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筆閣 > 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 > 第0770章 市場飽和了?那就搞個大明版雙十一吧!
  自從休息了那么一日,

  京師百官再次恢復到了往日的工作之中,而張好古這些內閣閣老手里的事也更多了些。

  不過張好古白日忙于政務,晚上有夫人兒子陪伴倒也其樂融融。

  而南洋的開發,也讓南洋各國的不少商品貨物涌入大明,其中最多的,就是涌入了直隸,涌入了京師市場。

  這么多貨物涌入京師,加上原本京師大小商賈囤積的貨物,一時間京師的各類商品太過充足,以至于有點賣不動了。

  這種情況按理說不會出現在南北直隸,畢竟是大明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人口稠密經濟發達。

  不提達官顯貴,士紳商賈,百姓手里也有不少余錢,南北直隸的商貨實際上是不愁賣的。

  可惜今年南北商人們準備出口的貨物囤積了太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和南洋尼德蘭人的競爭導致貨物一時間無法出海,而南洋之戰持續時間還不短,先是與尼德蘭人的海盜艦隊決戰,隨后又是調集戰船抽調兵馬去拔出南洋的尼德蘭殖民地,這讓商賈們手里的貨物就這么拖到了現在。

  而南洋的尼德蘭人也給大明朝廷留下了大批的商貨,畢竟尼德蘭人在南洋的積累非常豐富,那大批的貨物到了朝廷手里,朝廷也是要賣出去的。

  這就導致如今朝廷手里堆著大批商品,大小商人手里也有大批商品,這么多商貨出現在京師,這商貨一時之間自然就難以賣出去了。

  而且百姓也不是每日都要購買商貨,一般是一周一次,兩周一次,然后是逢年過節才會多買一些東西。

  如今這么多商貨囤積在京師,大商人還好,本錢大可以壓在手里,但小商人要是也壓在手里那可就完蛋了。

  小商人本來就是以賺快錢為主,手里錢財不多,全靠賣出商貨然后不斷倒騰,抗風險能力不如資本充足的大商人。

  更何況如今朝廷手里也握著大批商貨,這朝廷的商貨一放出來,那京師的市場都要震三顫了。

  身為大明商務衙門的主事,崔成秀最近沒少接到手下人的匯報。

  若是一個兩個就算了,可如今眼看著京師那么多小商人手里都壓著貨,崔成秀也不免有些心急起來:可不能讓這么多小商戶全破產了啊。

  “大人,眼下情況不太妙啊,按理說以京師的情況,多少貨都應當吃得下,如今這竟然吃不下了...”

  手下人的擔憂,崔成秀理解,他能不清楚如今京師是個什么情況嗎?

  思來想去,崔成秀決定先去找戶部談一談,畢竟朝廷手里掌握著尼德蘭人的大量財貨,這些財貨全部涌入市場那小商戶們可就要徹底坐蠟了。

  “給我備車,我去找馮侍郎談談。”崔成秀打定了主意,絕對不能讓小商戶破產,京師的小商戶太多了!

  到了戶部,馮侍郎聽著通報有些狐疑:“崔侍郎,這位風光人物今日怎么跑到我這了?”

  和崔成秀不同,馮侍郎雖然也是正三品,但頭上有人,還沒單獨掌握一個衙門,而崔成秀的商務衙門如今說是戶部下轄,但實際上是半獨立狀態自行運營,和戶部另外的稅務衙門,工部的馳道衙門、水利衙門一樣,屬于向元輔負責的類型。

  大明銀行則是個另類,因為其特殊性和重要性,皇室、戶部、內閣都有人監管。

  崔成秀這位商務衙門的一把手可是大忙人,更是風光人物,這位今日過來,估計沒什么好事。

  但沒什么好事,馮侍郎也得接待一下,畢竟大家都是一黨,而且還都是戶部名下。

  “崔兄。”

  “馮兄。”

  二人見面也是熟絡,畢竟戶部這些人,相處時間久了基本就都熟了,更何況也沒什么仇怨,大家也生分不到哪里去,越是在朝廷待得久了,越知道多個朋友多條路的道理,都是人精,幾乎不會與人結仇。

  “崔兄今日怎么到我這了,可是有什么需要兄弟幫忙的?”馮侍郎一邊打探著,一邊將熱茶推到崔成秀面前。

  崔成秀接過熱茶抿了一口:“哎呀,實不相瞞,兄弟我今日還有事需要馮兄幫忙。”

  果然如此!

  馮侍郎點了點頭,說道:“崔兄有事直言便是,兄弟我能幫的絕不推辭。”

  崔成秀說道:“那我就直接開口了,馮兄,你們手里往外出的商貨,數量不少吧?”

  馮侍郎撫須笑道:“不瞞崔兄,之前朝廷水師在南洋打了大勝仗,從尼德蘭人的手里帶回來大批財貨,這些財貨都在戶部的庫房里擱著,后面朝廷又拔掉了南洋的尼德蘭殖民地,再次收獲了成堆的貨物。”

  “這些東西都賣出去,戶部手里的起碼又多幾筆款子。”

  幾筆款子!

  這個數外人可能不知道什么意思,但戶部侍郎口里的一筆款子,那可是百億級別,屬于朝廷的備用款,專門應急用的。

  馮侍郎這句話,無疑是說戶部庫房里壓著起碼有幾百億寶鈔的貨,這批貨物一旦全部涌上京師市場,那京師的小商人們可就要徹底坐蠟了。

  崔成秀聽了忍不住問道:“馮兄,這些貨,能不能先壓一壓,不要賣?”

  馮侍郎沉吟起來,臉上也露出一絲難色:“崔兄,你叫我一聲馮兄,咱們關系也不差,我也不瞞你,這些貨壓不壓,不是我說了算的。”

  “你也知道,水師打了兩仗,陸師動了三個鎮,前前后后花費的軍需總是要報的。”

  崔成秀問道:“可是,這錢不是南洋發展公司承擔了嗎?他們手里握著三千億,這軍費就該他們出啊。”

  馮侍郎一聳肩:“前期走的賬可是戶部出一部分,軍方出一部分。當時上面想著打完南洋,繳獲的財貨足夠支付戰費了。畢竟尼德蘭人富裕,如今打完兩仗的確回本了,還賺了不少。畢竟僅僅繳獲的金銀就足夠回本了,而這些貨物里,也有軍方的一部分。”

  “如今是上面要把這些貨出掉,畢竟這些貨不僅僅是戶部的。”

  崔成秀又問道:“能不能緩一緩?過完年再出可行嗎?這京師如今商貨根本賣不動啊。”

  馮侍郎聽到這話也是發愁:“唉,誰說不是呢?原本依照往日的情況,這些貨直隸就能吃下,可眼下倒好,京師直隸竟然賣不動了,眼下我還尋思著要不要往江南那邊發點貨看看情況呢。”

  崔成秀看著馮侍郎,心里有些無奈,這京師是天下人口最稠密之地,也是達官顯貴最多的地方,京師都吃不下這些貨,江南就能吃下了?

  江南那邊的壓得貨也不少,畢竟那邊才是商賈大本營,東南沿海的富商可都在那呢。

  “唉,那我再想想別的辦法吧,今日是麻煩馮兄了。”崔成秀無奈的起身。

  馮侍郎也是起身相送:“崔兄啊,雖然我平日里也不太在乎這些,但如今的情況,依兄弟我來看,是有些問題的。南北直隸出現了這么多貨物,已經把市場給撐了。”

  “眼下可不僅僅是戶部的貨賣不動,崔兄你不妨直接去問問上面。”

  崔成秀點了點頭,離開戶部之后,沉吟片刻上了馬車:“去內閣。”

  一路步行到了文淵閣,崔成秀攔住了一個內閣參議:“元輔可在?”

  “是崔大人啊,元輔在呢。”參議笑著說道。

  “多謝。”崔成秀拱拱手,連忙向里面走去。

  內閣二層,張好古正在自己的辦公桌前處理著事務,黃宗羲走了過來:“元輔,崔侍郎求見。”

  “哦,讓他上來吧。”

  隨著一陣腳步聲傳來,崔成秀到了二層。

  看著正在處理事務的張好古,崔成秀心里也一下子就平靜下來,坐在一旁的座椅上靜靜等著,心里也不急了,開始思索言詞。

  看著正在整理思緒的崔成秀,黃宗羲給他倒了杯茶,引得崔成秀連忙道謝:“多謝太沖了。”

  “崔大人可是有要緊的事?”黃宗羲問道。

  崔成秀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不大不小的事。”

  黃宗羲沒再多問,而張好古處理完手頭上的這些事后,抬頭看向崔成秀:“呈秀啊,今日找我,是哪里出什么岔子了?”

  崔成秀連忙上前:“回元輔,如今的南北市場,有些問題。”

  說著,崔成秀將眼下順天府和應天府都貨物積壓,商人的貨物賣不動,市場過于飽和等情況一一說了。

  “哦?”

  張好古微微皺眉:“這個事,弄不好那些小商戶們,可是要傾家蕩產的啊。”

  對于市場飽和商品積壓這件事,大商戶有抗風險能力,可小商戶們要么是手里沒有余錢,要么干脆就是貸款買的貨物等著出,要么是欠著上家的錢,他們的貨一旦壓在手里久了,那絕對是要賠本的。

  如今大明的工商業繁茂,可不僅僅是靠大商人,大資本,他們是巨艦可以噼風斬浪,但中小商戶也必不可少,光有大船沒有小船,這片海可馳騁不開。

  眼下大明的中小商戶可能出現問題,張好古不得不重視起來。

  “太沖啊,你去請盧相和錢相來。”

  黃宗羲點點頭,去將盧象升和錢謙益請了過來。

  “盧相、錢相。”崔成秀看著眼前這兩位內閣閣老連忙起身。

  而盧象升和錢謙益看著崔成秀,也是意識到張好古把他們請來,事情是和商務衙門有關了。

  “盧相,錢相,這是崔侍郎匯報給我的一些情況,你們看一看。”

  接過張好古給的材料,盧象升和錢謙益看著看著,眉頭開始皺起來,他們如今坐在這個位置上,可不是不通商務,不懂經濟不懂工商,他們是很難適應手頭的工作的。

  快速翻了翻材料,錢謙益看向盧象升:“盧相,這情況不對啊。”

  盧象升也是點了點頭:“戶部的貨雖多,但和南北的大小商戶比起來,卻差得遠了。如今大小商戶手里的貨都給壓著,這南北直隸的市場運轉不動,問題就嚴重了。”

  張好古說道:“這正是我請兩位來的原因。”

  “盧相,戶部庫房里的貨,能不能壓一壓?”

  盧象升說道:“元輔啊,情況我也了解了,這戶部庫房里的貨,你也清楚,那不僅僅是戶部的貨,還有部分是新軍的,這眼瞅著就要到十一月了,這十一月十二月要是賣不動貨,新軍那邊可不好說。畢竟新軍三十五萬將士和蒙古那八萬民兵也要過年啊。”

  張好古說道:“這件事我清楚,之前周將軍和方將軍也與我說了,新軍要用這筆款子給將士們過年。”

  新軍加起來四十三萬人,這尋常就算了,這年關到了,元旦、正旦和元宵,將士們的伙食可不能差,朝廷也是要給將士發點紅包的,哪怕一人發個四五兩,都是一筆不小的款子。

  錢謙益說道:“盧相啊,你看,之前尼德蘭人賠給朝廷三百萬兩銀子,這兩次從尼德蘭人手里也帶回來大批金銀,戶部是不是先騰出些來,把新軍那邊的貨給吃下去?”

  盧象升嘆了口氣,都知道戶部有錢,戶部手里金銀多,但金銀多也得轉換成寶鈔不是?而且這前前后后的金銀也有新軍的那一份啊,戶部也不是全收的啊。

  但眼下這個情況,還真得戶部出手,盧象升也不是擔不起擔子的人,當即說道:“也罷,戶部先出一筆款子把新軍的貨吃下去,讓將士們不至于沒錢過年。”

  “可是戶部手里的貨能壓一時,那些中小商戶手里的貨可壓不住。”

  錢謙益看向張好古,這個時候,也就只能靠萬能的張相爺想想辦法了。

  張好古端著茶盞輕輕吹著熱氣:“戶部手里的貨能壓得住,即便今年賣不出去,大不了明年賣到南洋去,還能賣到印度,總不至于是賣不動的。大商人那邊,也壓得住貨,如今主要問題是中小商戶,他們不能破產,而大明如今好不容易維持的繁茂市場,也不能說運轉不動就運轉不動了。”

  “這樣,大明銀行那邊,最近寬松一些,特批一筆給中小商戶的貸款,讓他們不至于短時間內運轉不開就破產。”

  “剩下的,我等去找陛下議一議。”

  盧象升和錢謙益互視一眼:“也好。”

  很快,張好古、盧象升、錢謙益和崔成秀就到了武英殿,將情況對朱由校又重復了一遍。

  “市場運轉不動了?可是飽和了?如今我大明的工商業貨物,有這么多?”

  朱由校都有點不敢相信,什么時候大明的工商業這么發達,以至于貨物多的都賣不動了?

  張好古說道:“回陛下,今年情況,實在是特殊了些,而大明的市場也不是飽和了,隨著海外的商道恢復,越來越多的國家與我大明開始貿易,大明的海外市場前景非常好,不愁賣不動貨。”

  朱由校點了點頭:“也就是說,眼下這只是個例。”

  “不僅僅是順天府,連應天府的市場都出現停滯,這倒是朕沒想到的。”

  “眼下這大明南北堆積了這么多貨,師父你是大明的元輔,你有什么看法?”

  張好古說道:“臣以為,如今貨物多,不代表賣不動,百姓手里不是沒錢,只是還沒習慣消費這些。臣的意思,是聯合商人們,進行促銷。”

  “促銷?”朱由校看向張好古,這怎么聽著,有點怪呢?

  張好古點點頭:“對,就是促銷。”

  緊接著,張好古就對朱由校陳述了一番他的促銷理念,包括商品打折,限時半價,買多少贈什么商品,買什么貨搭什么東西等等一系列,讓朱由校都有些腦子發暈。

  “師父,這樣的東西,能行?那些商人愿意半價銷售?”朱由校有些不信。

  商人逐利,出門沒撿到錢都算虧,你讓他們打折,那不是要他們命嗎?

  錢謙益則是眼前一亮:“陛下,這方法可行啊,將商人們聯合起來,然后定下規矩,大明報開始宣傳,鼓動百姓購買貨物,朝廷甚至可以給京師大小官吏發發福利,這可行啊。”

  張好古笑道:“錢相說的不錯,而且也不是說商人們不賺錢,只是賺的少了。賣東西,基本不會有虧得,無非是賺得多少的問題,可眼下商品積壓著賣不動,還不如打打折,促促銷,賣的便宜些,賺的少些,但貨買的多了,那不也是積少成多了么。”

  朱由校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這話倒是不錯,這種事若是可行,倒是可以長期辦下去,一年辦這么一兩次,對大明的市場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師父覺得,什么時候舉辦這個促銷,打折合適啊?”

  張好古想了想,笑著說道:“如今朝廷等得起,商戶們等不起,不如將日子定在十一月,若是情況不錯,十二月也可以再舉辦一次。”

  朱由校看向張好古:“十一月,十二月,連著舉辦?”

  張好古點點頭,笑道:“對,十一月幫扶中小商戶,讓他們不至于積壓貨物導致傾家蕩產,如果可行,十二月就幫一幫那些大商人,也讓他們手里不至于壓著太多貨物。”

  盧象升說道:“陛下,臣以為,元輔的法子值得一試,失敗了大不了讓大明銀行多批一些中小貸款給那些商戶,不至于讓他們破產,朝廷還是能挽救市場。可若是成功了,那對如今的大明商貿來說,就是一件大好事啊。”

  -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