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筆閣 > 霸王! > 第三十五章掌握招募兵源
  營地里忽然的喧囂甚至驚動了正在與程普交談的孫策。

  士卒們興奮的歡呼,引得孫策好奇的走出營帳,就看見在營地中間推進來十幾輛牛車,每輛車上都載著滿滿一車的鐵器!錘、鋸、斧、鑿、錐、鐮、鏟等等各種器械應有盡有。

  這些無不是士卒們急需的行軍扎營用具,能大為方便士兵們修建營壘,扎實戎裝,是最便利于普通士卒的器械。

  黃蓋走到孫策面前,說道:“將軍,石城縣縣君已經帶至。這些器械便是石城縣縣君高承與豪杰徐逸贈給將軍的興軍之資。”

  孫策饒有興致的看向一身皂服的高承,說道:“高縣君這番作為明慮淵深啊,如此精金良鐵,數目龐大,非數日可齊。”

  高承鄭重的拱手,拜道:“方今漢祚中微,天下擾攘,豪強俊杰各擁眾營私,未有能扶危濟亂者。及至將軍軍至丹陽,誅除殘暴,救民倒懸。非但與民秋毫無犯,更發粟以振匱乏。承由是知將軍徒非止于朝廷外藩,霸業必不弱于桓、文。”

  桓、文即春秋五霸中的齊桓公和晉文公。霸業不弱于桓、文,自然是值得豪杰賢士競相投效。

  高承于是一指徐逸,說道:“我知將軍大業初創,于是便盡攬石城豪杰有任俠之風者,共為將軍奔走。這位是石城豪俠徐逸,輕財重義,有國士之風,長江之畔,揚州輕俠,眾多歸之,群聚相隨,挾持弓駑,聞將軍初起,便傾帑藏,以資器用。”

  孫策劍眉一挑,看向徐逸。石城豪俠!

  這個時代的任俠跟前后歷朝歷代都不同,絕不是那種仗劍走天涯的孤身俠客。

  真正的任俠反而是袁術、王匡、張邈、許褚、魯肅這種,立強于世,年少爭附之的豪俠。

  甚至豪俠應該本就屬于豪強之類,只是他們與那些貪殘暴虐、上抗朝廷、下虐庶民的豪強不同,最大的特點就是輕財好施、見危授命,以救時難而濟同類。

  倒是頗有種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感覺。

  所以如果高承這幾天如果真的有心招攬了石城縣諸多豪俠,這些人救時濟難,輕財好施,那將給孫策帶來大量財富,助力極大。

  高承這位石城縣長很是有一番謀略,只一見面就給孫策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諸位皆是豪杰義士,且隨我到帳中共襄大業。公覆,你也進來。你功勛卓著,足以升遷,擔負重任。”

  賓主入座之后,孫策對徐逸這位豪俠非常感興趣。

  其實孫策軍中不少人都是有志節任俠的豪杰,比如呂范。雖然他是個文臣,但其志向是豪俠中的典型代表,舍本土而托于孫策帳下,非為妻子,志在共濟世務,救時難而濟同類。

  這種理想主義者不可能人人都是,但又是任何時代都永不或缺的。這個徐逸跟呂范倒是可能成為至交好友。

  孫策開口問道:“你是石城豪俠,怎么會有這么多工具器械?”

  徐逸拱手,笑著向孫策解釋道:“這與丹陽風俗有關。豪強大家,得管山海之利,采鐵石鼓、煮鹽,一家聚眾或至千余人。”

  孫策立即了然,丹陽的確是有這地利。山谷萬重,多出銅鐵,豪強皆私鑄甲兵。鋼鐵冶煉十分昌盛。徐逸作為一方豪強,聚眾千人,冶煉器械也是十分正常。

  孫策看向高承,問道:“高縣君規劃深遠,招攬的這種豪杰多嗎?”

  高承志得意滿的手扶須髯,回道:“不瞞將軍,我已招攬了石城縣境內三位豪俠,群聚相隨,共得眾兩千余人,攜持弓弩,列戟千重,共投于將軍麾下。”

  孫策訝異問道:“三位豪俠?你這石城一縣,怎么會有如此多豪俠?”

  算一算數量就知道了,另外兩位豪俠雖然不如徐逸,但人數也得有數百人。

  這數百人就算聚集在其塢堡內做門客,要養活這么多門客部曲也得有大量土地。

  一個亭的財富恐怕只能維系一位豪俠存在,一山容不得二虎,豪俠多了自然就有械斗,比如大漢高祖皇帝劉邦,在沛縣廝混時就經常跟雍齒就很不對付。

  石城縣總共數千戶人家,能有幾個亭,總不至于全是有雄氣志節的任俠吧?

  高承不得不解釋道:“這與丹陽風俗相關,各亭之中都不得不選出一位豪俠,抵御山越襲擾。對山越,將軍了解嗎?”

  “略有了解,其升山赴險,藏于山谷之中,又高尚力氣,憑險而守,對抗官府。”

  高承點頭:“的確如此,這是世人對其印象。但到了具體地方,這些人從不進入城邑,遇見長吏,皆仗兵對抗,逃竄入野,又與豪強勾結。若無豪俠震懾,他們便橫行鄉野,凌虐下民。”

  孫策眉頭微蹙,果然山越最嚴重的問題就是豪強與山賊勾結啊。

  這些人敢仗兵對抗長吏,朝廷的統治自然就在這里土崩瓦解了。本質上這就是一個不納賦稅,武裝割據的勢力。

  任何時代!任何時代,有這種武裝割據力量,荼毒最深的永遠是底層百姓。因為你不能指望他們有什么軍紀,什么理想。身懷利器,殺心自起。他們就沒什么志向氣節,只會遵從本性,欺凌弱民,***婦女。

  自然那些有大志氣節的任俠之輩就會投入一個勢力當中,推舉英雄,碾碎這些強梁宵小。

  而顯然孫策的軍紀和志節就完美符合這些豪俠的期望。所以一個石城縣里面有三位豪俠群聚相隨,率部兩千余人投奔。

  孫策立即對高承說道:“我曾宣誓三軍,創軍建業,就是為了立綱陳紀,開拓江東,救濟斯民。石城縣如今已納入我麾下,我必護衛其周全。為了安將士之心,百姓之心,我部將士家業就留在此地。”

  高承興奮的大笑,對徐逸說道:“如何?我便說觀孫將軍氣度,必能安定治下,平定離亂。”

  徐逸起身,鄭重對孫策拱手說道:“逸代石城父老,拜謝將軍。聞將軍仁義,石城父老必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豪俠長吏的話基本上就能代表普通百姓的態度,他們歡迎大軍入駐,孫策給將士們在江東安家立業就便利數倍。

  甚至有各亭豪俠相助,孫策對各亭的了解可能還要超過那些貪財豪強。

  所以孫策詳細問道:“石城縣境內有幾個亭?我打算安置將士妻子,你們有何處推薦?”

  高承先回道:“石城縣人口在樊能劫掠之前,約有四千余戶,分為五亭一邑,分別是橫江亭、江波亭、當涂亭、仙棄亭、安慶亭還有石城縣邑。”

  “如今還剩下多少戶數?”孫策問道。

  徐逸說道:“樊能八千余人駐軍在石城縣,遠非石城縣區區四千戶人家能夠供給。所以樊能燒殺劫掠極為嚴重,靠近長江的橫江亭和江波亭已經十室九空,鄉野之間,無復行跡。將軍若是欲安置將士,可以選擇此二亭。”

  高承補充道:“如今石城縣初得安寧,從橫江亭和江波亭逃往其他三亭,投奔親戚的百姓可能會陸續返回家中。可能會與將軍安置士卒有所沖突。若將軍信任,承愿率豪俠為將軍奔走調解。”

  孫策大喜:“我正有此意!營中首批需要安置的士卒可能不足千人,橫江亭一亭便已足夠。橫江亭百姓返回,可將其安置在江波亭。此事我就完全托付給高縣君與諸位義士了。”

  橫江亭能夠活著回來得百姓可能只有寥寥幾十戶甚至十幾戶。這些豪俠都是平日里活躍在各亭之中的好事之人,各家各戶差不多也都有所耳聞,是不是橫江亭的人,他們很容易分辨出來。至不濟那些在橫江亭有數百畝田、幾套家宅的人,他們是都認識的。

  有他們相助,一些奸惡之徒就沒辦法忽然跑過來,說自己在橫江亭有大量田宅,強取豪奪安置士卒的家資。

  高承對這項事務信心十足,立即起身鄭重應諾:“承必不負將軍所托,妥善完成安置。”

  孫策點了點頭:“在此之外,高縣君也要迅速理清縣內戶數,在冊田籍。張榜告示百姓,限期自行申報田籍。若不在官府田籍之中的,皆為荒田,會授予流民。”

  如今大漢田多人少,關于土地歸屬,官府跟豪強沒有多少沖突,用不上抑制兼并,其實孫策根本不在意豪強多申報一點。

  畢竟孫策現在可是諸侯,沒什么免稅、免賦之說。

  只要登記在籍的田地,不論是在豪強手中還是平民手中,都得向孫策交稅。

  豪強交的稅也是稅,不比平民交的稅更骯臟。

  所以他們多申報一點,孫策還能多征點賦稅。這其實是雙方皆得歡喜的好事。

  因為愿意申報的百姓、豪強都是愿意納稅的。

  那些不愿意納稅的早跑山上做起了武裝宗賊,是無論如何都不會接受孫策統治的,雙方只能見之刀劍。

  孫策甚至都已經做好準備,用漫長的時間,武力征服這些不肯接受統治的豪宗賊、豪強和山越了。

  說是三個名字,其實都是后世人印象中的山越,完全不堪一擊。東吳將領揮軍進山,收男女數萬的戰例比比皆是。

  安排好政務,孫策開始著手進行軍務處理,對黃蓋說道:“公覆功勛卓著,升為別部司馬,與徐逸分領新入營部曲。”

  黃蓋跟徐逸同時抱拳應諾。

  他倆都升任別部司馬,但分工則有顯著區別。

  孫策吩咐道:“公覆能文能武,可當大任。你精簡士卒,裁汰老弱之后,即刻率部前往歷陽駐守。歷陽是一個萬戶上縣,呂都督又在當地開倉放糧,招徠流民,足以征兵上千。這征募豪杰,訓練新兵事宜,便全權托付給你了。”

  這可是一個大權在握的任命,雖然沒辦法再參與江東之戰了,但也奠定了他升遷的基礎。畢竟曾經統領上千人甚至數千人,沒有過錯的話就不會貶下去再統領幾百人。

  所以黃蓋欣然領命,說道:“蓋必不負將軍重托。”

  孫策隨后又對徐逸說道:“徐司馬也是一樣。吳中郎平定郡南叛逆,收賊眾三千余人,我一并交給你。你負責選其青壯,訓練士卒。石城縣百姓亦有數千戶,你也要設法征募新兵。”

  雖然孫策麾下不斷有豪強率部前來投靠。但孫策還是要建立自己的募兵體系,確保自己在豪杰投奔之外,還有另一條能夠由自己掌握的擴軍手段。

  徐逸是石城縣豪俠,在石城縣素有威望,由他征兵,石城縣也能給孫策提供數百名合格兵源。

  而有了這些石城長吏豪俠相助,孫策也順利定下將士安置之地,接下來就到了給將士們分女人的時候了!

  賞賜將士的消息傳出,全營沸騰。無數將士湊在一起攀比功勛,爭論著誰有可能在這一輪的賞賜中獲得一個名額。

  慷慨賞賜永遠是激勵軍心,鼓舞士氣的最佳手段。

  尤其對可能獲賞與可能不獲之間搖擺的將士,激勵最為顯著。

  他們不是兵油子,是敢于拼殺的一軍軍命,有這獎賞在前,他們無不懊悔,此前沒有拼殺更猛烈一點。求戰之心最為迫切。

  若再有戰事,必所向無前,博取軍功。

  孫策也是非常大方,拿出了營中大量的財富物資來激勵士卒。

  不僅給士卒們分田宅、分女人,還分布帛、谷糧、銀錢、粗鹽。

  他足足抽調了上萬石糧食、三千多匹布、一千石鹽以及一千斤白銀。

  就在牛渚營下,數千將士,上萬屯卒甚至十里八鄉的百姓都圍了過來看這一幕。

  除了軍司馬的賞賜單獨發放外,屯長以下將士都在這橫江亭的土地中間接受孫策賞賜。

  江南春風吹拂,半山半水半朦朧,丘陵已綠,原野寧靜,微風拂過,朱紅的旌旗在空中獵獵飛舞。

  在朱旗圍繞的場地中間,近千名有功將士喜氣洋洋的排列整齊,在他們前面是一輛輛載滿貨物的牛車。

  孫策站在三軍將士之前,笑容陽剛,宣示眾人:“本將曾經許諾給你們,跟隨我打過江東,我親自幫你們成家立業!”

  “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國無信不盛!今日我就踐行所言,獎賞功勛將士。”

  三軍將士瞬間狂歡,振奮大吼:“萬歲!”

  “萬歲!”

  “萬歲!”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