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筆閣 > 都督請留步 > 第491章 猶豫就會敗北,沖動就會白給
  一支拖家帶口的隊伍從鄴城南下到枋頭,帶隊的元修并不敢進入枋頭城,因為這里離鄴城太近了。元修心里還是有逼數的,枋頭是河北世家的地盤,他們在那里勢力深厚。

  那些人跟自己并不是一條心的。

  雖然元修“召集”起來的人超過了五萬人,但是他心里很清楚,其中絕大多數都是烏合之眾,只有源子恭的幾千兵馬可以一戰。

  不過幸運的是,元修派人去滏水陘的出口處偵查,發現那里并無高歡軍的主力。在發動政變的那一天,霸府里的高歡親卷都出去踏青了,不在府里。就連唐邕這樣的重要謀士,也不在其中,只剩下小貓三兩只。

  得知這個消息后,元修十分緊張,認為高澄早有準備,所以下令麾下眾人快點趕路,遲則生變!

  沒想到幾天過去了,高澄的人并未追來。得知此事后的元修,也是大大的松了口氣,行軍的速度又慢了下來。

  一路上就有不少人掉隊,走到黃河北岸的時候,就只剩下不到四萬人,其中不少元氏宗室都趁機熘號。元修能直接掌控的兵馬也就數千人,沒辦法去管這些逃兵。

  結果終于到黃河岸邊了,元修卻勐然間發現,黃河北岸的渡口,沒有船了!不是船只不夠,而是一艘船都沒有,像是有人提前把那些船都弄走了一樣。

  紙包不住火,這件事傳開了以后,元修麾下這支來源復雜的隊伍頓時像是炸了鍋一樣,人心惶惶。元修命源子恭在黃河岸邊扎營,將所有人都圈禁起來不允許外出。

  本來就有很多人是被元修脅迫同行的,如今有此遭遇,這些人便秘密聯絡起來,想趁機殺掉元修后再逃到洛陽,最后輾轉去關中。

  沒想到事情敗露,元修氣急敗壞的命源子恭將那些密謀殺掉自己的人全部砍頭,以震懾那些蠢蠢欲動之輩。

  值得慶幸的是,高澄的人馬依舊沒有出現,似乎真的北上支援在河東陷入苦戰的高歡去了。

  又有人建議元修立刻返回鄴城,并堅守城池,號召北方各州郡勤王,組織一支大軍自立。但這個不切實際的想法被元修直接否決了。

  高歡麾下精兵不少,且能征慣戰。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這么做就是在賭高歡被爾朱榮擊敗,無法翻身。

  說實話,如果高歡這么弱,這么容易就兵敗身死的話,那他就不叫高歡了。

  對于這一點,元修還是有清醒的認識。

  他的如意算盤是:先帶兵到虎牢關,到洛陽。因為那里的人不知道自己隊伍里的虛實,可以騙開城門,并在洛陽收攏元氏族人的人心。

  到時候以洛陽為根基,以虎牢關為屏障,他便可以派人聯絡關中賀拔岳,讓賀拔岳派兵來攪局了。

  這么做雖然風險極大,但總比在鄴城坐以待斃要強太多了。現在待在鄴城,跟等死沒有什么區別。

  然而船只沒找到多少,在扎營的第三天晚上,元修就遭到當頭一棒!

  “陛下,屯糧之地走水了!”

  元修正在軍帳內迷迷湖湖的睡著了,源子恭急急忙忙的走進來大喊了一聲,驚擾了他的美夢。

  “走水了?”

  元修揉了揉眼睛,剛才他還在夢里霸占了元明月,王偉那個倒霉蛋跪在地上求饒求放過,沒想到就被源子恭吵醒了。元修的心情頓時就變得異常糟糕起來。

  “走水?哪里走水了?”

  元修還沒把“走水”與“失火”聯系起來。

  “陛下,糧草被人燒掉,我們要斷糧了!”

  源子恭壓住怒火提醒了一句。

  這時候楊寬也跑了進來,對元修拱手說道:“陛下,糧草被燒,還是早些渡河吧。”

  “糧草怎么會燒起來呢?不是有專人看管么?”

  元修像是個輸錢輸紅了眼的賭徒,死死盯著源子恭與楊寬的眼睛問道。

  “陛下,現在不是討論這個的時候,救火已經在進行,微臣估計救不回來多少了。希望陛下早做準備啊。”

  楊寬不動聲色的說道。

  做準備?要做什么準備?

  元修一時間有些迷惑不解。

  看元修根本不明白局面的嚴重性,源子恭上前一步,魁梧的身材居高臨下盯著元修肅然說道:

  “此番行軍倉促糧草本就不充足。再有隊伍里很多人都不習戰事,毫無軍紀,如同流民。只怕隊伍還沒到虎牢關,就已然自行散去。

  陛下想帶這么多人去洛陽根本不可能。如今已然找到部分船只,不如等明日深夜,陛下與禁軍悄悄渡河,然后一路奔襲虎牢關。

  詐開虎牢關城門后,陛下再派人過河將這些宗室與他們的私軍接過來亦是不遲。到了虎牢關,自然不擔心糧草問題。”

  聽到這話,元修眼巴巴的看著楊寬,只見楊寬也是微微點頭。

  元修將二人看了又看,最后化為一聲長嘆說道:“宗室乃我之根本,根之不存,枝葉留之何用?”

  遇上這么個主公,楊寬也是無力吐槽了。他耐著性子說道:“陛下,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啊。如果陛下都不在了,眾人就是一齊過河,又有何用呢?

  陛下如果實在是不放心,微臣愿意留守大營,監督約束眾人不要離去。還請陛下拿下虎牢關后,就速速派人來接應才好啊。”

  楊寬對著元修深深一拜,元修看到他才到中年,頭發已然都花白了,也是心生憐憫。

  “如此,那便依楊侍中所言吧。”

  元修頹然坐下,無奈的擺了擺手。

  楊寬與源子恭二人一齊退出營帳。出去之后,二人目光對視良久,最后誰都沒有說話,只是澹然的拱手行禮告辭。

  第二天深夜,元修偷偷帶著數千可堪一戰的兵馬,用那些少得可憐的船只分批渡河。

  結果數千人都還沒完全渡河成功之際,忽然有不穿軍服,不打旗幟,不披盔甲的馬匪從滎陽方向而來,見人便殺!

  源子恭來不及組織大軍抵抗,戰斗一開始,他便不見蹤影。不知道是悄悄逃走了還是到黃河北岸去組織剩余兵馬渡河去了。

  失去指揮的元修大軍很快便被不知來歷的馬匪沖得七零八落,元修也在亂軍之中身中數箭,最終不治身亡。

  看到黃河南岸的慘烈廝殺,北岸大營內的眾人嚇壞了。他們再也顧不上楊寬的威脅與約束,帶著家卷和私軍往鄴城的方向而去。

  沒想到黃河南岸的那些馬匪居然用船只渡河,追趕他們一路掩殺,元氏宗室的家卷和仆從們死傷慘重。很多隊伍逃著逃著就不見蹤影了!

  得虧高澄與唐邕帶著騎兵匆匆趕來,殺退了馬匪,這才將那些驚魂不定的元氏宗室子弟救下。饒是如此,這次出行死傷的人至少也是十之七八,就連元修都死在亂軍之中。

  高澄假惺惺的安撫了眾人一番,只說此事皆是因元修而起,與眾元氏宗室子弟無關。帶著僅剩下的數千人,高澄洋洋得意的回到了鄴城,并下令將元修的尸首草草安葬。

  在高澄的暗示下,宗正寺(管理皇親國戚之事)與太常寺(管理宗廟與國家祭祀禮儀)的官員商議后一致認為,元修浪蕩無形,荒淫無恥并造成了元氏宗室大量死亡,罪不可赦。

  因此不可入祖墳,不可入宗廟并從族譜除籍,是為元氏的不肖子孫。

  不過為了顯示“皇恩浩蕩”,群臣商議過后,決意給元修保留一個“靈”的謚號,是為北魏靈帝。

  殺人還要誅心,高澄這一番操作下來,魏國元氏的權威蕩然無存,在朝中的勢力為之一空!

  至于元修的身后事,因其并無子嗣,監國的高澄與群臣商議后,并寫信求得高歡的允諾,立安德公主兄長常山郡王元巶(被元修宰了)的兒子元紹宗為帝。

  此役之后,遠在河東作戰的高歡得知整件事的全部經過后,對高澄刮目相看,并產生了改朝換代的迫切心思。

  ……

  元修帶宗室子弟莽奔出走。

  眾人幾番折騰后中伏慘敗,宗室子弟死傷慘重,幾乎十不存一。

  元修死得凄涼慘澹也還罷了,事后卻被安上了“靈帝”的頭銜。高澄的做法很是殺人還要誅心,可謂是歹毒到了極點。

  北方這的一系列消息傳來,幾乎要閃瞎了劉益守的眼睛!

  已經回到壽陽吳王府的劉益守,連忙召集手下開會,詢問此事要如何應對,有無可乘之機。

  “主公,這次北方的事情,應該是高澄等人虛晃一槍,故意帶兵離開鄴城,但私下里已經準備好了許多后手。

  元修自以為有機可乘,然后帶兵南下想入洛陽引賀拔岳為援。沒想到他的計謀全都在高澄等人的掌控之中,最后結局如何,也就一目了然了。”

  王偉忍不住嘆息說道。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元修這個人可恨又不自愛,咎由自取怪不得他人。

  王偉當然盼著元修早點死,可是元修死得也太窩囊了一點,讓人感覺不值得。

  典型的生得悲哀,死得窩囊,而且還遺臭萬年。

  王偉本來還想著將來一統北方后,把元修抓住吊起來打一頓出出氣,好好羞辱一下。沒想到這廝居然這么快就直接掛了。

  死于亂軍之中,死得毫無價值!

  “人死為大,既然元修已經死了,不用去計較這個人的往事如何了。還是說說這件事有什么影響吧。”

  劉益守不耐煩的擺了擺手,不想聽那些廢話。

  在建康待了一段時間,大概是日子比較悠閑,后院里的娘子們又有幾個肚皮又開始大起來了。劉益守也覺得自己在壽陽的吳王府是不是太小了,要擴建一下。

  在床上羞羞答答,親熱次數很少的長腿妹馮娘子已經懷上第三胎了,而每次房事盡心又盡興的蕭玉姈,肚皮卻一直不見動靜,自從生了個女兒后就一直無所出。

  因為生不出來,蕭玉姈最近已經有些魔怔的趨勢,所以搞得劉益守也是很煩躁。

  “北方有戰報,爾朱榮軍在介休大敗,如今爾朱兆帶兵困守介休,不見得能守得住。”

  作為記室參軍的毛喜,多了一句嘴說道。

  劉益守眉毛微微一挑,顯然是有所觸動。

  “爾朱榮軍因為什么事情大敗的,查到了么?”

  劉益守關切問道。細節決定成敗,爾朱榮輸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輸的。

  “好像是慕容紹宗帶兵打敗了高歡,然后高歡派人散步謠言,說慕容紹宗有反心。于是爾朱榮派爾朱兆換慕容紹宗。

  爾朱兆輕敵冒進,大敗而歸,前面吃下去的全吐出來了。”

  毛喜看著卷宗,若有所思的說道。

  這些顯然是情報匯總以后,根據個人推測而得到的結論。

  劉益守有些意外的看了毛喜一眼,這個推論合情合理,依據充分,聽起來就像是那么一回事。

  “那你認為,后續會如何?”

  劉益守有些考校的意思,饒有興致的問毛喜道。

  “回主公,其實吧,屬下的看法很悲觀,爾朱榮在晉陽一帶很不得人心,而且不會治理地方。他的根基都在北秀容川。如果爾朱榮忍受不了部下的慫恿放棄堅守晉陽,那么大事去矣。”

  雖然本來就沒覺得局面會有多好,但聽毛喜這么一說,劉益守才感覺到局勢已經相當嚴峻了。高歡若是得到晉陽,對他來說后果比梁國丟失兩淮還要嚴峻。

  這就意味著,高歡的勢力幾乎是獲得了“不死之身”。

  當年初建國的北宋強不強?

  高粱河一戰之前,各路精兵強將匯聚禁軍,可謂是逮誰打誰!

  然而北宋為了攻克晉陽,也是耗費無數精力,花了很多年時間才辦到。不說是晉陽,就是晉州,當年高平之戰,柴榮也是差點就翻車了。

  高歡進入晉陽容不容易不好說,可讓他出來,那就太難了。怎么能指望高歡的繼任者,都如高韋那般愚蠢呢?

  “情非得已,這次爾朱榮若是退出晉陽,對我們來說,后患太大了!”

  劉益守感慨說道。

  “主公莫非是要北伐?”

  王偉吃驚的問道。

  由不得他不吃驚,畢竟陳霸先等人在廣州等地抱團,圖謀不軌。各路藩王在湘州、江州等地蟄伏,雖然暫時沒有動靜,但不排除聞風而動的可能性。

  然而,這些人所在的地方,又是異常偏遠。逐個剿滅費時費力不說,打完了以后善后也是個大問題。

  最令人擔憂的就是北方的局勢變化極快,有時候機會轉瞬即逝,根本容不得你去徘回猶豫。

  “兩害相權取其輕罷了。”

  “現在不是要討論要不要北伐,而是如何北伐,打到什么程度。”

  劉益守環顧眾人,繼續沉聲說道:“這幾日你們都回去想想,三日之后,我要速速決定此事。”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