱們勢大,常公公部署數月之久豈能半途而廢,當趁此機會永絕后患”吳孟明趕緊道。

    崇禎帝嘿嘿一笑:“卿乃朕之股肱之臣,自當與朕一條心”說罷又道:“常宇理應不只這一句話吧”吳孟明輕咳一聲:“聽那來報之人說,常公公當時聽了闖賊要求和封王之事,忍不住穢語……:去他罵了隔壁的,憑他還封王,封個王八!”

    哈哈哈哈,崇禎帝大笑:“罵得好,罵得好,甚得朕意!”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話說常宇從石柱離開之后,順江出川,發現荊州還在李自成手中,左良玉攻了數月并未破城,且因過年還停止攻伐。

    不重要!

    常宇本也沒指望左良玉會真的出力打荊,這貨本來就是做樣子給他看的而已。

    看破不說破,大家還是好朋友,除非常宇現在橫渡黃河將李自成在西安干趴,這邊左良玉不出一個月比能攻破荊州!

    這個時候的左良玉雖被常宇以勢壓人低了頭,但其賊心依然不死,就想看看局勢如何發展,是否還有機會,若常宇破了李自成收復西安,那機會就渺茫了,雖不服也得忍著了。

    可若常宇渡河受挫,那他的機會就來了,朝廷本就沒幾口氣了,又新敗,此時不起事何時起?

    但現在常宇和李自成沒打起來之前,他不敢也絕對不會沖動滴,所以還是聽令裝模做樣打荊州。

    出川后的第七天,左良玉在武昌又見到了李慕仙和姬際可,這次不要銀子不要馬,借船走水路。

    左良玉當然不缺船,對東廠衛也不小氣,一揮手就給了上百條船,于是常宇一行在武昌乘船順流之下,當然這個時候左良玉依然不知道那個讓他懼怕的 懼怕的大太監就在隊伍中。

    船至九江時,隊伍休整一日,而后順流至于安慶又休整一日,再走一日突然發現,沃妮馬,江水結冰了。

    只得上岸,但這里地形可比四川那邊好太多了,完全可以放馬狂奔的那種,卻在這個時候收到了李自成要求和封王的消息。

    當時常宇就忍不住爆粗口了,去你罵了隔壁的!

    當真有些事天注定,該來的總歸要來的。

    歷史上,李自成攻到北京城下的時候就射信入城,唱過了這樣的一段戲,你封我為真的王,在西安立國,我立刻退兵且將來為你所用,幫你平亂幫你打韃子。

    可是即使在那種情況下,崇禎帝毅然果斷的拒絕了,滾你麻痹的!

    到底是什么原因讓崇禎帝斷然拒絕了呢,現在的我們無從得知,只能胡亂推測,或許如先前所說的那般他對家賊恨之入骨,或者是自尊心太強,他并不是個能屈能伸的人,他認為兵臨城下被迫議和是一種恥辱!又或許他覺得北京城高墻厚兵還不少,李自成沒可能打進來,韃子那么厲害都打不進來,你能行?

    于是他拒絕了。

    然后大明朝就亡國了。

    有沒有發現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老蔣時期是不是民國版的明末,我黨的路線和李自成一模一樣不說,老蔣就是崇禎帝,局勢同樣的內憂外患。

    老蔣同樣恨偉人入骨,剿其心比之抗日還甚。

    更相似的一點就是國共合作。

    只是老蔣同意了,迫于朝野輿論壓力,但也是表面合作而已,事實上某方面一直在保持實力,為內戰做準備。

    但崇禎帝拒絕了。在兵臨城下時拒絕了。

    假若歷史上他同意了,會不會和老蔣下場一樣呢。

    李自成真的會幫他打張獻忠打清兵么?

    你們猜吧。

    常宇也無從得知崇禎帝當時因為什么而拒絕了李自成的和談,但他卻知道崇禎帝現在拒絕李自成的理由,至少知道一個,那就是有了底氣。

    若要加一個那就是對家賊的恨!

    他當然也知道和談對朝廷利益最大,可他依然決定要打,沒有理由,朝廷不是天庭,你放下屠刀就讓你立地成佛。有的賊將可以受降,但有的不行,何況你這個大賊首,更何況現在局面,朝廷并不需要非和談才行,可打可以不打,那就選擇打。

    如果非要一個理由的話,那就是替歷史上的崇禎帝出口惡氣!

    不受降,照死打。

    而且這還是基于李自成真心想投降的前提,可常宇才不相信他是真的想和談,理由也很簡單,他也沒到山窮水盡的地步,他還有西安這個都城,還有黃河這個天險,還有荊襄大后方根據地。

    也是可打可不打,所以斷然不會真的因為什么不忍荼毒生靈而突然良心發現不打了。

    鬼信你,若真這樣你他么的還會造反啊。

    這些年你殺了多少人了,因為你造反又死了多少人,用炮灰填坑時也沒見你心軟過。

    所以常宇斷定李自成只不過是行拖延之際,他雖還沒到山窮水盡時,但這段時間顯然也不好過,說白了就是還沒準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