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筆閣 > 穿越四合院我成了大反派 > 第559章 產業格局和兩個有用的爹
  當時她沒發問徐洋肯定是沒有主動炫耀這一輛車有多少錢的意思。

  而且徐洋似乎真的也不知道,很多車都是婁青自己采購的。

  畢竟相比內地,現在港城的洋河系公司幾乎都是一家獨大,用到豪車的地方簡直太多了。

  就連廝殺最為激烈的房地產行業,徐洋也一舉力壓其他多家成為了當之無愧的第一名。

  而且徐洋還大刀闊斧的進行了另一件事。

  那就是所有的洋河在建以及在售的房子,均是實際面積,絕對不包含公攤!

  徐洋敢這么做雖然算不上是和整個行業對抗,但也絕對是打破行規的一種表現。

  但是只有這樣的表現才讓洋河地產的聲望更上了一步。

  無數的港城人苦惱于逆天的房價的時候,甚至哪怕買了房,即使是20平、30平的超小戶型,到手的面積甚至還不如一個公廁大,這樣的時候港城人對公攤面積以及對提出公攤面積的李樓王的痛恨簡直是溢于言表的。

  無數的普通家庭甚至只能一家三口只住在十幾平米的納米房子里。

  當然徐洋也沒有救民于水火。

  房價的漲勢是不可抑制的。

  徐洋做的只是將房價標在了明處,洋河系的建筑價格平均要高出同行30%。

  但是依舊不愁賣,這就是品牌效應。

  一個是不含公攤,所見即所得,這一點現在只有洋河地產及其配套的銷售公司在做。

  二就是精品效應,過去的十幾年,洋河系列的地產也順應了市場用公攤的模式來拉低每平方米的均價賣方,之所以等了十多年才推出無公攤模式。

  為的就是等待品牌積累足夠的“勢”!

  只有公司大到足夠影響整個行業的時候,所有逆反常規的舉措才不會淪為笑話。

  而這十幾年洋河地產以零爛尾樓,最優秀的配套建設、最優質的物業服務、最舍得花錢的綠化建設等等優質條件早已成為了行業第一。

  雖然在推出無公攤模式以后新建設的房子每平方米價格都漲了20%左右,但是港城居民卻更愿意買單了。

  洋河地產的名聲在這一舉措下更上一層樓。

  這樣的舉措非常的有效,但是別人卻學不來。

  所以哪怕李樓王恨得牙根癢癢的也只能忍下了這口氣。

  從徐洋來當港城開始,就一直和他處在同行業,十幾年來摩擦不斷,而且徐洋大部分時間都壓著他一頭。

  早就引起了他巨大的不滿,但沒辦法,形勢比人強。

  洋河公司掌握了港城最大、最有名氣的兩家銀行,這太重要了。

  再加上這么多年或有或無得洋河背后所暴露出來的國外的背景,都壓制的李樓王不敢輕舉妄動。

  其他人不知道,但是他們這些從五十年代走過來的,在1966年開始都見識過徐洋是怎么突然來到港城,又逆天崛起的。

  所以在外界都以為婁青就是所有洋河系公司的總舵主的時候,他們這批老企業家才知道其實基本不怎么在港城露面的徐洋才是背后的滔天巨擘。

  甚至前一陣洋河所有的漁船包括外資全部聯合對灣省進行物資封鎖長達數月的時候,李樓王才驚訝的發現,他本以為已經足夠高看徐洋一眼了,結果竟然還是低了。

  別說封鎖了,那幾個月,就連他想賺那筆天價物資供應費,都突破不了徐洋所構建的封鎖。

  就連官方都在幫助徐洋。

  自己那點榮譽爵位,在徐洋面前根本不夠看。

  所以只能是干著急。

  看著徐洋一步一步的蠶食自己公司的生存空間,卻無可奈何。

  車隊上午去參觀的是隸屬于青河集團的另一個產業。

  洋河系公司現在在港城的根基無比的深厚,但是在內地僅僅是在北平及周邊幾個市人員比較多。

  而且徐洋不得不承認的一個事實就是,北平人大多數都不愿意往外走...

  主要是相比其他地方來說,北平在物資上,文化上,都有著比較卓越的自信。

  主要也是徐洋并沒有急于去布局所有的產業,不然重獎之下再留戀故土的人也會選擇出門工作的。

  現在有劉晴的父親,曾經在滬上進行遠洋貿易的,涉及多個實業產業的的他更適合幫忙經營這些各種瑣碎的產業。

  無非就是分出去三成的利潤而已,人家值這個價。

  劉晴的爹其實作用上要比婁曉娥的父親婁玉成大很多。

  婁玉成沒遠走港城之前是軋鋼廠的隱名股東。

  在過去時偌大的軋鋼廠的實際經營者。

  輪資產二者不相上下,但是論及所涉及的行業的廣度,那婁玉輸了就不止半籌了。

  不過劉富貴也有他的短處。

  幾十年前就在滬上起家的他,做生意還是喜歡走江湖的那一套。

  無論做什么行業都還還是喜歡讓自家兄弟來。

  但是他的兄弟們提刀砍人還行,做生意管十幾個人都力有不逮。

  到最后還得是再額外聘請專業人士當副總,然后自家兄弟就起一個當吉祥物的作用。

  但問題往往就出現在這,做生意外行指導內行是大忌。

  不過還好,企業的控股權在洋河公司那邊,細算起來,青河公司算得上是洋河的子公司。

  所以一些看不過眼的地方都會由公司的派駐人員匯報給婁青,從而進行結構調整。

  二者這樣的小問題現在也減弱了很多,劉富貴自己也不是沒頭腦,只是往往都是十幾年的情誼抹不開面子罷了。

  這次劉晴出來走走也有發現一下公司問題的目的。

  上了大學的劉晴在思維上和他爹有著本質上的不同。

  很多問題徐洋看出來了都沒說,雖然沒結婚,但是畢竟人家對自己來說算得上是岳父。

  可劉晴卻是絲毫沒給他爹留面子,公司一些弊端改革在即。

  不管怎么說,現在徐洋內地的產業格局也算是布局的差不多的。

  主要是充分的調動了自己的兩個岳父,發揮余熱,將公司開在了四個特區城市的各個核心要地。

  不然的話,徐洋自己的親信手下他還真舍不得派出來干賺錢這種無聊事,給自己沒事跑跑腿多好?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