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筆閣 > 編輯出一個娛樂人生 > 第五百六十四章 劇本成稿
  劇本創作會李然參加過許多,但像是這種不是以自己為主導的創作會,倒是真正的第一次。

  不得不說,其它幾位導演雖然在商業片和票房上沒有什么特別大的起色,可不管是內容節奏還是劇組架構那都是有著自己的一套。

  李然本以為自己看過那么多資料,還整理了十多萬字的基礎,能在這里大放光芒,沒想到直接就被幾人的開頭弄的頭腦發暈。

  不過對于大體的劇情分層大家倒是與李然有著相似的看法。

  最后幾人用了近兩天的時間,把整部電影分為前后五個大的部分,其中再做一些內容細化。

  按正理來說,開國大典這部電影有著前輩們的大作在前,后續只要參雜一些現代記事等等就行了,頂多調整一下劇情結構。

  但是沒有,幾個人直接就是否將抗戰勝利前后那段時期,外國人高人一等的劇情表達出來出現了爭執。

  按侯廣榮的想法來說,這一次新定下來的劇本結構中,有對外國人進行驅逐的部分,那必須要給予一定的史實沖突。

  讓大家都知道當年在敵對黨派掌權時,是如何將那些洋人捧在天上,壓榨民眾,高人一等的。

  這方面有了,才能對后期我黨結束內戰,強硬的收回國家租界,表現出全國人民真正的站起身來。

  兩相印證,讓電影內容更加真實。

  說真的,李然在設計整體架構時提出的這一部分得到幾個人認可,當時他是真的很興奮的。

  可是現在聽到侯廣榮的說法,李然又對自己考慮的部分,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仔細想想,好像這么拍攝的話,效果能更好一些。

  結果還沒等李然佩服侯廣榮這個老牌導演呢,那邊康學銘卻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康學銘認為電影永遠不能偏離主題,既然拍攝的是開國大典,那其它的所有東西只能是一帶而過,有交待,有介紹,剩下的精力應該放在開國大典上。

  侯廣榮提出的這個想法沒有毛病,這段劇情確實能表現出他所形容的效果,但放在這里就有些喧賓奪主。

  真有這個想法,可以得新創作一部我黨相關的電影,而不能不分主次的把所有東西都放在這部開國大典上。

  兩個人辯駁的很是認真,旁邊兩個文學編劇也各有論點,弄到最后當天也沒有把這部分的內容確定下來。

  又過了近一個星期,幾個人才初略將劇本整體流程梳理清楚,而關于爭執的這部分內容,最后幾人互相妥協。

  以康學銘的說法為主,但是在前期內容上進行一定的細化,算是取了一個中和的部分。

  隨后幾個人按照這份大綱每個人起草一份簡約劇本,最后再比對著結合成一部新的劇本,甚至到時候的主筆也要有所挑選,畢竟大家每個人擅長的部分不一樣。

  就這么樣,其它人不太清楚,可是李然把這份簡約的劇本拿出來的時候,已經過去五天。

  而此時其它幾個人的劇本都已經換互看過一遍了。

  按常理來說,寫一個有大綱的劇本,還是簡本,用不了這么長的時間,但可能是受到康學銘的影響,李然從內心里覺著在紀念建國七十周年這個重要的年份,只有一部開國大典實在是不能表達國內的各種大事。

  如果只是單純的以開國大典為題,對觀眾來說可能是一個比較成功的電影,可是對他們這些導演來說,肯定是有些遺憾。

  為此李然還根據這份開國大典的劇本,簡單的策劃了一部分建國前后的幾個大事件,算以寬解了李然的那種隔閡不舒服。

  與其它電影創作不同,因為開國大典是以時間線來進行的電影創作,再加上大綱所至,所以五個籌備組的人員寫的劇本,有很大的雷同。

  只不過是在各人喜好的方面有所取舍。

  用了一天的時間李然將其它四人的劇本仔細研讀梳理一番,寫出意見,然后才是五個人最終討論的階段。

  大家討論的重點不在誰寫的辭藻華麗,而是著重內容構架。

  第一部分取用侯廣榮的內容,在抗戰勝利之前,以魔都租界變化,民眾,洋人,官員之間的三者關系,以示當時國內的悲慘。

  第二部分是抗戰勝利兩黨和談,這一部分不用說,早有歷史明證,敵對黨派對我黨欺辱嘲諷,我黨一一化解得人尊重。

  第三部分是內戰起始,國民受到的艱難和悲苦生活,反證我黨與群眾之間水與魚的關系,然后幾大勝利的戰役,走向光明。

  第四部分是在全國解放前夕,敵人退走大陸,對國內各種資源和人民的掠奪,然后我黨徹底解放全國,并強硬將國外租界收回。

  第五部分全國一統,開國大典。

  這些內容大家爭執的情況以前都已經吵過了,現在倒是很有平常心的對待這些事情。

  第四部分,取用的是康學銘的劇本,剩下的第二,第四部分,由兩位編輯提供。

  李然寫的劇本倒也不是真的不行,可因為加入這個圈子不久的原因,第五部分的內容才是取用李然的。

  而這一部分因為有著很多歷史影視內容,不能更改。

  所以能容李然發揮的地方,只剩下如何銜接好相關史實影視資料。

  算是李然拿了一個既好弄又復雜的部分吧。

  就這么樣,架構中的五個部分,根據每個人的“特長”,幾個人著重將自己負責的那個部分細化。

  最后又由幾人中文筆最好的康學銘根據劇本的調整,將各自銜接的部分,重新整理成一個整體的劇本。

  李然等其余四人進行相關的檢查,直到最后成稿,已經十一月八日了。

  一個已經早有原版,還有大量史實資料的劇本,五個人,還是成熟的導演編輯,硬是弄了一個月才弄出來。

  不得不說,真的是大家很用心了。

  雖然要等待最終評審過后,才能決定劇本能不能用,能不能用到李然他們的這版,但事實上他們五個人還真得提前預備出一個相關的拍攝計劃。

  從人員使用,到各種支持,唯獨平時拍電影所擔心的費用問題,不用他們操心。

  就這么樣斷斷續續的工作,李然一直待到十一月底才離開京都,回返魔都。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