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筆閣 > 穿越七零,我靠星際營養液度日 > 第304章 舒寧雅想和婉婉做交易
  秦大江兩口子扶著秦老太太往回走,曹梅花說,“冬林今晚的表情,讓我心里有點害怕,這樣的人真的適合小侄女嗎?”

  秦大江也在思考這件事情,雖然今天的果是以前的因造成的,但是這性子太偏執了

  秦老太太倒是笑了笑,“我倒是很看好他,這樣的性子,一旦入了他心的人,至死他都會護著

  你別看他在陸家的時候挺囂張的,在我孫女面前肯定乖順的像只貓”

  秦大江兩口子對視一眼,他們咋還說老太太語氣里聽出了驕傲呢?

  陸冬林回到秦家,秦大海還在堂屋里等他

  告訴他鍋里有熱水,讓他打水洗漱

  然后又遞了一盞煤油燈給他,“你就睡那間,別想東想西的,早點休息”

  陸冬林笑了笑,“好的叔,你也早點休息”

  陸冬林進屋,房間不大,但卻收拾的很干凈,床鋪也是剛整理的

  陸冬林躺在床上,確實比山洞里睡舒服多了

  第二天,天才蒙蒙亮,陸冬林家的宅基地上,就有人在平整土地了

  陸冬林在院子里洗漱,就聽到了外邊的動靜,秦大海也聽到了笑了笑說,“他們倒挺積極的”

  陸冬林:“叔,他們今天不收工錢,那咱們供飯吧!

  糧食不用擔心,我能弄到”

  “行,咱們也過去吧!”

  知青點,秦舒婉睡到自然醒,宿舍里已經只剩下她一人了

  起床、穿衣、整理床鋪、洗漱一氣呵成

  秦舒婉正準備去廚房覓食,沒想到又遇見舒寧雅了

  舒寧雅像什么都沒發生過一樣,帶著微笑說,“表妹,我們可以談談嗎?

  你可能不知道,這段時間姑姑家發生了很多事情

  或許是姑姑出于對你的偏愛,對你只報喜不報憂,其實家里已經出大事了”

  秦舒婉挑了挑眉頭,沒說什么,打開廚房,從鍋里端出來半碗溫熱的粥,和兩個土豆,自顧自的吃著

  舒寧雅也很自來熟,進了廚房,坐到秦舒婉對面,眼神掃了一眼廚房

  “表妹,你可能不知道,寶兒表妹可不是自愿下鄉的

  聽說她在家里發瘋,把二表哥的長子耳朵打聾了

  當時鬧得可兇了,二表嫂差點就和二表哥離婚了

  姑姑和姑父出于無奈,才把寶兒表妹送到這邊來下鄉的”

  秦舒婉面上不顯,但心里卻有點堵,雖然自己在秦家就呆了半個月,但那幾個名義上的侄子對她還蠻親的,尤其是小的那兩個軟軟乎乎的,可討人喜歡了

  要是她沒記錯的話,今年秦城才滿六歲吧!她無法想象秦寶兒到底是怎么對一個孩子的?能把耳朵打聾?

  舒寧雅又繼續說,“說起來,二表哥和二表嫂也挺可憐的,帶著孩子到處求醫,可到現在都沒成效

  姑父又因為給寶兒表妹活動關系,被人抓到把柄,在我下鄉之前,人已經去大西北了

  聽說那邊的條件可苦可苦了,姑父也不年輕了,不知道能不能熬得過來

  唉,也不知道寶兒表妹,是不是和姑姑家的八字不合?她一回來就發生了那么多事兒

  寶兒表妹沒回來之前多好呀,姑姑一家關系和睦,這樣一看來,其實表妹你和姑姑一家,比寶兒表妹更有緣分”

  舒寧雅才不相信秦舒婉過慣了城里生活,會心甘情愿回到鄉下父母身邊

  秦舒婉面無表情的吃完早餐,才對舒寧雅說,“舒知青好像挺閑的?不過得請你移動貴腳,我要鎖門了”

  舒寧雅站起來溫柔的說,“表妹,以前我們之間確實有過不愉快,但那都是過去的事兒了

  我現在找你確實有事,我也明人不說暗話

  來之前我就了解過了,你的親大伯是大隊長

  相信表妹也不甘心永遠當個鄉下人吧?

  所以咱們做個交易吧!

  你讓大隊長給我安排個輕松的活計,工分不能少,而且我要和你們一起吃飯

  我幫助你聯絡和姑姑一家的感情,讓秦寶兒出局,到時候表妹回城,不是就變得很容易了?”

  秦舒婉:“這么說來,你來到這里并不是偶然”

  舒寧雅坦然承認,“沒錯,我能來到這里,我確實花了些心思的”

  “你就這么有自信,我會和你做交易?”

  舒寧雅又笑了笑,“我相信表妹是個聰明人,知道該怎么選擇才是對你最有利的

  而且你不用付出什么,你更不用吃虧,不是嗎?”

  秦舒婉邊洗自己的碗邊說,“你什么都計劃到了,但唯獨把最重要的一環落下了

  你憑什么覺得我會配合你,你憑什么覺得我會舍棄真正的親人?

  還有一點,你要真有那能耐,你還會站在鄉下的土地上嗎?

  舒知青,我雖然不大聰明,但我也不是蠢人

  麻煩你以后別把這種歪心思再打到我身上

  請你離開,我要鎖門了”

  舒寧雅:“表妹不用覺得愧疚或者是不好意思,而拒絕我的提議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表妹在城里生活了十幾年,在鄉下也生活了小半年了,兩者的差距,相信你應該體會到了

  我能提出這個提議,說明我是有把握辦到的

  表妹再好好想想吧,可別一時意氣用事,錯失了大好前程

  我等著表妹的好消息”,說完轉身離開了廚房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