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筆閣 > 大唐閑人 > 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開設鹽田
  至于港區這邊,以許管家為首的一批管事,也都各自對他們負責的工作,向徐淼做了一番匯報。

  整體上來說海州港現在算是欣欣向榮,越來越多的商賈涌入到海州港,開始在這里租地建造商鋪、貨棧亦或是干脆直接就在海州港建起作坊。

  眼下海州港港區屬于徐淼購置下的土地,利用率已經達到了一半左右,這比徐淼原來預期的速度還要快了不少,許管家干脆向徐淼提出,繼續在周邊購置土地,擴大港區面積,省的港區今后用地不足。

  這一條徐淼當即就答應了下來,讓許管家直接和官府以及周圍的土地主商議,價格可以高一些也無所謂。

  反正這一帶除了一些有主之地以外,海邊還有大量的荒地屬于是官產,荒著也是荒著,官府也樂意把這些荒地賣給他,換一些錢。

  船寮方面的事情昨天姜正已經對徐淼簡單進行了一番匯報,現如今隨著招工數量增加,船寮的規模正在成倍增長,未來再有兩年,只要工人數量可以保證,那么海州港便能成為東部沿海一帶的大型造船基地。

  只是現在船寮之中真正的船匠數量還是太少了一些,新招收的工人之中,也只有少數干過木匠活,其余的大多數都是農民出身,都是生手,只能干一些粗笨的解料之類的活,或者是在木材烘干作坊干活,并不能立即投入到造船之中。

  即便是現在開始培訓他們,也需要相當一段時間,所以眼下船寮雖然船臺已經有了十余座,可是真正能夠造船的工匠還是太少,有船臺也沒法快速造船。

  對此徐淼想了想,暫時也沒有太好的解決辦法,只能讓徐家各處的商行以及商隊,在從南至北沿海一帶或者是內陸的沿河沿江一帶高價招募會造船的船匠亦或是熟練木匠送到海州港加強船寮的技術力量。

  至于捕鯨船隊這段時間也出現了一些問題,經過半年時間的捕鯨活動,捕鯨船隊數量越來越多,在接收了海巡司淘汰船只之后,形成了一支十幾條船的捕鯨船隊。

  他們在海州沿海一帶捕鯨活動,也造成了這一帶海域活動的鯨魚數量開始驟減,這倒不是因為他們捕殺的太多造成的,而是鯨群受驚之后,開始離開這一帶海面,所以出現了屢次出海,船隊都未能在海州沿海一帶找到鯨魚無功而返的情況。

  倒是捕鯨業現在海州港也成了支柱型產業,在鯨魚屠宰作坊管事的申請之下,許管家批準了在旁邊擴建了兩座新的鯨魚分解廠房。

  再有就是隨著天氣開始炎熱起來之后,捕獲的鯨魚分割之后,必須要非常快的進行處理,要不然就會出現變質腐爛的情況,這就需要大量的冰或者是鹽來進行迅速防腐處理,要么用冰降溫,要么在屠宰場分割之后立即就用鹽腌制起來。

  但是徐淼弄出的硝石制冰法,制作出的冰遠不足以滿足需要,至于鹽也存在現有市場上供應的鹽不足的情況。

  對此許管家他們這幫海州港的實際管理人員也沒有什么好辦法,只能高價收購食鹽,來滿足捕鯨業的需求。

  但是現在市場上的鹽價又太高,掌握在一些大的鹽商手中,隨著海州港對食鹽的需求量增大,原來給海州供應鹽的鹽商干脆開始聯合起來大幅提價,同時還控制出貨量,趁機宰海州港一把。

  對此海州方面,張榮他們倒是也想了一些辦法,鼓勵沿海的百姓煮鹽賣給海州港,打擊本地鹽商強買強賣行為,保障海州港捕鯨業對鹽的需求。

  可是煮鹽這種做法,鹽產量還是有點太低,而且消耗人力物力太大。

  徐淼聽罷之后對于制冰這件事他也沒有好法子,短時間他也搞不來太多的硝石用來制冰,只能讓人去蜀地那邊的大量采購硝石礦回來制取硝石,用來制冰,不過這也需要很長時間,短時間無法解決。

  真正解決這個問題,還要等到今年冬季,派船隊到北方沿海采冰,運回到海州儲存到冰窖之中,大量儲存冰來解決夏季鯨肉魚肉保鮮問題。

  至于制鹽這件事,徐淼倒是皺眉問道:“既然煮海為鹽太耗人力物力,那么你們為何沒考慮過在海邊開設鹽田曬鹽?”

  徐淼此言一出,頓時讓眾人一愣,因為他們都沒聽說過鹽田曬鹽這種說法,于是都疑惑的看著徐淼,倒是張榮先一步開口,試探著對徐淼問道:“那……敢問大人所說的鹽田和曬鹽乃是何種制鹽之法?”

  徐淼也有點糊涂,以他后世所知,其實利用日曬的方式制鹽的方法在中國應該是由來已久了,好像是出現的時間很早,不該這時候這些人還沒聽說過在海邊開設鹽田利用日照曬鹽吧?

  不過他也確實沒有仔細調查過唐初時期沿海一帶制鹽的方法,包括此次他南下江南一帶,也確實沒有聽說或者是見過海邊有人開設鹽田曬鹽。

  現在看這些人的神色,還有張榮的問話,他意識到極可能是現在用日曬方式制鹽的方法在大唐還沒有徹底傳播開。

  可以確定的是曬鹽法這種制鹽方式肯定之前就有人用過,但是不知是何原因并未推廣開,也可能是開設鹽田大批曬鹽的方法還不成熟,才導致了曬鹽法未能得到推廣普及。

  不過這對于他來說,卻并不是什么問題,因為他承載的記憶之中,有著完整的鹽田曬鹽的方法,后世他也曾經參觀過沿海的鹽田,詳細了解過如何開設鹽田曬鹽。

  于是他先按下了這個話題,又了解了一番海州以及海州港近期的情況,雖然眼下海州還處于復蘇狀態,依舊存在不少的問題,但是好在張榮他們這幫官員,現在都還算是用心,這些存在的問題并不算太大,他也懶得插手過問,只是提了一些建議,讓他們酌情處理。

  至于海州港之前他就制定了詳細的發展規劃,并且對于港區的土地使用也提前做了詳細的規劃,加之他所用之人,也都是徐家培養出來的老人,再加上又有蕓兒、仙兒甚至加上妹子婉兒在監督實施,背后還有蕓兒的父親張天鐸在幫忙出謀劃策,所以港區的事情都在按部就班的順利推進。

  只是因為港區現在還處于開發階段,投入大相對產出比較小,再加上還要養著海巡司這頭吞金獸,導致了收支尚不能平衡,目前尚處于虧損狀態。

  不過隨著這次徐淼回來,帶回來了大量的繳獲,于是收支不平衡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徐淼當即下令讓海巡司整理一下此次他們南下的繳獲之后,將之前欠的造船、修船以及其它各種費用給還上,如此一來海州港的財務困境馬上就得到了徹底解決。

  海巡司雖然前期組建的時候都是徐淼在籌資投入,但是這些錢可不是白給的,因為海巡司畢竟算是一個官方的部門,哪怕是朝廷為了甩鍋,讓他自行籌資,養著這海巡司,可是這花出去的錢卻不能就這么算了。

  公是公私是私,公私還是要分開的,所以海巡司的賬并不是一本糊涂賬,收支都建的有賬,每一筆支出和收入都記錄的清清楚楚,包括經辦人什么的,都有簽字畫押,任何時候調閱都能查的一清二楚。

  之前海巡司基本上是只出不入,所以開支都是屬于借支,借出方乃是海州刺史衙門,而海州刺史衙門則從海州港借支,屬于是無息借款。

  這其中包括了海巡司招募人員、采購食品、被服、各種材料以及武器,另外還有船只的建造維修費用等等,都有一本明細的賬在哪兒放著。

  這些錢是海巡司欠海州官府的,海州官府則欠著海州港的,都是要還的,省的以后有一天朝廷不讓徐淼管海巡司了,到時候大家誰都說不清楚這些爛賬,后面的接任者不肯認賬,難免今后為此扯皮。

  再說了大唐也不可能允許任何人豢養這樣一支準軍事化的私軍,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算是李二和朝臣們對徐淼的一種考驗。

  徐淼把這件事看得很清楚,所以提前就建立了完善的賬務,以備今后和海巡司切割,省的留下說不清道不明的爛賬。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