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筆閣 > 風起明末 > 第二百一十三章:潼關
  九月二十四日,京師戒嚴。

  崇禎帝急召宣府總兵楊國柱、大同總兵杜文煥,山西總兵虎大威諸鎮兵馬入衛。

  原本此時的大同總兵應是王樸,但是因為陳望的影響,延綏總兵俞沖霄提前一年戰死。

  王樸也因此提前了一年升為了總兵,而且不是大同的總兵,是延綏的總兵。

  在此前的成、階之戰,時任延綏的總兵王樸因為輕敵大意,被李自成擊敗,李自成也因此再越關山進入川北。

  洪承疇大怒之下,直接奪了王樸的官職,將其一擼到底。

  取而代之則是原本應該在崇禎十五年時才重新起復的杜文煥。

  同日,崇禎正式下發勤王詔,詔令山東、陜西等地兵馬北上拱衛京師。

  ……

  崇禎十一年,十月十二日。

  潼關西側已經是扎下了一個巨大的臨時營地。

  營地之中眾多旌旗獵獵作響,北風呼嘯而過,卷起了無數的旌旗。

  營地雖然簡略,甚至連多少防御的工事都沒有,但是那股撲面而來的肅殺之氣還是讓人不由暗自心驚。

  營盤之中寂靜非常,除去守衛在營墻和在營盤之中巡邏的少數軍兵之外,其余的軍兵都是安安靜靜的呆在營帳之中。

  十月的潼關寒冷非常,就是穿著普通的冬衣都忍不住的會打顫發抖。

  不同于營地之中的寂靜和安寧,營外的官道之上不時便有大隊的騎兵呼嘯而過,道路的遠方還有大隊的步卒正在緩緩而來。

  九月二十二日、二十八日,賊酋岳托、多爾袞領軍分別由密云、青山關再度入寇,合兵十萬,號稱二十萬。

  皇太極親自領兵向山海關作牽制攻勢,兩路清兵破墻不久,大明薊遼總督吳阿衡、總兵魯宗文相繼戰死,鎮守太監鄭希詔懼戰逃跑。

  岳托、多爾袞兩人領軍一東一西再度入口,長驅直入,于牛欄山會師進而合兵一處。

  北虜寇邊之消息轉瞬之間已經是傳遍了整個北方。

  勤王令雖未下達,但是洪承疇和孫傳庭在很早的時候便收到了整備的命令。

  于是乎,整個陜西的兵馬此時都正在向著潼關的方向趕去。

  陳望也同樣收到了征調的命令。

  漢中府的威脅如今已經是徹底解除。

  在李自成戰敗以后不久,七月十五日時順義王在河南信陽宣布投降。

  崇禎詔發免死牌,將其麾下九千五百余名部眾盡皆解散。

  同月,羅汝才、混十萬、整十萬、十反王、托天王、小秦王等六營在河南永寧也向總理熊文燦投稟乞撫。

  熊文燦派監軍道張大經于八月一日,至永寧縣西關會見羅汝才等人接洽招安事宜。

  同月二日,徘徊在河南府境內的紫微星、射塌天、一字王等六部,也在河南盧氏縣派人遞交了降表、表示愿意歸降。

  如果說張獻忠、劉國能的投降讓七十二營覺得難以勝利,那么李自成的兵敗便是真正的讓所有人都感到了絕望。

  陳望自然也沒有留在漢中府的任何借口和理由,洪承疇和孫傳庭兩人發下來的軍令,他也不得不遵守。

  軍令下達,命其限期抵達潼關,遲到將受軍法懲處,陳望自然也是不敢忤逆。

  這一次北上是為了勤王,雖然此時整個漢中府陳望已經是可以調集近萬人的兵馬,但是這一次陳望還是準備只帶三千余人。

  一部騎兵,兩部步兵,加起來三千人,合為一營,畢竟作為漢中府鎮守副總兵,名義上的總兵額也不過三千之數。

  騎兵本身就只有一部遼騎,前前后后雖然挑選了一部分騎術精湛的軍兵加入,但是總人數到現在也只是接近千人。

  對于騎兵陳望一直沒有太過于上心,現階段他養不起大量的騎兵,也沒有任何必要養大量的騎兵。

  會騎馬和能騎馬是兩碼事,騎兵需要大量的訓練,還需要大量的銀錢,才能夠培養出一名優秀的騎兵。

  養一名騎兵需要的花費足以養五名甚至是十名步兵,而且不僅如此,養騎兵還需要優質的馬源。

  現在銀錢、馬源陳望都沒有,所以從一開始陳望就沒有想過要先培養騎兵。

  近千人的騎兵部隊,已經是占到了總人數三成以上的比例,其實已經是足夠應付大部分的情況了。

  陳望領兵至潼關之時,大部分勤王的兵馬都基本已經到了很久了。

  漢中府雖然屬于陜西,但實際上是偏居一隅,期間路途遙遠,崎嶇難行,自然是最后一批才抵達潼關。

  此時潼關已經是聚集了數萬的兵馬,曹文詔、賀人龍、左光先、馬科等人都已經在潼關駐扎了許久。

  潼關大營前,陳望執鞭立馬于官道的旁側。

  官道之上,一眾漢中鎮的軍兵正排列著整齊的隊形,通過營門向著營盤之中行走去。

  陳功、胡知禮兩人還有一眾軍將皆是罩袍束帶,分立于陳望的身側。

  “望哥……”

  胡知禮策馬上前,舉起了手中的馬鞭指著前方不遠處,輕聲呼喚道。

  陳望抬起了頭,順著胡知禮馬鞭所指的方向看去,只見就在不遠處的營盤之前,一隊數十人的騎兵隊正往他所在的方向飛馳而來。

  陳望眼神微動,他的目力極好,哪怕是遠處盤旋在空中的飛鳥都能看的清清楚楚,又如何看不到來的人到底是誰。

  陳望沒有猶豫,揮動馬鞭直接策馬上前,陳功、胡知禮和一眾親衛騎兵皆是紛紛緊隨而去。

  不到百步的距離,轉瞬已至,相隔還有十數步的時候,皆是默契的勒住了座下的戰馬。

  陳望從戰馬下來,闊步向前。

  “卑職陳望,參見將軍!參見賀總兵,左總兵,祖總兵。”

  還未走到近前,陳望便已經是半跪于地,恭敬的向站在身前的人行了一禮。

  身后陳功、胡知禮等人也是齊齊下拜,躬身見禮。

  來人不是別人,正是曹文詔和賀人龍,還有固原總兵左光先和寧夏祖大弼。

  說實話,對于曹文詔過來找尋他,陳望并沒有感覺有多么的意外。

  畢竟他原先就是曹文詔的家丁,屬于是曹文詔的親信,曹文詔過來自然是再正常不過。

  賀人龍過來也不奇怪,畢竟賀人龍和曹文詔相熟。

  但是他和左光先和祖大弼兩人卻是沒有多少的聯系,一共加起來也只有數面之緣。

  他們兩人作為總兵,現在卻是出營前來迎接他,這就有些出乎意料了。

  “我在潼關的這些時日,倒是聽聞你在漢中頗有名望啊。”

  曹文詔疲憊的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走上前來伸出了雙手,將陳望扶了起來,笑道。

  陳望順著曹文詔站起了身來,聽到曹文詔的話不由的心中一緊。

  “別緊張。”

  曹文詔看出了陳望神色有異。

  “不是壞事,是好事。”

  “漢中知府林道權對你似乎頗有好感,幾次夸獎于你,瑞王前段時間還上了一封奏疏,說是自你鎮守漢中以來,漢中匪寇消遁,各地安靜平和,清閑無事。”

  陳望聞言也是心中一松,他還以為自己在漢中做的事情又引起了洪承疇的注意。

  在曹文詔解釋的時候,他在腦海之中已經是想過了無數的可能。

  “好久不見了,陳老弟。”

  賀人龍邁著四方步,像是螃蟹一般走了過來,他身穿著一件深色箭衣,外罩著一件大氅,頗為威武。

  只是那大氅之上破著幾個窟窿,讓這份威望沖淡了不少。

  賀人龍如今也已經是升為了總兵,江油、綿州兩戰,賀人龍的戰功排在首位,被晉為了新的延綏總兵。

  原先的延綏總兵王樸因為戰敗瀆職已經是被免去了總兵之位。

  “賀總兵風采猶勝往昔。”

  陳望拱了拱手,笑著恭維道。

  “哈哈哈哈哈。”

  賀人龍絲毫沒有半點注意形象的意思,豪邁的笑道。

  “還是陳老弟說話好聽。”

  左光先和祖大弼兩人并沒有上前說話,兩人站在一起,只是將目光投了過來。

  陳望也分出了一部分的注意力去觀察左光先和祖大弼。

  明末有兩個左光先,一個是東林黨黨魁左光斗的七弟,文臣左光先。

  另外一個便是作為武將的左光先。

  左光先身材高大,目光銳利,蓄著一臉頗為濃密山羊胡,他是陜西榆林人,起初在宣府深井堡任守備。

  崇禎二年的時候在延綏巡撫岳和聲的建議下,被調往延綏鎮教練火器。

  然后便一直追隨洪承疇的帳下圍剿流寇,所部火器眾多,戰力卓著,居功深眾,有“梟將”之稱。

  左光先也一路積功,由游擊累升至固原總兵,統率一鎮。

  祖大弼神色平和,黃面短髯,一張國字臉,眉目之間不見戾氣,但是陳望沒有絲毫的小覷。

  因為祖大弼和賀人龍一樣常常沖鋒陷陣,甚至比賀人龍還要兇厲數分。

  賀人龍因為作戰兇狠,常常沖鋒被稱呼為賀瘋子,祖大弼也有個同樣的綽號,他被叫做“祖二瘋子”。

  祖大弼是遼東寧遠人,祖承訓次子,祖大壽之弟,本名天弼。

  他在崇禎時轉戰各地,先后登州平叛、宣府御敵、陜西剿寇,都能見到其身影。

  只寫了三千字,我實在是太難受了,真的有些堅持不下去了,暫時先更三千字

  (本章完)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