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筆閣 > 北雄 > 第1619章巧了
    也是巧了。

    前日宴飲群臣,新羅女王金德曼堂而皇之的坐在了皇帝身邊,神態親昵,不避嫌猜。

    皇后李碧聽聞之后,很是惱火,你說私下里也就罷了,大庭廣眾之下,怎能容她如此胡來?

    是的,李碧惱火的不是丈夫沾花惹草,畢竟這事她早就知道,丈夫也沒瞞她,前因后果解釋的很明白。

    就像楚國夫人府那邊的糟爛事,李破從不會來諱莫如深那一套,插科打諢間總能把事情說個清楚。

    李碧也都會“通情達理”的容下來。

    皇家的名聲就是這么來的,是相互妥協的產物,不然肯定會鬧的雞飛狗跳,一地雞毛。

    前隋文獻皇后那樣的女人可謂絕無僅有,以皇后之身震懾群臣,影響力遠及外朝,甚至能得到文皇帝的尊重。

    她李碧不是文獻皇后,李破也不是文皇帝,兩人相處至今,可謂情深義重,又各守分寸,從不曾真的鬧什么意氣。

    在李破的影響之下,李碧也變得分外聰明,非常明白相互容讓的重要性,即便有時候忍不住,也就和丈夫動動拳腳,互毆一場,發泄一番情緒作為結束。

    …………

    可這一次不太一樣,李碧覺著丈夫過界了。

    換句話說,在那樣一個場合,李碧不能容忍任何一個女人坐在丈夫旁邊,于是等李破醉醺醺的回到清寧宮,李碧第一次拒絕和丈夫同房而眠。

    這兩天任李破再耍什么花樣,李碧也是不聞不問,連人都見不到。

    因為李碧知道丈夫的本事,只要一見面,那張嘴肯定能糊弄住她,為了讓丈夫知道她真的生氣了,并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認真反省,那就得頂住。

    李破沒轍,也不能去尋其他宮妃,那不是火上澆油嗎?于是老實的回到甘露殿居住,每天早晨去清寧宮打卡。

    見不到人沒關系,態度必須誠懇,他確實覺著有點理虧,當時也是喝的有點多,被一聲聲女兒女兒的弄的昏了頭。

    沒有注意到影響,太過肆意了些,讓群臣和外邦來人看了“笑話”,有失德行。

    諫議大夫孫伏伽先就上奏規諫,督查寺卿王珪亦在昨日到太極殿轉了一圈。

    給李破的感覺就是,皇帝的私生活一下進入到了臣下們的視野當中,若不虛心納諫的話,估計這事還有的聊。

    今天一大早去清寧宮,又吃了閉門羹。

    李破心情非常郁悶,兩人結親十幾二十年了,這種情況他還是頭一遭碰到。

    還是老妻了解他的為人啊,他心里未免有些感慨,任你有千般法子,見不到人也是無計可施。

    他娘的,宮里這么多人,平日里各個想在他面前討得歡心,一遇到事了,都不見了人影,你們是真牛……

    心情不好,又不能在后宮瞎轉悠,想著今晚還要率人去城樓觀燈,李破更是一腦門的官司。

    這要是妻子不去,他這個皇帝豈不坐蠟?

    心情不佳,在太極殿也待不住,便領著人出來轉轉,興之所 ,興之所至,走到哪是哪。

    半路上還碰到了入宮的左御衛大將軍,雁門郡公王智辯,他不是入宮見駕的,而是去探望侄女王琦。

    王智辯回京已半載有余,元貞六年,朝廷詔左驍衛大將軍張士貴,左武候衛大將軍徐世績,左監門衛大將軍龐玉,左御衛大將軍王智辯一道回京。

    回來的最后是三位大將軍,徐世績,王智辯,以及龐玉,至于左驍衛大將軍張士貴則領兵出鎮張掖。

    實際上左驍衛的前鋒兵馬已經去到了敦煌,玉門一帶,在那里駐扎了下來。

    這里面有大軍出兵吐蕃,張掖空虛的原因,另外一層意思就是有鑒于突厥欲圖西域,張士貴的兵馬是為了突發狀況而做的準備。

    張倫領兵駐西海,張士貴則在張掖,頗有蓄力待發之勢。

    可在元貞六年,張倫其實是領兵在養馬,張士貴則是看守張掖邊市,大唐對西域并無多少圖謀。

    但到了元貞七年,形勢明顯發生了變化,東海,吐蕃戰事的結束,讓大唐的目光又開始游走,經營河西已經提上了朝廷的日程。

    為了能盡快消化吐谷渾,以及羌人諸部,朝廷之前準備了很多策略,如今就都可以放手施為了。

    …………

    王智辯今年快六十了,之前一直領兵駐守在弘農,潼關一帶,做的其實是糧草轉運的活計。

    近兩年朝廷又做起了基礎工程,王智辯所部進行了一定的精簡,精兵強將有的被調去了江左,清剿嶺南蠻族。

    一部分則去了代州,歸于雁門守軍轄下,另外還有些人被征調去了東海作戰。

    實際情況就是,左御衛府差不多成了工程部隊,屯田的屯田,修路的修路,更多的則是去監督實施清理運河航道的工程。

    不光是王智辯所部,駐守洛陽的許敬升所部也差不多,亦在修繕道路城池,清理運河等等工程中打滾。

    只不過許敬升比王智辯過的要輕松些,畢竟那是東都洛陽。

    如今王智辯回朝,他還挺高興的,覺得皇帝體念老臣之功,招他回到長安安養,讓他十分感激。

    回到長安來就想辭官歸養,嗯,不是回去雁門,而是在長安定居,安享富貴尊榮。

    倒是把李破唬了一跳,以為這廝是想到了古時故事,順勢來個功成身退,消除帝王疑忌,保全自身,才會如此。

    李破在兩儀殿設宴,跟王智辯聊了聊,才知道他是真想回家養老了。

    王智辯和李靖等人不一樣,從雁門一偏將走到今日之地位,并非他才干有多卓越,而是時也勢也。

    換句話說就是命好,讓他在李破將起未起之時,投效于麾下,立下了不少戰功,可走到了一定的位置之后,他便有些力不從心了。

    尤其是他掌管兵部期間,能力上的欠缺表現的極為明顯,王智辯也有自知之明,遂在此時上請辭官。

    不過這哪成啊?你說剛把你給召回來,你就退休養老去了,知道的是你自愿如此,不知道的肯定以為是皇帝的意思。

    那你讓其他人怎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