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筆閣 > 北雄 > 290.第290章 臨戰
    晨曦微露。

    云內城西城城門在刺耳的吱扭扭的聲音中,緩緩打開。

    一隊隊握著刀槍的軍卒依次行出,很快便在傳令聲中,在高大的城墻之下排成一列列整齊的軍陣。

    他們的人數并不算多,只有兩千人上下,沒用多少工夫,就已經依托著城墻排出了一個不大的方陣。

    前排的兵卒身著重鎧,手持堅盾,長槍架在盾墻的缺口處,看上去就像是一個龜殼長出了尖刺。

    后面則都是身著皮甲,左手拿著圓盾,右手握環首刀的輕步兵,城墻之上,人影來去,那是弓箭手。

    標準的依靠堅城作戰的步軍隊形。

    因為騎兵的盛行,大隋的步兵軍陣從來不追求什么寬度,將軍們都很在意厚度,怎么應對重甲騎兵的沖擊,也順勢成為了一門非常深奧的學問。

    實際上,自晉末戰亂以來,騎兵戰術在變著花樣的翻開一頁頁新的篇章,步軍同樣如此,到了如今,因為甲胄技藝上的大幅度升級,當年漢末戰亂時,西涼軍的堅甲大盾漸漸成為了主流。

    雖說依舊不可能阻擋重甲騎兵那駭人聽聞的沖擊,可依靠厚實的陣型,彪悍敢戰,悍不畏死的兵卒,以及優良的弓弩,步軍也可以對蜂擁而來的騎兵造成犀利的殺傷了。

    當然,不可否認的一點是,在北方作戰,騎兵永遠都是主角兒。

    靠成建制的步兵戰勝大規模的騎兵的戰例,是非常少有的,而且,隨著騎兵戰術的靈活運用,這樣的例子也會越來越稀少。

    步騎混合作戰,才是當世兵法大家們鉆研的方向所在。

    而北方的胡人們,不管是匈奴,柔然,還是突厥,他們從來不會管這些,他們中間優秀的騎兵將領,都是從歷次戰爭中,磨礪出來的人物兒,是從鮮血和廝殺中誕生,接著便又毀滅于戰爭當中。

    如此循環,進步和倒退的程度都不大,好像永遠都不曾大幅度的變化過。

    突厥人的軍營中響起了蒼涼而又低沉的號角聲,他們的反應有點遲緩。

    可不能怪罪于他們,因為他們感覺很意外,同時卻又覺得順理成章。

    意外的是那些經歷過戰事的人,他們覺得云內守軍出城作戰,應該選擇在天色將暮的時候,夜晚會讓他們在戰事不利的時候,及時終止戰事,然后趁著夜色退回到城內去。

    因為誰都明白,夜晚從來不會是北方部族勇士們喜歡的作戰時刻,他們天然便對黑夜有著恐懼感,這顯然是草原環境所造成的缺點之一,他們不善夜戰。

    當然,反過來說的話,他們在夜晚時的警惕性也就越高,歷次戰事當中表明,能在夜晚突襲到突厥人大營的戰例,少之又少。

    覺著順理成章呢,則是因為他們被反復告知,隋地到處都在鬧糧荒,尤其是這些北逃的隋人,不用別人告知,也覺得,只要圍上十天半月的,守軍即便不出來投降,估計也得出來跟他們打一仗了。

    在號角聲的催促下,戰士紛紛整理好刀槍,跳上戰馬,隨著將領陸續出到大營外面,勉強排出松散的騎兵沖擊陣型。

    馬蹄陣陣,刀槍林立,隨著越來越多的騎兵涌出大營,排開頗為廣闊的正面兒,空氣中的硝煙味兒,終于濃重了起來。

    可隨即,突厥人驚喜之外就覺著有些棘手了。

    張書杰穿著一身甲胄,策馬立于將旗之下,盡職盡責的當著他的吉祥物,除了在心里祈求神明的護佑之外,其他就什么都不去想了,他也指揮不動手下這些將領們,而且,就算讓他指揮,也不知道此時該干什么。

    文人領兵,差不多都是這個樣子,即便是突厥貴族,也是一般,不用贅述。

    幾個隋人將領聚在一處,看著守軍猬集在城墻之下的陣型,故作輕松之余,也都紛紛微微蹙起了眉頭。

    讓騎兵頂著箭雨,去打破依托城墻守在一處的步兵龜殼,是騎兵將領們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形之一。

    然而,城墻下面那單薄的可憐的步兵軍陣,卻又好像散發著無盡的誘惑。

    一鎮之軍到底該有多少人,他們比突厥人更為清楚,只是默默的看了一陣兒,他們就已經差不多確定,恒安鎮軍就算不是全員而出,這也應該是他們的主力了。

    隋人叛將們重新輕松了下來,幾個人低聲談笑了兩句,便你來我往的開始斗起了心眼兒,研究著讓誰去打頭陣。

    突厥將領們湊在另外一邊兒,氣氛也相當松緩,絲毫沒有大戰將臨的感覺。

    他們除了咒罵 除了咒罵那些隋人叛將之外,其實還是在商量一件事,拿下云內城之后,如何跟那些隋人叛將們爭奪戰利品。

    這一戰,對于他們來說,好像就是一個玩笑。

    這顯示出了他們戰爭素養的低下,同時也意味著,這絕對不是一支精銳的突厥騎軍。

    當然,這樣敷衍的心態,也讓這場戰事失去了懸念。

    嚴陣以待的恒安鎮軍,卻在執行著他們簡單而又有效的計劃,一直在默默等待著戰事的開啟。

    時間有點長,甚至于領兵的陳圓和尉遲信兩人,都等的焦躁了起來,一度認為,突厥人很聰明,在今天應該不會發動進攻了。

    要知道,進攻依托于城墻保護的步兵軍陣,要付出的代價可絕對不少。

    尤其是地形的關系,讓騎兵不可能像野戰那樣沖鋒起來,如果換了他們自己,就一定會讓步軍先行進攻,騎軍來充當弓箭手,來壓制城墻上的守軍之余,再給城下步軍造成遠程殺傷。

    等待終歸過去了,戰事在突厥人低沉的號角聲中,拉開了帷幕。

    顯然,突厥人并不打算放棄他們的優勢,一群群的騎兵來到了正面,他們此時依舊沒有任何攻城的打算,只想著消滅猬集在城墻下的隋軍而已。

    突厥人發起進攻時的聲勢很浩大,差不多數千騎兵催動了戰馬,緩緩向前,慢慢放松馬韁,讓戰馬奔跑了起來。

    隨后,又有數千騎跟隨在后,看他們的架勢,好像要將隋軍擠死在城墻根上一樣。

    馬蹄聲終于連成一片,讓地面顫動了起來,穿著各異,兵器也是五花八門的隋地逃人,大部分人手里還揮舞環首刀,身上穿著隋軍制式鎧甲,紛紛怪叫著,就這樣亂糟糟的沖向了曾經的同袍。

    在傳令聲中,城墻上弓弦震動,箭雨升上天空,如雨點般落下。

    箭矢落下時的銳嘯聲中,夾雜著噗噗的入肉聲,聽上去分外的驚悚。

    戰士在慘叫中栽落下馬,戰馬在悲鳴中猛然倒地,可所有這些聲音,都被掩蓋在隆隆的馬蹄聲中。

    戰事一旦開啟,立即便迅速進入了慣常的節奏。

    敵人開始來到合適的距離,開始用弓箭進行回擊,城墻上不時有人被射倒在地。

    箭矢在空中飛舞來去,死神開始在云內城上空露出歡顏。

    騎兵猛沖上來,撞在嚴實的盾墻之上,發出一聲巨大的響聲,頓時便是一片人仰馬翻,長矛刺穿了戰馬,將馬上的騎士紛紛挑落下去,也有無數身影,被狂沖而至的戰馬撞的鮮血狂噴,飛向后方。

    半圓形的步軍軍陣,在沖擊下并沒有支離破碎,他們只是在撞擊中,稍稍松動了一下,便頂住了這次進攻。

    他們準備的十分充足,軍中將士,從上到下,都可以說是久經戰陣。

    他們大部分都是河北人和山東人,相比晉地的隋人,他們要高大強壯很多,他們在河北山東都經歷了非常多的戰事,他們幾乎是如今隋地諸軍當中最好的步兵人選。

    當然,如何和大規模騎兵作戰,他們還顯得生疏了一些,可幾乎不用將領怎么安撫,他們的彪悍和狂野之處就表現了出來。

    前面的人死了,立即便有人補上,前面的人沒有半點后退一步的意思,后面的人死死抵住前面重甲步兵的后背,咬緊牙關迎接著一波波的沖擊。

    顯然,這遠遠沒有達到他們能夠忍受的底線,因為他們已經見證過太多的死亡,他們都明白一個道理,這個時候只要守住,就會有人活下來,陣型一散,身邊的人加上自己就都會死去。

    在融入恒安鎮軍的過程中,作為步兵的他們,天然就是弱勢群體,受到孤立和排擠是難免的事情。

    他們其實也和之前的恒安鎮軍不太一樣,他們的榮譽感和忠誠度都不算高,可這并不影響他們在吃飽喝足之后,拿出最大的勇氣和力量,來捍衛他們現在得到的一切。

    而且,讓他們非常放心的是,他們不用在這里一直忍受敵人的攻擊和蹂躪,他們活下來的機會比之前那些戰事多的多,尤其是他們的體力非常充足,沒有餓著肚子戰死,其實對于他們而言就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了。

    而突厥人的攻擊看上去很瘋狂,可非常的短暫。

    當敵人退下去的時候,隋軍的盾墻上染滿了鮮血,外面橫陳著無數的尸體,盾墻卻依舊堅實而又完整,他們的傷亡,并不比城墻上的弓箭手多上很多。

    這無疑讓河北和山東漢子們找到了自信心,對面的敵人很弱,雖然他們騎著戰馬,卻并不比那些亂軍難對付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