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筆閣 > 大唐閑人 > 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曬鹽場豐收
  管事嘴里所說的葷腥之物,更是一些收來的沒人要的一些小雜魚,只能拿去當飼料亦或是干脆漚肥用的小雜魚,另外還有一些是鯨魚處理工坊那邊,從鯨魚身上剃下來的零零碎碎的雜碎,這就是管事嘴里說的那所謂的葷腥。

  這些東西可以說是在海州港,根本就不會送到各工坊給工人吃的東西,卻在這里,被那些高句麗人視作美味,隔三差五能吃上這樣一些葷腥之物,就讓他們覺得這日子過的不錯!

  這其實跟喂豬也差不多,充其量就是考慮到他們消耗體力比較大,量還是基本上能讓他們吃個七八分飽的,另外也就是鹽用的量很足罷了。

  之所以用鹽量足,其實還是因為徐淼在海州的郁洲島上開設的鹽場,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建設之后,已經投入生產了。

  這座鹽場,是大唐第一座超大型曬鹽場,在郁洲島的海邊灘涂上,占地面積數千畝之多,建成大大小小的鹽田數百塊,用工兩千多人,屬于是海州的官辦鹽場。

  郁洲島南部日照條件良好,而且灘涂也適合開設鹽田,在經過最初一段時間的摸索之后,逐漸將曬鹽技術固定了下來。

  反正徐淼已經把曬鹽的方法都詳細搞出來了,只是細節方面需要進行一番試驗,所以技術固定下來的速度也很快。

  從貞觀七年下半年起,郁洲島鹽場就開始正式出鹽了。

  這樣的曬鹽法比起以前的煮鹽之法,可省老鼻子了,不但節省人力,而且還完全不再需要大量的柴草進行熬煮,也省去了制作熬鹽用的鐵釜或者陶釜,只需要把海水引入到鹽田之中,然后就等著太陽曬就行了。

  雖然曬鹽還需要幾道程序,但是關鍵還是依靠晾曬,所以和煮鹽相比,成本極低。

  當鹽場開始出鹽的時候,看著一堆堆白花花的海鹽,海州衙門的官吏們都看傻了。

  這鹽在這時代,就是跟錢差不多的硬通貨,這么多的鹽,簡直就跟白花花的銀子差不多了。

  于是這官辦鹽場,一下就成了海州的經濟支柱,除去正常征收稅賦之外,這里所產的鹽,估摸著一年下來,就起碼要十幾二十萬貫之多。

  這一下可把海州的官吏們給樂蒙了,有了這個鹽場之后,以后他們海州再也不愁沒錢花了。

  而這些鹽不但足夠供應海州人隨便吃,而且還可以遠銷到別的地方去,因為成本實在是太低,市場競爭力自然而然也不用多說。

  海州大量產鹽這個消息一經傳開,頓時就吸引來了大批的鹽商,紛紛趕來了海州采辦這里的海鹽。

  而徐淼自己則也開了一個作坊,將海鹽再加工一次,使用土法,將其制成更精細的精鹽,這樣的精鹽,比起海鹽價值又翻了很多倍。

  不過徐淼倒也不指望這個制鹽作坊發財,所產出的精鹽,除了自家用之外,也提供個海州港各個工坊使用,另外就是作為禮品,送給和他們家交好的一些人家,再供應給本地的一些客棧酒肆或者食肆使用。

  當然船寮這邊,料場和木材烘干工坊,也可以獲得到充足的食鹽,故此工坊的廚子們,做飯的時候是從不吝嗇給飯菜里加鹽的。

  俗話說飯菜咸了才會吃著香,缺鹽的飯菜自然而然吃起來少滋沒味的。

  而高句麗本身現在還依靠的是煮鹽制鹽,每年產出的鹽本來就不多,又被高句麗的王公貴族們控制著,導致了高句麗的食鹽價格比起大唐還要高很多。

  本來高句麗早年接連和隋朝打了不少年仗,大唐立國一統天下之后,又讓高句麗感覺到了巨大的壓力,于是高句麗便開始沿著他們和大唐的邊境一帶,也開始修建長城,用來抵御未來可能來自大唐的進攻。

  這些年來,高句麗國一直在投入巨量的人力物力包括財力在建造長城,以高句麗的國力,只能加大賦稅征收,使得高句麗國內的百姓,身上的負擔非常重,一個個都窮的厲害。

  加之高句麗的鹽價又奇高,導致了高句麗很多人平時連飯都吃不飽,就更不要說吃鹽了,就連沿海一帶的百姓,也不能隨便煮鹽自用,也需要花錢買鹽,以至于連沿海一帶的高句麗人也吃不起鹽。

  所以這些高句麗奴隸在被綁來海州當奴隸做苦工之后,發現這里雖然沒人權,要被看管著干沉重的體力活,但是好歹這里的人居然能讓他們基本上吃飽飯,吃飽飯還不算,這飯菜里居然還放足了鹽。

  不但飯菜之中,放足了鹽,時不時飯食之中,還會出現一些小雜魚或者鯨魚的雜碎,可以讓他們見見葷腥,這樣的伙食,別看在徐淼眼里,跟豬食差不多,但是對于這些高句麗奴隸們來說,卻已經比起他們以前在家的時候,吃的還要好很多了。

  所以當他們被綁來了海州,被填入到這些地方干苦工之后,最初一個個都是惶恐不安,而且很不甘心,甚至時刻都想著逃走,甚至是想要殺掉看管他們的人暴動。

  可是當他們在這里呆了幾天之后,發現這里的伙食居然比他們在家里的時候吃的還好,雖然干活比較累,可是卻總算是能吃飽飯了,于是便覺得這日子似乎也不算是非常難熬。

  要是逃走的話,被抓住,那肯定死定了,而且要是他們敢暴動的話,那么聽說這海州港駐有大軍,一旦他們敢暴動,利馬就會被大軍圍剿,也是死定了。

  更關鍵的是就算他們想要暴動,可是在這里呆的時間長的那些奴隸們,卻并不愿意跟著他們鬧,甚至于還有人會舉報打算鬧事之人,因為來的早的那些奴隸,已經適應了這里的生活,覺得在這里能吃飽飯,還不如在這里干活呢!

  這比起他們以前在家的時候,要不斷的出徭役,還要被強征當兵,就算是勞作一年到頭,一家人也吃不上幾頓飽飯相比,在這里雖然也干活很累很苦,但是起碼這里的人,對待他們也不算非常苛刻,起碼給他們有工棚住,有飽飯吃,還不如留在這兒干活呢!

  所以自高句麗奴隸被運到這里,開始在這里大批使用高句麗奴隸干活之后,雖然港區這里,也出過幾次奴隸鬧事的事情,但是在駐扎在港區的治安隊和海巡司強力鎮壓之下,事情都并未鬧大起來,幾次奴隸鬧事,都迅速的被鎮壓下去了。

  而鬧事的奴隸也都被殘酷的處決了,大大震懾了剩下的那些高句麗奴隸們,使之不太敢再鬧事了。

  在巡視過這些地方,看過高句麗奴隸工作情況之后,徐淼也就放心了下來。

  從這些奴隸們的表現來看,現如今高句麗國內,其實貴族們和普通高句麗百姓之間的矛盾也已經很尖銳了。

  只是現如今在大唐的壓力之下,這種矛盾并未爆發出來而已,徐淼忽然間靈機一動,于是便想到了一個壞招。

  不過這個念頭,暫時又被徐淼給按在了心里,這還是需要仔細謀劃謀劃之后方能實施,暫時還是不便于告知別人。

  船寮整體上情況是良好的,只是暫時還是比較缺乏造船的工匠,成了眼下船寮繼續擴大產能的一個瓶頸。

  哪怕是徐淼去年開始,就在船寮這里廣招學徒,培養學徒,甚至不惜從本來就緊張的工匠之中,抽選高明工匠來教授他們,甚至給學徒工也開工錢,拿出不少木料供他們練手,可是短時間之內,還是無法迅速的解決這個問題。

  于是他去年就開始派人到蜀中一帶以及江寧一帶,高薪招納會造船的工匠,甚至于派人到各地搜羅木匠,來海州船寮做工。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