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筆閣 > 大漢芳華 > 第142章 彈劾變誦德……好一出雙簧!
  剛剛還中氣十足,可此時的李適已經緊張到極點,說話語調也變得沙啞起來。

  “陛下……沒召見過臣,是臣……自己揣測出來的!”

  這句話一出口,注定他的生命開始倒計時。

  “可是……陛下,臣所陳述之事句句屬實,絕無誣陷太子之意。”

  “那蜀山豪客獨孤宏,擅自闖官劫糧,打著行俠之名與官府為敵,可殿下不但不追究他的罪責,還把他收入麾下做了衛隊使,此舉絕然不妥!”

  “臣所書收留罪民即為此事。”

  劉據不停地搖頭苦笑,“李適,你既然從軍,可曾親眼看到本宮在何時何地,何種情由下收留獨孤宏?”

  李適道,“臣身在大軍之中,未曾隨殿下到漢中,所得俱是聽聞。”

  劉據轉向劉徹問道,“父皇,兒臣可以說嗎?”

  劉徹點頭,“事無不可對人言,講吧!”

  劉據轉身道,“李適,本宮不知你聽何人所說。但事實是,漢中太守賈常潯與當地糧商勾結,以低于市價兩倍的價格強行從鄉民手中收糧,再由糧商以高于市價十倍之價收入官倉,若無獨孤宏出現,強力阻止官商不法行為,漢中郡恐早已生出民變。”

  “李適,本宮來問你,這樣的人有罪嗎?”

  李適卻堅持道,“官員有罪自然有刺史監督其行止,小民百姓無權插手。”

  “刺史?!”劉據搖頭笑道,“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劉徹道,“宣任安,田仁,杜延年!”

  劉據聽到這三個人的名字,不由得愣了一下,尤其是杜延年,他只聽武帝說召任安和田仁回京,并沒有提到過杜延年。

  功夫不大,三人順次上殿,見過禮后劉徹問道,“任安,你來說說,漢中太守賈常潯惡行不法,你為何視而不見?”

  任安道,“陛下,臣與田大人初到漢中,那賈太守根本不許臣等插手郡務,每日派人在刺史府前巡視,若不是太子殿下駕到,為臣等強推出一條大路,臣等怕是要老死在漢中了。”

  田仁也道,“陛下,任大人所言句句屬實。”

  劉徹目光落到杜延年身上,“杜延年,你這縣令做了幾個月,風評頗佳,看來太子識人還是有獨到之處的。你是如何平抑鹽價的,說給各位中樞大員們聽聽。”

  杜延年道,“陛下,臣……擅自做主,推行官鹽之時,放開了私鹽。”

  他話音一落,引來一片嘩然。

  尤其是桑弘羊,臉色變得極為難看。

  要知道,他力主推行鹽鐵官營,主要手段之一就是打擊私鹽,私鹽一禁,官鹽便成了無可替代的唯一選擇。

  “杜延年,你擅自開放私鹽,鹽稅如何保證?”

  杜延年顯然識得桑弘羊,微微一躬道,“下官欽佩先生大才,時時以為榜樣。”

  他以“先生”兩字稱呼桑弘羊,便是放低身段,以學生之姿請教了,這讓桑弘羊無比受用,點點頭說道,“后生可畏!你如何做到,老臣洗耳恭聽。”

  杜延年道,“殿下曾對下官講過中庸與平衡之道,令下官深有所悟。”

  “朝廷推行官鹽,是必須之舉措,可徹底杜絕鹽商坑民害民之舉。但只留一途,便失去鹽價之平衡,致使官營之下,鹽價越發高漲,百姓無鹽可用。”

  “下官開放部分私鹽,條件是所有販私鹽者必須在官署登記,與官鹽同級繳納賦稅。”

  “幾月試行下來,鹽價大幅降低,鹽稅非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四成。”

  他這番言論,又引來一片贊嘆聲。

  任安道,“陛下,殿下在巴蜀一帶也推行官私并舉之策,臣一路走來,發現無論官鹽還是私鹽,都可自由流通,百姓無不歡喜,感念殿下之恩德。”

  這些過往,劉據都曾和劉徹講過,如今得到旁證,劉徹越發歡喜,罕見地露出一絲笑容,“太子這幾年潛心苦學,的確長進不少,知因地制宜,善隨勢變通,十分難得。”

  劉據忙躬身道,“都是父皇教誨得當,兒臣只不過跟隨父皇腳步而已。”

  劉徹點點頭,大感欣慰。

  田仁道,“殿下處事,張馳有度,對民示以寬仁,對墨吏豪強加以鐵血殺伐,真正做到懲惡揚善,所到之處百姓莫不歡呼相隨,臣等甚為感動!”

  任安道,“殿下在犍為郡破夜郎王殘殺幼童案,解救無數人命于苦難之中,當地鄉民為殿下建生祠,日日叩拜,試問歷朝歷代,可有如此儲君乎?”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把太子劉據西南之行所做過的事復述了一遍,朝堂上的文武官員們聽得目瞪口呆。

  劉徹雖然已經聽劉據講過,可由旁人再次道來,仍然心情激蕩,兩眼放光。

  此時最尷尬的莫過于跪在地上的江充和李適。

  很明顯,太子周圍飄蕩的都是贊美和贊嘆,在這種氣氛下,他們兩人反而成了不合時宜的另類。

  而皇帝也毫不客氣地忽略了他們的存在。

  任安和田仁近乎完美的“雙簧”表演結束,武帝劉徹兩眼精光閃閃,“幾位卿家隨同太子奔波勞頓,甚是辛苦,此次進京,就不要再回去了。”

  任安和田仁面露喜色,躬身謝恩。杜延年卻皺起眉頭,“陛下,下官來時便有鄉民傳言可能有來無回,很多人避往外縣,如若……”

  “此事容易!”武帝道,“將五陂縣并入故道縣,交由你岳丈管理,民可安矣!”

  杜延年微微一愣,俯首道,“謝陛下思慮周全!”

  直到這時,劉徹似乎剛剛發現下面還跪著兩個人,奇道,“你們兩個怎么還在這里?”

  江充和李適同時一愣,心說您也沒讓我們走啊?李適想起自己的事還沒個定論,如果參奏的事全部被推翻,那么他的小命可就保不住了。

  “陛下,殿下所做種種,與民于國有利,臣不該妄言。可是平定昆明時殺降數萬之事卻是屬實,請陛下明查!”

  劉據剛要辯解,劉徹擺手道,“此事朕會查明原委。宣郭昌,李陵,趙營平!”

  面對叛軍時,李陵并不在若水之南,殺不殺降的事與他無關,可劉徹仍然把他叫上殿來。

  不等劉徹問話,趙營平躬身拜倒,“陛下,異族游民無可教化,降與不降都不可留,必除之!”

  劉徹皺眉道,“你這是何意?”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